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繳費基數 > 戶籍地在小鎮社保能在縣里繳費嗎

戶籍地在小鎮社保能在縣里繳費嗎

發布時間:2020-12-11 15:00:14

1. 原先繳納上海市綜合保險的員工是不是從今年7月份開始要強制繳納上海城鎮保險

是的。這是社保局網站上的相關新聞:
申城社保新政策披露:外來郊區從業者7月起納入「城保」
( 2011年6月28日 )
7月1日起,在本市就業的外來從業人員和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圍。6月28日上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鮑淡如介紹了本市貫徹《社會保險法》,完善本市社會保險制度新制訂的相關政策。

參保范圍調整,完善社保體系

鮑淡如對參保范圍的調整作了介紹。按照原有規定,外來從業人員主要參加本市綜合保險(簡稱「綜保」),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主要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簡稱「鎮保」)。隨著近幾年《社會保險法》、《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出台,本市調整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保政策,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將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簡稱「城保」)范圍,進一步完善本市社保體系,保障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公平參保的權利。

今後外來從業人員應參加「城保」

根據新規定,今後與本市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外來從業人員,都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並按照本市規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繳納社會保險費。

其中,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險種和繳費規則與本市城鎮戶籍從業人員完全一致,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目前按規定參加養老、醫療、工傷三項社會保險。

外來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養老保險待遇方面,個人繳納的8%的養老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按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進行異地轉移接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退休待遇領取地確定在本市的,按照本市規定計發養老待遇;醫療保險待遇方面,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從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次月起,可按規定享有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保險待遇,其待遇支付范圍、支付標准和轉移接續等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醫療保險待遇的享受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執行;工傷保險待遇方面,外來從業人員參保後,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標准和申領支付以及相關法律責任等,按本市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郊區從業人員也應參加「城保」

按照新規定,本市郊區范圍內用人單位及其具有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也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按照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2011年6月仍在繳費的小城鎮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及其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7月起應當停止在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轉為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可以逐步過渡:單位繳費基數按單位內個人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個人繳費基數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經協商一致,也可直接按現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參保繳費。

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其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社會保險關系和社會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轉移銜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個人失業的,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上海市失業保險辦法》和《上海市小城鎮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分別分段核定,按規定合並計算。合並計算後,失業人員連續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最長不超24個月。

外籍人員參保辦法正在研究

鮑淡如透露,目前國家正在研究外籍人員參保具體辦法,本市將按國家規定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辦法。

在國傢具體辦法未出台前,本市仍按照《關於在滬工作的外籍人員、獲得境外永久(長期)居留權人員和台灣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執行。凡與參加本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范圍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聘用)關系,並按規定分別辦理了《外國專家證》、《上海市居住證》B證、《外國人就業證》、《台港澳人員就業證》、《定居國外人員在滬就業核准證》等證件的外籍、獲得境外永久(長期)居留權、台港澳來滬工作人員,均可按照相關規定同時參加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

2. 上海鎮保轉社保繳費額度沒定嗎

根據新規,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參加上海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險種和繳費規則與本市城鎮戶籍從業人員完全一致,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目前按規定參加養老、醫療、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繳費比例為:養老保險,單位22%,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6%,個人1%;工傷保險,單位0.5%,個人不繳費。繳費基數實行5年過渡辦法。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繳費基數也可按上海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有關規定執行。同時,上海郊區范圍內用人單位及其具有上海戶籍的從業人員,也應當參加上海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按照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其中,2011年6月仍在繳費的小城鎮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及其上海戶籍的從業人員,2011年7月起應當停止在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轉為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可以逐步過渡。到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22%,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8%,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12%,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2%。上述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經協商一致,也可直接按現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參保繳費。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其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按照上海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社會保險關系和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上海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轉移銜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個人失業的,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上海市失業保險辦法》和《上海市小城鎮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分別分段核定,按規定合並計算。合並計算後,失業人員連續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不超過24個月。

3. 在上海上班公司卻給我們交的是外地的保險,而交了外地保險的卻也查不到保險,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不合理,社保。
申城社保新政策披露:外來郊區從業者7月起納入「城保」
( 2011年6月28日 )
7月1日起,在本市就業的外來從業人員和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圍。6月28日上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鮑淡如介紹了本市貫徹《社會保險法》,完善本市社會保險制度新制訂的相關政策。

