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築公司人員能代繳社保嗎
可以的。
用人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的總原則:
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 ,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予以審核,發給社會保險登記證件;
用人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事項發生變更或者用人單位依法終止的,應當自變更或者終止之日起三十日內,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社會保險登記;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報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按照該單位上月繳費額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應當繳納數額,繳費單位補辦申報手續後,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按照規定結算。
用人單位逾期未繳納社會保險的處罰: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
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
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㈡ 建築業勞動合同中的社會保險如何交納
由於建築業在目前很多大城市都涉及到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所以有很多相關的政策和地方法規,就上海而言,不論建設單位和建築工人的住所在哪裡,只要建築工地在上海的,對工地上所有工人都要參加綜合保險(上海本地人為社會保險,但這樣的人不多),如果建設單位能夠拿出證據證明已在其單位登記地參加保險的,可以不參加上海的保險。在上海參加綜合保險按照上海發布的規定水平繳費,勞動者出一半,單位出一半。(臨時雇傭工不屬於其范圍之內)
當然,各個地方有各個地方的規定,具體可以查閱當地的相關規定,如 《XXX市建築業社會保險統籌管理辦法》。
㈢ 建築公司的社保是怎麼交納
社保可以續交的,不會取消,只要你交足15年就Ok了。
㈣ 建築施工單位人員社保月交多少
(一)不管哪個單位給勞動者交社會保險,以上年月職工月均工資為基回數,
單位交養老保險約答25%,個人為8%
(二)醫療保險,單位交8%,個人2%
(三)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四)工傷保險,單位交約0、5%,個人不交費。
(五)生育險單位交0、9%,個人不交費。
(六)建築施工單位人員,以上年月均工資為基數,個人交社會保險每月約為:11%
(七)資料參考: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政策法規指南。
㈤ 建築公司辦理建築資質的話,人員社保要交多少,怎麼交
您好!
在建築行業,人員社保證明是企業資質申請的必備材料,建築企業需要提供企業主要人員的社保證明。
人員社保注意事項
1、企業申報中的人員社保證明,應滿足申報前3個月的期限要求;
2、人員社保由分公司繳納的,應提供分公司營業執照和當地的社保登記證明和憑證;
3、人員申報證明中,社保應是由企業繳納,個人繳納的社保無效;
4、與資質辦理公司毫無關系的單位或企業繳納的人員社保證明無效;
5、人員社保證明應由相關單位加蓋印章,否則社保證明視為無效。
隨著建築資質新標準的頒布,資質標准中所要求的企業人員,在申報中都應准備企業為他們繳納的社保證明。在社保證明准備中,企業要注意證明的期限是否滿足、證件是否有效。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幫到您。
㈥ 建築公司哪些人員需要繳納社保
只能這樣告訴你:
在咱們國家,所有用人單位只要用工,就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確定後就必須給員工購買社會勞動保險,這是社會勞動保障法規定的,也是強制性的。
㈦ 工地工人社保怎麼繳納
他們都是按所在地最低工資標准來繳社保的。派出勞務,由接受方按協商的工資付錢給勞務公司,勞務公司扣除個人應繳社保、稅,再將工資發給工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建築企業如何交社保
建築企業施工資質辦理人員社保需要和取得相關證書人員一致,憑參保憑證及相關證件才能提交建委受理,具體詳情建議咨詢當地建委為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建築企業、企業養老保險怎樣交
看購買的多少保費 多少人數 保哪些 方式在社保還是商業保
交納的話其實很簡單 重要的是上面
㈩ 關於建築企業社保費用問題
不能因為新准則個人應承擔的社保費用是在計提時反映(以應計入管理費用的為例):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工資(個人含個稅的收入)
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用(個人承擔部分含五險一金)
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用(單位承擔部分)
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單位承擔部分)
應付職工薪酬--職工教育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