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通社保和公務員社保
這個我來說下吧
公務員的社保只交醫療和公積金,這個沒有錯。而且公務員社回保系統和普通答職工的是不一樣的
至於養老,是直接由國家財政負擔的,不從社保裡面支出,高太多了,還不用交錢,這個很讓人羨慕滴
其他的工傷,生育,失業,對於公務員來說,幾乎不存在這種問題,如有發生,財政負擔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為什麼公務員不用繳納社保
1.目前來說,公務員還沒有全部進入社保系統,但隨著各地政策的變化,也有部分城市的合同制公務員要自己繳納社保,跟企業職工繳納的社保差不多。具體還需要向當地的社保局咨詢。
2.公務員繳交五險一金。國家建立社會保險制度是保障所有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生育、失業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包括公務員。
3. 公務員的五險一金中的「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
拓展資料:
公務員:
1.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2.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於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根據人社部5月30日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6.7萬人。
③ 普通工人和公務員社保福利區別
給你最詳細的對比吧,其實還有參公這種,你也可以看下。
1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的法律地位是指公務員在各種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綜合表現。例如: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人員。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大體可以分為"全額撥款"、"參公(即參照公務員)"、"財政補貼"、"自收自支"四類。
全額撥款
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
參公
是一些涉及國家安全,對政策和經濟管理工作有明確輔助作用,以及明顯以社會公益性為屬性的事業單位。例如電監會等等
財政補貼
又稱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
自收自支
自主事業單位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公務員與事業單位的職員的主要區別:1:收入方式上,公務員是財政收入承擔,事業單位是財政撥款,換句話說如果國家財政緊縮,可能就不撥款或少撥款,所以行政編更可靠,事業編不太可靠。2:晉升上,公務員晉升有相對完善的管理辦法《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定》,事業單位沒有,這點與企業類似,有人干一輩子都是工人,有人上來就可能被晉升,公務員不太可能出現這種事。
福利收入這都難說了,窮的地方的政府可能不如富的地方的小學,不能一概而論了,但公務員有分房制度,事業單位有的有,有的沒有。
④ 公務員,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和企業一樣嗎
事業單位如果是編制內的目前還沒有開始交社保,不過經過改革之後就開始要交的。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0%,你自己繳納8%;
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8%,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
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你自己繳納1%;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
以上各地大致如此,由於地區原因會略有不同。 住房公積金:單位自行確定5%-12%是免稅范圍最高不得超過20%。個人扣同樣比例。
⑤ 考上公務員後原有社保應該怎麼辦
考上公務員後原有社保只需要辦理轉移接續就可以了。
從2015年1月起,行政事業單位包括公務員全部開始繳納養老保險。把原先單位的社保通過辦理轉移接續手續,銜接到現在的單位,那樣前後的社保將都可以進行連接。
2014年10月後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都並軌社保了。以前的社保與公務員工作單位在同一地區,只需要在社保辦理增員就是了,單位的繳費自然就在個人的原賬戶上。
可以讓原單位人事科人員去勞動局辦理退工手續,取得退工單,並取會養老保險手冊,然後把這兩樣東西交給現在的單位人事部門,他們會辦好轉移手續的。
(5)公務員社保和企業社保擴展閱讀
2014年5月15日,國務院頒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規定從7月1日起,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將依法參加養老金繳費。
2015年1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國發〔2015〕2號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
同時決定,統一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再次提高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
⑥ 公務員要交社保嗎公務員有沒有五險一金
公務員要交社保,有五險一金。
公務員在保險福利方面,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一般來說,公務員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的人員要好一些。同時公務員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6)公務員社保和企業社保擴展閱讀:
公務員與企業職工的五險一金區別:
1、公務員醫保比普通城鎮人口醫保報銷程度高。
2、同等繳納公務員醫保比普通城鎮人口醫保劃入個人帳戶的錢多。
3、企業職工醫保有一部分是職工自己交的,有一部分是公司交的。個人一般是要交百分之十幾,但是公務員只要自己交百分之一或幾。繳納的又和企業職工的工資是成比例的,如果一般公務員工資比較高的話,相對於的醫保裡面的錢也就多了。公務員能報銷很多的。
4、一般企業和事業單位理論上說是沒有區別的,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公務員公積金多是單位給出的 ,而企業的是員工和單位對半交的。
⑦ 公務員社保怎麼向企業轉移
如果是同省市的社保關系可以持單位的離職證明到當地社保中心辦理社保關系轉移手續,注意如果是跨省市,目前則很困難,據說今年中央有意圖將社保關系全國統一管理,如果實現了,那麼跨省市轉移也就不困難了。
⑧ 機關事業單位社保和企業社保區別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事業的可能交的多點。
不論事業還是企業都必須要滿足養老保險滿15年才可以辦理退休。
⑨ 公務員五險一金和社會公司五險一金有區別嗎
公務員和社會公司的五險一金基本一致,個人繳納比例固定,但是單位承擔比例根據地方規定可能略有不同。
2016年3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五險一金」有適當調整空間,地方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下調繳存比例。總體來說,大部分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繳納比例及繳費基數都會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要高。
繳費比率
1、基本的養老保險費,單位可繳納部分的費率是19%,職工個人繳納部分的費率是8%;實行雙低標準的,單位可繳納部分的費率是12%,職工個人繳納部分的費率是8%;城鎮個體勞動者的費率27%。
2、基本醫療保險費機關事業單位繳納部分的費率為14.5%,個人繳納部分的費率為2%;企業繳納部分的費率為5%。
3、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部分的費率為2%,職工個人繳納部分的費率為1%。
4、生育保險費的費率為0.6%。
5、工傷保險費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實行行業差別費率:一類行業0.6%,二類行業1.2%,三類行業2.0%。
一類行業按基準費率執行,不實行費率浮動,二、三類行業工傷保險費根據用人單位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實行浮動費率,繳費單位適用的費率標准依據勞動保障部門公布的規定執行。
6、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均不得低於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提高繳存比例。
(9)公務員社保和企業社保擴展閱讀
怎樣辦理五險一金
(1)社保、公積金開戶
企業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去社保局及公積金中心辦理社保、公積金開戶。社保開戶後會拿到《社保登記證》,公積金開戶後會取得單位公積金登記號。
(2)增減員
單位每月都必須把企業新增的員工添加進單位的五險一金賬戶中,並把已經離職的員工從賬戶中刪除。社保、公積金賬戶為兩個獨立的賬戶,增減員工的操作在兩個賬戶中都必須進行。
(3)確認繳費基數
單位每月需要為員工申報正確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以確保五險一金的正常繳納。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以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或入職首月工資為准。
(4)五險一金繳費
如果企業、銀行、社保/公積金管理機構三方簽訂了銀行代繳協議,則五險一金費用將在每月固定時間從企業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當然企業也可以選擇通過現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險一金管理機構現場繳費。
參考資料來源我國社保繳費比率合計超過41% 人民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五險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