參保范圍調整,完善社保體系

鮑淡如對參保范圍的調整作了介紹。按照原有規定,外來從業人員主要參加本市綜合保險(簡稱「綜保」),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主要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簡稱「鎮保」)。隨著近幾年《社會保險法》、《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出台,本市調整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保政策,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將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簡稱「城保」)范圍,進一步完善本市社保體系,保障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公平參保的權利。

今後外來從業人員應參加「城保」

根據新規定,今後與本市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外來從業人員,都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並按照本市規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繳納社會保險費。

其中,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險種和繳費規則與本市城鎮戶籍從業人員完全一致,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目前按規定參加養老、醫療、工傷三項社會保險。

外來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養老保險待遇方面,個人繳納的8%的養老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按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進行異地轉移接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退休待遇領取地確定在本市的,按照本市規定計發養老待遇;醫療保險待遇方面,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從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次月起,可按規定享有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保險待遇,其待遇支付范圍、支付標准和轉移接續等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醫療保險待遇的享受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執行;工傷保險待遇方面,外來從業人員參保後,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標准和申領支付以及相關法律責任等,按本市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郊區從業人員也應參加「城保」

按照新規定,本市郊區范圍內用人單位及其具有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也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按照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2011年6月仍在繳費的小城鎮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及其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7月起應當停止在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轉為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可以逐步過渡:單位繳費基數按單位內個人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個人繳費基數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經協商一致,也可直接按現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參保繳費。

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其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社會保險關系和社會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轉移銜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個人失業的,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上海市失業保險辦法》和《上海市小城鎮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分別分段核定,按規定合並計算。合並計算後,失業人員連續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最長不超24個月。

外籍人員參保辦法正在研究

鮑淡如透露,目前國家正在研究外籍人員參保具體辦法,本市將按國家規定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辦法。

在國傢具體辦法未出台前,本市仍按照《關於在滬工作的外籍人員、獲得境外永久(長期)居留權人員和台灣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執行。凡與參加本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范圍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聘用)關系,並按規定分別辦理了《外國專家證》、《上海市居住證》B證、《外國人就業證》、《台港澳人員就業證》、《定居國外人員在滬就業核准證》等證件的外籍、獲得境外永久(長期)居留權、台港澳來滬工作人員,均可按照相關規定同時參加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

4. 上海小城鎮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等 就是社保啊什麼的怎麼區分啊

上海社保有三種:
包括城鎮社會養老保險(城保)、小城鎮社會養老保險(鎮保內)、外地人綜合保險(綜保)。容
綜合保險只有外地人可以保,包括工傷、門診、養老金(養老金是一次性支付的)。
現在是外地農村戶口和建築行業交。
城保、鎮保都包括生育、工傷、醫療、失業、養老,鎮保的繳費及享受額都比城保低。
上海市內及外省市城鎮戶口必須繳納城保
公司注冊在郊縣的,可以交鎮保

5. 68猴人15年起自繳職工社保60%檔,退休能領多少錢一個月

每月一千多元。

6. 我是外地人,剛畢業在上海工作,公司應該給我繳納什麼保險

社保。
申城社保新政策披露:外來郊區從業者7月起納入「城保」
( 2011年6月28日 )
7月1日起,在本市就業的外來從業人員和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圍。6月28日上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鮑淡如介紹了本市貫徹《社會保險法》,完善本市社會保險制度新制訂的相關政策。

參保范圍調整,完善社保體系

鮑淡如對參保范圍的調整作了介紹。按照原有規定,外來從業人員主要參加本市綜合保險(簡稱「綜保」),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主要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簡稱「鎮保」)。隨著近幾年《社會保險法》、《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出台,本市調整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保政策,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將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簡稱「城保」)范圍,進一步完善本市社保體系,保障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公平參保的權利。

今後外來從業人員應參加「城保」

根據新規定,今後與本市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外來從業人員,都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並按照本市規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繳納社會保險費。

其中,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險種和繳費規則與本市城鎮戶籍從業人員完全一致,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目前按規定參加養老、醫療、工傷三項社會保險。

外來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養老保險待遇方面,個人繳納的8%的養老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按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進行異地轉移接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退休待遇領取地確定在本市的,按照本市規定計發養老待遇;醫療保險待遇方面,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從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次月起,可按規定享有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保險待遇,其待遇支付范圍、支付標准和轉移接續等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醫療保險待遇的享受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執行;工傷保險待遇方面,外來從業人員參保後,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標准和申領支付以及相關法律責任等,按本市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郊區從業人員也應參加「城保」

