導航:首頁 > 繳費基數 > 白重恩社保繳費

白重恩社保繳費

發布時間:2020-12-14 01:12:03

⑴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建議退休年齡延至65歲。

不是專家,但我覺得你的建議很不合理。之所以延遲退休年齡是為了減少養老金支付的年限,以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壓力,現在的情況就是交的人少,領錢的人多,怎麼辦呢,那就延遲退休年齡讓大家能領到錢的時間變少,讓養老金有時間能夠保值升值。
而大部分人老了就不能工作啦,社會就應該養老人了,他們年輕時已經為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說你說的工作到100歲是不可能的。
而且我個人認為延遲退休年齡不是減少老齡化壓力的好辦法的。如果中國人可以像外國那樣遊行示威,估計有和多人都會去遊行反對延遲退休年齡。在中國養老金分為農村和城鎮養老保險,農村養老保險很顯然剛發展起來,領取的養老金很低,先不說這個農村的。城鎮的養老保險分為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還有城鎮居民的。而大家都知道它們不管在待遇還是繳費的方面都是不一樣的。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的繳費低待遇很高,幾乎是國家政府養著機關企事業單位,這就是中國的養老金雙軌制,盡管從90年代以來就有事業單位的養老改革,但是這種雙軌制的養老金還是沒有被取消。
我國政府可以盡快取消雙軌制。
接著讓養老金入市,不過這個風險比較大,我國的投資市場還是不怎麼成熟。
增加養老的財政支出,中國社保的財政支出增長的蠻少,當然增加支出不能成為財政負擔
以上是個人看法,希望能為你解惑。

⑵ 中國社會保險繳費比例,為何會居世界第一

中國的社會保險繳費在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中國五項社會保險法定繳費之和相當於工資水平的40%,有的地區甚至達到50%,這一比例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這是清華大學教授白重恩的研究發現。 社會保險被稱為「第二財政」,雖然被用於民眾養老、失業、醫療等方面,但仍然具有稅收性質。如果社保繳納比例過高,對民眾來說,就是一筆沉重負擔,占工資比重近四成的費率,自然會影響到公民消費,進而影響到生活質量。同時,這也會給企事業單位帶來沉重的壓力,不利於企事業單位的發展。更何況,對這筆巨大的資金如何使用,民眾還有不知道、不明白的地方,一些地方濫用社保資金進行投資和挪作他用。 社會保險繳費納費比例為何如此之高?這有歷史的因素。不過,隨著國家所擁有的財富越來越多,就有必要適時調整。過高的社保費率,反映了社保制度存在的缺陷,也反映了國內財政收入分配製度不盡合理。國家財政收入一直高於GDP增長速度,但對社保的投入一直不曾提高,這自然就會要求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繳納比例要高些。而國內對社保的欠賬一直很多,據報道,社保資金缺口至少10萬億。原來投入就不高,現在還有這么大的缺口,這實在說不過去。並且,從深層次看,現在阻礙社保全國統籌的問題,各地差距較大,也需要國家層面加大投入和統籌力度,不能靠各地企事業單位和民眾去「均貧富」。

⑶ 中國社保繳費已達工資40%,這筆錢哪兒去了

誰動了中國人民的社保?是不交養老金反而領3倍退休金的公務員嗎?!

【我們必須知道】:在中國,普通人民群眾繳納養老金的費用占工資的28%,而號稱公僕的公務員卻從來都不繳納。但退休後,公務員退休金卻是普通職工3倍,實際上高退休金是由普通人民群眾等納稅人埋單。清華白重恩教授說,中國社保繳費乃全球最高,這對於工資低於公務員的普通人來說,就是「劫貧濟富」要讓更多人知道!

新快報:五項社保國人繳費是181個國家之首,目前中國法定的五項社保繳費之和已達工資的40%以上,在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
人社部擬建議彈性延遲領養老金年齡;
深圳醫保繳納年限15年增至25年;
廣東社保基金疑被騙保5800多萬;
上海的非滬籍養老保險(公22%私8%),退休只能轉走8%;
公務員不繳養老金,但退休金是普通職工3倍;
社科院鄭秉文曾透露,截至2010年底,中國養老金個人賬戶已有1.7萬億元的缺口……

