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6年寧波社保繳費基數怎麼算,社保繳費新規定
社保繳納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回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答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Ⅱ 寧波養老保險交滿15年,每個月能拿多少啊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回達到國家規定答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Ⅲ 寧波職工社保15年交滿後,後面交的怎麼算
不要錯誤理解15年,15年是能夠退休享受養老金的最低門檻,邁不過這個門檻休都退不了。社保的原則就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繳費年限越多退休養老金相應的也越多。
Ⅳ 浙江省寧波市社保交滿15年現在`退休女同志每月領多少錢
你好,浙江省寧波市社保繳納15年,
現在退休,就這些信息是算不出來的。
還要看繳費基數,社平工資等。
社保局有嚴格計算公式,以社保局為准。aqui te amo。
Ⅳ 寧波社保交不滿15年怎麼辦
如果有能力的話,應當每年按上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的60%基數繳費(個人只繳養老和醫療二險),如果達退休年齡允許補繳的話是按上年標准補繳的,所以費用要高點。
如果達退休年齡不允許不繳或自己不願補繳的話,就更虧了,只能退還給你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余額。
Ⅵ 寧波市交滿15年養老金每月能領多少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內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容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Ⅶ 寧波市2015年社保繳費基數多少
寧被社保繳納類型分為城鎮和農村,可以前往社保100基數比例查詢工具進行查詢。
城鎮繳納類型如下:
Ⅷ 寧波個人繳納的社保,交了剛好15年,當月基數3837.可以貸款嗎
條件滿足抄的話就可以
個人貸款條件:
1.在貸款銀行所在地有固定住所、有常住戶口或有效居住證明、年齡在65周歲(含)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國公民;
2.有正當職業和穩定的收入,具有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和還款意願,無不良信用記錄;
4.能提供銀行認可的合法、有效、可靠的擔保;
5.有明確的貸款用途,且貸款用途符合相關規定;
6.在工行開立個人結算賬戶;
7.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Ⅸ 浙江寧波社保自由職業2015年繳納標准
2015年的還未出來,參考2014年的
2014年度企業月繳納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限為專12231元、下限為2447元。
以自屬由職業者(含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的人員,繳費基數可在上、下限之間,由本人自主申報。如果本年度繳費基數屬於繼續保留原繳費基數,或者原繳費基數低於今年繳費基數並願意按繳費基數下限繳費兩種情形的參保人員可以免於申報,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調整
Ⅹ 為什麼寧波市社保交費記錄網上查不到15年以前的
應該能查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就得到社保服務中心咨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