按照新規定,本市郊區范圍內用人單位及其具有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也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按照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2011年6月仍在繳費的小城鎮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及其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7月起應當停止在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轉為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可以逐步過渡:單位繳費基數按單位內個人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個人繳費基數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經協商一致,也可直接按現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參保繳費。

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其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社會保險關系和社會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轉移銜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個人失業的,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上海市失業保險辦法》和《上海市小城鎮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分別分段核定,按規定合並計算。合並計算後,失業人員連續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最長不超24個月。

外籍人員參保辦法正在研究

鮑淡如透露,目前國家正在研究外籍人員參保具體辦法,本市將按國家規定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辦法。

在國傢具體辦法未出台前,本市仍按照《關於在滬工作的外籍人員、獲得境外永久(長期)居留權人員和台灣香港澳門居民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執行。凡與參加本市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范圍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聘用)關系,並按規定分別辦理了《外國專家證》、《上海市居住證》B證、《外國人就業證》、《台港澳人員就業證》、《定居國外人員在滬就業核准證》等證件的外籍、獲得境外永久(長期)居留權、台港澳來滬工作人員,均可按照相關規定同時參加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

7. 求最新2011年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繳納社會保險待遇的區別

6月28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貫徹《社會保險法》,完善上海社會保險制度新制訂的相關政策,將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圍。

參保范圍調整:外來從業人員和郊區單位人員納入城鎮社保

按照本市原有規定,外來從業人員主要參加本市綜合保險,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主要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根據新的規定,今後與本市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外來從業人員,都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並按照本市規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繳納社會保險費。

其中,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險種和繳費規則與本市城鎮戶籍從業人員完全一致,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目前按規定參加養老、醫療、工傷三項社會保險。

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繳費比例為:養老保險,單位22%,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6%,個人1%;工傷保險,0.5%,個人不繳費。

繳費基數實行5年過渡辦法:2011年度(具體時間為發文之日至次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2012年度(即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45%;2013年度(即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50%;2014年度個人繳費基數為55%;2015年度起個人繳費基數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確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繳費基數也可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有關規定執行。

保險待遇:可享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

外來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養老保險待遇方面,個人繳納的8%的養老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按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進行異地轉移接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退休待遇領取地確定在本市的,按照本市規定計發養老待遇。

醫療保險待遇方面,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從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次月起,可按規定享有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保險待遇,其待遇支付范圍、支付標准和轉移接續等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醫療保險待遇的享受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執行。

工傷保險待遇方面,外來從業人員參保後,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標准和申領支付以及相關法律責任等,按本市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執行。其中因工緻殘一級至四級的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可以按《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規定的待遇項目標准和支付方式,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也可以按《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選擇按一次性領取的方式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領取後,工傷保險關系終止。

郊區用人單位停止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繳費

按照新規定,本市郊區范圍內用人單位及其具有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也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按照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其中,2011年6月仍在繳費的小城鎮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及其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2011年7月起應當停止在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轉為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鮑淡如介紹,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可以逐步過渡:單位繳費基數按單位內個人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個人繳費基數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17%,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5%,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7%,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1%。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19%,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8%,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9%,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2%。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22%,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8%,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12%,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2%。上述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經協商一致,也可直接按現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參保繳費。

8. 最新的勞動法條例,在上海工作的外地城鎮戶口人員,公司是否必須為其繳納上海社保有相關勞動法規定嗎

本市將外來從業人員和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貫徹落實《社會保險法》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1年06月28日

近日,市政府頒布《關於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關於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工傷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關於本市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等四個文件,將在本市就業的外來從業人員和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圍。6月28日,市政府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就上述調整政策作統一發布。

按照本市原有規定,外來從業人員主要參加本市綜合保險,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主要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隨著近幾年國家層面《社會保險法》、《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台,本市須調整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保政策,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將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圍,進一步完善本市社會保險體系,保障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公平參保的權利。

根據新的規定,今後與本市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外來從業人員,都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並按照本市規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繳納社會保險費。其中,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險種和繳費規則與本市城鎮戶籍從業人員完全一致,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目前按規定參加養老、醫療、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繳費比例為:養老保險,單位22%,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6%,個人1%;工傷保險,單位0.5%,個人不繳費。繳費基數實行5年過渡辦法:2011年度(具體時間為發文之日至次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2012年度(就是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45%;2013年度(就是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50%;2014年度個人繳費基數為55%;2015年度起個人繳費基數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確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繳費基數也可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有關規定執行。