養老保險,就是變相稅收。以上海為例。非滬籍的養老保險(公22%私8%),退休只能回原籍享受。養老保險轉移時只能轉走自己的8%。目前養老金發放分三塊:上年度當地的平均工資20%,加公司的儲存額,加個人賬戶儲存額。交的上海養老保險基數和標准,拿的原籍地標准。上海政府動了兩大塊:社會平均工資差異;公司交的22%。

2008年7月15日,國家出台政策,允許保險公司直接進入股市炒股,11月,基金配售新股比例被放寬到20%以上,管理層規定保金入市必須通過購買基金繞道進行,公開以權謀私;12月,周小川下令嚴打挪用保金炒股。但保金已經在當年9月的次貸危機全面衰退中被套牢,至今不得解脫。可以說,社保就是全民的噩夢,也是官家屁股底下的定時炸彈。

所謂「養老金制度會崩潰」,那是在退休年齡基本不變的前提下來說的;然而,只要延長退體年齡,養老金制度就不會崩潰。例如,如果人均壽命是73歲,那麼,只要把退休年齡延長到68歲,養老金制度就不會崩潰;如果人均壽命是80歲,那麼,只要把退休年齡延長到75歲,養老金制度就不會崩潰……依此類推。問題是,勤勞勇敢按時交養老保險的中國人民,能活到被官方任意提高的領養老金年齡嗎?如果活不到那麼大年齡,就等於白交了一輩子養老稅(養老金),現在的人民群眾比舊社會比喜兒他爹楊白勞還苦還被剝削呀。

⑷ 社保又漲價啦!社保好需要繳納嗎親們!

頂你,年年漲、退休年齡還拖後,我去年買了個表!

⑸ 一7月到了,社保繳費漲到980元/月了!社保基數調高10%,等於公司和個人又要多繳保費,也就是說

兄弟我轉了,幫忙採納一個唄!(修改一點,現在公務員,也要繳保險了,還有就是社保沒有正式規定領取年齡。有可以是延長繳費年限。其它不變。)

⑹ 社會保障能消除貧富差距嗎

不能,貧富差距不是社會保障可以消除的,社會保障盡可能保障意外情況和老了以後。

⑺ 聽說以後男的要65歲,女的要60歲才能領社保金,是真的嗎

按抄你提問的意思,准確襲點說,不是領取社保金,而是領取退休金。按現時規定,不是真的。現在依然是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的 才可以退休。
相關規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使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10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⑻ 社會保險水平差異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學術界對於社會保險費率(以下簡稱「費率」)的「高低之爭」始於1999年前後,主流觀點認為應減輕企業社會保險負擔以提高國際競爭力(李珍 等,1999),因為社會保險繳費擠出了企業利潤(周小川,2000)。對此,微觀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的承受力(劉鈞,2004)和高費率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影響(孫博 等,2011;封進 等,2012)。宏觀領域的費率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朱文娟 等,2013)和對消費及儲蓄的影響(白重恩 等,2012)。隨著2015年2月以來我國法定費率連續四次降低或階段性調低,該論題的討論涉及到了配套政策的擬定和最優費率(蘇中興,2016;景鵬 等,2016;楊俊,2017)。2018年7月,中央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將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掀起了全社會對費率的新一輪關註:統一徵收在提高遵繳率、夯實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以下簡稱「費基」)、提高征繳效率的同時,是否會對國內中小企業造成普遍的利潤擠出(鄭秉文,2018),留出的降費空間有多大(朱小玉,2019)。

伴隨社會保險制度的萌芽、發展、改革和優化,我國社會保險費率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高到減的過程。費率制定許可權從最初的中央擬定、全國統一發展到各地自行擬定、差別化執行再到綜合改革下的逐步統一。當前的社會保險名義費率水平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制度轉軌的歷史性因素,也有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性因素,更與多種制度性因素有直接關系。2019年4月,我國第五次啟動社會保險降費改革,將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6%,並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和工傷保險費率。不同於前四次改革,第五次降費是一次深度的綜合性改革:不再局限於名義費率的下調,而是著眼於統一各地差異化的名義費率和對「碎片化」費基政策進行規范化改革。在經歷前後連續四輪「小步多次」和第五次「綜合統一」降費改革後,我國社會保險法定總費率水平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第五次降費前,我國整體名義總費率為37.25%;降費後,整體下降了3個百分點以上。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社會保險名義費率已低於德國(39.93%)、法國(43.95%)、義大利(37.98%)、奧地利(37.75%)、西班牙(37.33%)等部分歐洲國家的水平。

