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平均指數是怎麼計算的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指: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回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答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歷年繳費指數之和/繳費年限=平均指數。
我們說的繳費工資,是指可以納入繳納社會保險費范圍的工資性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繳費工資就是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范圍內發放的工資。它的特點是依工資收入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上下限限制。繳費工資的確定實際上就是對職工工資總額的確認。
㈡ 2019年社保繳費1的指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㈢ 養老保險,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什麼意思
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建立個人賬戶當年至職工退休上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
職工本人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與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第二十五條凡建立個人賬戶後參加工作(含1986年10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的原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地方統籌單位的勞動合同制工人)、2006年1月1日以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其月基本養老金構成如下:
月基本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職工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系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與本人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乘積。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是建立個人賬戶當年至職工退休上年度本人歷年繳費工資指數的平均值。
職工本人當年繳費工資指數,為本人當年繳費工資與上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於每年7月1日執行。
從2006年1月1日起,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1996年1月1日及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
累計滿15年及以上的職工,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
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累計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按從1996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當年,歷年繳費中的當年本人繳費工資與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值的平均數確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繳費工資指數仍按原規定計算並封定)。計算公式為:
n平均指數=(X1/C1+X2/C2+…+Xn/Cn)÷N
X--當年本人繳費工資;
C?2005年及以前為當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2006年起為上一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N--本人繳費年限(1996年1月1日及以後至退休時的實際參保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國發[2005]38號附表)alsjs
(3)社保個人繳費指數擴展閱讀:
我們說的繳費工資,是指可以納入繳納社會保險費范圍的工資性收入,按照現行政策規定,繳費工資就是按國家統計部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范圍內發放的工資。它的特點是依工資收入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上下限限制。繳費工資的確定實際上就是對職工工資總額的確認。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職工的哪些收入進入工資總額,哪些收入不進入工資總額,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有明確的規定。每年繳費基數核定時,社保機構要求用人單位上報的是按《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核定後繳費工資,而不是繳費基數。這個繳費工資以上年實際發生的職工工資總額為基礎數據核定上報。
上報數據既可以大於繳費上限,也可以小於繳費下限,只要是實際發生數就行。由此看來,繳費工資和繳費基數並不是同一概念了,其實不僅它們的本質函義不同,其管理的部門也是不同的。繳費工資的核定、申報是用人單位的義務,而繳費基數的確定則是社會保險經辦部門的職責。
㈣ 請問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指數是什麼意思
繳費基數是參保人按比例繳費的依據。
對公司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公司全部員工的工資回總額;對個人而言,繳答費基數就是個人的月工資。社保經辦機構在核定參保單位(人)的繳費基數時,統一規定繳費基數在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數的60%-300%之間,即:若個人的月工資不足當地上年度社平數的60%,則其繳費基數最低須達到社平數的60%;若個人的月工資超過了當地社平數的300%,則其繳費基數最高不得超過社平數的300%。
假如公司每人月工資是600元,若此工資標准已達到當地社平數的60%,則600元就是繳費基數;若不到當地工資社平數的60%,則要提高到社平數的60%。
社保中的養老、醫療、失業,均是以這個繳費基數為依據,按規定比例交費:
養老--單位交20%、個人交8%;(基數600:單位180、個人48)
醫療--單位交6%、個人交2%;(單位36、個人12)
失業--單位交2%、個人交1%;(單位12、個人6)
工傷和生育全部由單位承擔,個人不必交費。
㈤ 社保個人平均繳費指數
答案;職工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既,所在地區(一般指統籌地區)職工平版均工資,權本人實際繳費工資。
舉例2008年,地區平均工資,968元,本人實際繳費工資,1020元:得出本人工資繳費指數;1,05。既本人實際繳費工資除以地區平均工資。2009年,同上;2010年,同上,,,略。類推10年,以本人工資繳費指數除以10,就得出本人平均繳費指數。若要計算,必須知道近10年地區平均工資,個人繳費工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㈥ 重慶個人參保繳費指數40%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職工退休時上年職工平均工資與該職工的繳費工資平均指數的乘積。該指標反映職工在整個繳費年限或連續計算的若干繳費年限中的繳費工資水平,是改革期間計算基本養老金的重要指標。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計算公式為: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上年的省職工平均工資/12×N)∑n1(n年的平均繳費工資/n年的省職工平均工資)
公式中:
n年的平均繳費工資——從業人員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的平均繳費工資。
n年的省職工平均工資——從業人員退體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的省職工平均工資。
N——從業人員繳費年限
∑——n年的繳費工資指數之和
如:某職工2005年退休,其視同繳費年限為25年,1993年-2004年歷年繳費工資基數及對應年度社平工資(省社平)如下:
年度繳費工資基數省社平繳費指數=繳費工資基數/省社平
1993270033050.8169
1994334542690.7836
1995440248770.9026
1996490052690.9300
1997519855910.9297
1998580156371.0291
1999609060671.0038
2000651766390.9816
2001699574440.9397
2002824988880.9281
20039811101840.9634
200411630119110.9764
歷年指數合計:11.1849
此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上年的省職工平均工資11911/12)×指數和11.1849/繳費年限12
㈦ 如何查社保平均交費指數
查詢社保的方法有三種:
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回身份證到各區社會答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㈧ 社保繳費指數不得低於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你理解有誤,計算也不準確。2000元為繳費基數:2000x0.3=600元,繳費就是600元。
如果當地最低繳費基數低於2000元,你就繳納600元,如果高於2000元比如2500元,2500元的繳費就是750元。這個最低繳費基數就是繳費比例60%,換算成繳費指數就是0.6。
人社部規定社保繳費不能低於當地繳費基數的60%,不得高於300%。也就是你說的0.6、3。
㈨ 社保繳費指數0.6
各地規定社保繳費不能低於60%,因此最後的結果繳費平均指數也是不會低於0.6的,而且都還比0.6略多個千分點。你還是到當地社保部門咨詢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㈩ 深圳市社保交費三十五年,個人賬戶二十八萬元,平均繳費指數相當於多少
對不起,社保繳費平均指數不是用這個算出來的。而是你每年繳費比例算出來的,舉例:回100%繳費指數答1.0、80%繳費指數0.8、60%繳費指數0.6,。若干年不同的繳費比例平均計算,出來的社保繳費平均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