外來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養老保險待遇方面,個人繳納的8%的養老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按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進行異地轉移接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退休待遇領取地確定在本市的,按照本市規定計發養老待遇;醫療保險待遇方面,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從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次月起,可按規定享有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保險待遇,其待遇支付范圍、支付標准和轉移接續等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醫療保險待遇的享受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執行;工傷保險待遇方面,外來從業人員參保後,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標准和申領支付以及相關法律責任等,按本市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執行。其中因工緻殘一級至四級的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可以按《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規定的待遇項目標准和支付方式,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也可以按《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選擇按一次性領取的方式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領取後,工傷保險關系終止。

同時,按照新規定,本市郊區范圍內用人單位及其具有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也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按照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其中,2011年6月仍在繳費的小城鎮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及其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2011年7月起應當停止在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轉為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可以逐步過渡:單位繳費基數按單位內個人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個人繳費基數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17%,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5%,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7%,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1%。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19%,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8%,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9%,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2%。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22%,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8%,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12%,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2%。上述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經協商一致,也可直接按現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參保繳費。

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其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社會保險關系和社會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轉移銜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個人失業的,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上海市失業保險辦法》和《上海市小城鎮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分別分段核定,按規定合並計算。合並計算後,失業人員連續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不超過24個月。

上述新政策將於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9. 我是農村戶口,在上海工作只能交三險,不能交社保對嗎社保和三險的區別是什麼啊

社保分五險和三險。上海從2011年7月開始取消外省市戶口的綜合勞力險,專改為強制性上社保。其中屬農村戶口是三險(養老,醫療,失業)
城鎮戶口是五險(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如果是男性,就是四險,沒有生育險

你是農村戶口,繳納的就是三險。

10. 用人單位給個人買社保。勞動法是否有規定必須是城鎮戶口農村戶口是否可以享受

本市將外來從業人員和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貫徹落實《社會保險法》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1年06月28日
近日,市政府頒布《關於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關於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工傷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關於本市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若干問題的通知》等四個文件,將在本市就業的外來從業人員和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圍。6月28日,市政府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就上述調整政策作統一發布。
按照本市原有規定,外來從業人員主要參加本市綜合保險,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主要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隨著近幾年國家層面《社會保險法》、《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台,本市須調整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保政策,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將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納入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范圍,進一步完善本市社會保險體系,保障外來從業人員及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公平參保的權利。
根據新的規定,今後與本市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外來從業人員,都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並按照本市規定的繳費基數和比例繳納社會保險費。其中,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險種和繳費規則與本市城鎮戶籍從業人員完全一致,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目前按規定參加養老、醫療、工傷三項社會保險。非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繳費比例為:養老保險,單位22%,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6%,個人1%;工傷保險,單位0.5%,個人不繳費。繳費基數實行5年過渡辦法:2011年度(具體時間為發文之日至次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2012年度(就是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45%;2013年度(就是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個人繳費基數為50%;2014年度個人繳費基數為55%;2015年度起個人繳費基數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確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繳費基數也可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有關規定執行。
外來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養老保險待遇方面,個人繳納的8%的養老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可按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進行異地轉移接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退休待遇領取地確定在本市的,按照本市規定計發養老待遇;醫療保險待遇方面,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從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次月起,可按規定享有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保險待遇,其待遇支付范圍、支付標准和轉移接續等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城鎮戶籍的外來從業人員醫療保險待遇的享受按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執行;工傷保險待遇方面,外來從業人員參保後,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標准和申領支付以及相關法律責任等,按本市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執行。其中因工緻殘一級至四級的非城鎮戶籍外來從業人員可以按《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規定的待遇項目標准和支付方式,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也可以按《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選擇按一次性領取的方式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領取後,工傷保險關系終止。
同時,按照新規定,本市郊區范圍內用人單位及其具有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也應當參加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按照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其中,2011年6月仍在繳費的小城鎮社會保險用人單位及其本市戶籍的從業人員,2011年7月起應當停止在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轉為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在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間,繳費基數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可以逐步過渡:單位繳費基數按單位內個人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個人繳費基數按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確定;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17%,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5%,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7%,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1%。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19%,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8%,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9%,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2%。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單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22%,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8%,單位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12%,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的比例為2%。上述郊區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經協商一致,也可直接按現行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規定參保繳費。
郊區用人單位從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後,其享受的社會保險待遇,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執行;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社會保險關系和社會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相關規定轉移銜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曾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個人失業的,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上海市失業保險辦法》和《上海市小城鎮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分別分段核定,按規定合並計算。合並計算後,失業人員連續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不超過24個月。
上述新政策將於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戶籍地在小鎮社保能在縣里繳費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