本文聚焦全球范圍內的費率情況,呈現了不同地理區域、不同國家群體近十幾年來的費率調整變動趨勢。通過對部分國家參數設計差異,如費基限額、籌資責任、稅收制度、勞工制度等多方面的分析,揭示費率確定和變動的深層機理,力圖用客觀、全面、公正的觀察視角進行國際比較。最後,從綜合配套改革的角度總結國際費率調整的經驗,為我國下一步社會保險制度的深化改革提出參考建議。

二、全球和部分國家費率水平
我們以美國社會保障署發布的分地區2006~2018年《全球社會保障計劃報告》為主要數據來源,分析全球繳費的整體水平和2006年以來的發展趨勢。

(一)總費率及變動趨勢

在2006~2018年的三個觀察區間內(2006~2007年,2010~2011年,2016~2018年),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保險總費率(以下簡稱「總費率」)均值在20%~21%,略有下降(0.7%),分區域變動趨勢如圖1所示。

根據圖1所示,2006年以來歐洲、亞太地區、美洲、非洲四大區域費率變動呈現「兩降兩升」的整體趨勢。歐洲是社會保險制度的發源地,有著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使得大部分歐洲國家緊縮福利開支,並持續推進社會保險費參數設計改革,其中舉措之一就是控制和降低費率,增加市場主體活力。因此,歐洲總費率變動呈現下降趨勢。亞太地區費率也呈現下降趨勢,但與歐洲的情況不同,亞太地區費率的走低與勞動報酬水平的過快增長有關。該地區的實際工資增長率遠高於全球其他地區,企業和個人合規參保的成本壓力不斷增加。因此在經濟增速換檔、債務水平攀升、公共風險頻發的宏觀背景下,多數亞太地區國家選擇調低費率以對沖費基過快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美洲和非洲總費率走出相反的上升趨勢。美洲總費率上升主要源於南美地區對過去私有化之路的反思和糾偏。為了遏制替代率的下降,回應民眾對改革的期待,南美洲國家紛紛選擇新建非繳費型社會保障項目以減少貧困,增加僱主繳費以完善責任分擔機制,構建多層次保障體系以促進社會公平,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洲總費率水平。非洲則尚處於社會保險制度建設初期,正經歷保險項目從無到有、籌資由少增多的積累過程。同時由於參保主體承受能力比較有限,整個繳費體系相對脆弱,受經濟環境和政治局勢的影響,總費率上下起伏比較明顯。

此外,部分典型國家群體——中東歐國家、OECD成員國和新興經濟體的總費率下降趨勢更為顯著。中東歐國家由於制度轉軌原因,歷史上設計了高費率化解轉製成本,近十年通過制度結構性改革已從平均接近40%的總費率下降到近30%,累計降低超過8個百分點。OECD成員國的總費率從30%下降到25.6%,降低4.4個百分點,說明高收入國家同樣在實施社會保險繳費端的「減負」措施,且力度不小。新興經濟體主要由亞太地區新興經濟體(以中國、印度為代表)和南美新興經濟體(以智利、阿根廷為代表)組成。由於亞太地區新興經濟體數量較多、向下調整幅度更大,使得新興經濟體費率整體均值水平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降低約4.5個百分點。

(二)全球個人與企業的費率結構

除了關注總費率,個人與企業如何進行繳費責任分擔同樣值得研究。三個觀察區間內,全球整體個人平均費率基本保持在7%左右,75分位值(P75)在9%左右;企業平均費率在13%~14%之間,75分位值在20%~17%之間,企業費率與個人費率比值在2左右。2016~2018年,四個統計區域個人費率水平從高到低依次是歐洲(10%)、美洲(6.7%)、 亞太地區(5.9%)、非洲(4.4%) ;企業費率水平從高到低依次是歐洲(18.6%)、非洲(11.4%)、亞太地區(10.6%) 和美洲(10.5%) ;企業費率與個人費率比值從高到低依次是非洲(2.59)、歐洲(1.86)、亞太地區(1.80)和美洲(1.57)。可見,非洲國家的僱主在社會保險繳費中分擔責任相較最多,美洲國家的僱主相較責任分擔最少。具體如表1所示。

⑼ 新的社保率下來了嗎,是多少

新年伊始,天津、重慶、福建、江西等地紛紛上浮社保繳費基數標准,與2014年相比,用人單位和職工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均有所上漲。為何繳費費率偏高,繳費基數還在漲?漲了之後負擔是不是更重?記者對此進行了追蹤。據新華社「新華視點」

是不是普遍上漲
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日公布,2015年天津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基數的最低和最高標准分別為2812元和14058元。按此測算,社保繳費基數下限上調282元,上限則上調了1278元,漲幅分別為11%和10%。這意味著,即便月工資不到2000元,企業和員工也得按照2812元的繳費基數下限繳納社保。
記者梳理發現,除天津以外,福建、江西等地也上調了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和上限。廣西、湖北等地社保部門介紹,近年來社保繳費基數年年都會上浮,一般會根據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確定。
相關專家表示,這就意味著社會平均工資增加,繳費基數也會隨之上浮,上漲是普遍現象。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北京社保繳費基數下限為1869元,2014年已提高到2317元;浙江的繳費基數下限也從2012年的1908元提高到了2014年的2230元。
財政部發布的歷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也呈連年上漲態勢。2013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35994億元,比上年增長15%;2012年、2011年則分別比上年增長22%和34%。
40%繳費率是否偏高
我國目前「五險」的繳費比例,企業為29.8%,個人為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
「社保支出占員工支出比例過高,讓企業交不起,員工不願交,有些乾脆就不交了。」武漢市餐飲協會會長、小藍鯨集團董事長劉國梁說,武漢市餐飲行業集體協商的普通職工工資為每月1500元,但社保參保下限標准逐年上調,企業的社保支出也年年提高。目前每個員工繳費800多元,超過員工工資的一半。
廣西柳州一家中介公司總經理洪先生說,當地目前社保最低繳費基數是2131.9元,高於本企業員工平均工資。「按這個繳費基數,公司每月要為每位員工繳費658.85元,員工個人還需繳納234.7元。以一個員工月收入2000元算,繳納的社保金的費用佔了45%。」
根據清華大學教授白重恩的測算,中國五項社會保險法定繳費之和相當於工資水平的40%,有的地區甚至達到50%;我國的社保繳費率在全球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約為「金磚四國」其他三國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歐五國的3倍,是G7國家的2.8倍,是東亞鄰國的4.6倍。
繳費基數是否合理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說,根據相關法規,社保繳費基數根據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繳費基數,「我國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在以較快速度增長,因此繳費基數增長是很自然的。」
那麼用來確定繳費基數的社會平均工資是否反映勞動者真實的收入水平?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喬健說,原來社會平均工資主要是以城鎮職工作為對象來統計,但是現在的職工主體已經成為農民工。「這樣就造成很多人達不到社會平均工資,感覺自己被平均了。社會平均工資本身就是虛高,但是改起來又面臨很多難題,因為它跟很多東西掛鉤。」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1474元、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2706元。私營企業、非私營企業間職工收入差距較大,行業之間職工收入差異同樣不小。
對於今年不少地方繳費基數的上調,喬健認為,「其實在今年年景不好的情況下,社保徵收基數上漲幅度不應這么大,這個漲幅不符合今年經濟形勢總體漲幅回落以及社會保險整體需要改革的現實。」
能否降低社保費率
受訪專家表示,社保繳費基數連年上漲的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國社保制度建立較晚,部分人沒有繳費或繳費積累不足,但仍可享受社保待遇,使得我國社保基金給付增長大於繳費增長。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專家認為,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前提是要擴大社保基金收入來源,保持基金收支平衡,其關鍵是錢從哪裡來。
加大財政補貼加強資金管理。有關專家指出,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理應通過劃撥國有資產、提高國企分紅、加大財政補貼等方式還清舊賬;更要加強養老金投資管理,爭取「讓錢生錢」。數據顯示,目前社會保障支出占我國財政支出12%,遠低於西方國家30%至50%的比例。
穩步推進養老保險並軌。統計顯示,我國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養老金替代率超過80%,個別甚至達到100%。而目前企業職工養老金替代率則在50%以下。武漢大學社會保障中心教授向運華認為,如何解決養老金替代率均衡問題,將是「並軌」是否能夠穩步推進的關鍵。
提高勞動者繳費積極性。記者了解到,當前「棄保」現象仍有不少。因此,如何在降低社保繳費的同時保障勞動者的收益,是提高勞動者繳費積極性的關鍵。

閱讀全文

與白重恩社保繳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