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農村社保繳費檔次有什麼區別
農村社保繳費不同檔次的唯一區別就是所交養老保險費金額不同。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在個人繳費方面,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
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1200元12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在集體補助方面,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新農保從2009年開始試點,逐步完善、全國實施。現在我們通過村委會代辦,只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原件或復印件等材料,就能統一辦理。
對於選擇什麼樣的檔次繳納,可以通過詢問當地社保局,了解當地對不同檔次的補貼劃分,然後根據你期望的養老金水平選擇不同的檔次繳納。
(1)農村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賬戶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國家將建立健全新農保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新農保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按有關規定實現保值增值。
試點階段,新農保基金暫實行縣級管理,隨著試點擴大和推開,逐步提高管理層次;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實行省級管理。
參考資料:網路-農村社保政策
㈡ 農村社保如何繳納,繳納什麼檔次的最劃算
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繳費標准共分為12個繳費檔次,但是落實到各個地方,有的成了13個繳費檔次,有的只有幾個檔次。按照全國統一的標准最低繳費標准為每年100元,最高繳費標准為每年2000元。但這個標准畢竟是2014年出台的了,由於每年經濟在發展中,物價水平在增長,因此對於農村社保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繳費標准,各地也是根據當地的情況,每年在進行調整提高。目前最低的繳費標准每年100元還存在,地方主要是調整最高繳費標准。
農村社保的繳納,其實和辦理職工社保是一樣的,都需要到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辦事大廳社保窗口辦理,辦理時需要提交本人身份證、戶口簿等資料,當然現在只要下載當地社保APP或是關注了當地社保微信公眾號的人員,也可以在網上辦理,在網上辦理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很多農村老人由於不熟悉網上辦理流程,最好還是到當地鄉鎮辦事大廳辦理最好,也比較方便。辦理後需要第三方銀行代扣代繳,所以如果已經有銀行卡的最好帶上,沒有銀行卡還要根據社保機構的要求,和銀行簽訂代扣代繳協議,便於銀行按時扣款。
繳費檔次要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來決定,最劃算就是每年繳費100元,但是每年繳費100元,加上政府每年補助30元,相當於個人賬戶每年13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4元,加上100多元的基礎養老金,每月養老金就是140元左右,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自己繳納的成本。但是由於每年繳納100元,標准太低,每月領取的養老金也太低,達不到養老的目的,但是對於經濟比較困難的人員,還是比較劃算的;要從養老來考慮,最好是選在每年繳費3000元以上的繳費檔次。每年繳費3000元,政府每年補助160元,相當於每年個人賬戶資金為3160元。繳費15年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41元,加上基礎養老金到那時可能是200元以上,這樣每月有500多元的養老金,在農村基本上能夠達到養老的目的。
綜上所述,辦理農村社保,需要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辦事大廳社保窗口辦理,然後和銀行簽訂代扣代繳協議,按年度繳費,繳費檔次最劃算的是每年繳費100元,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繳費成本,要達到養老目的,最好選擇每年3000元以上的繳費標准最為劃算。
㈢ 農村社保卡網上能交費嗎
截止到2020年1月8日,農村社保卡還不能網上交費。
社保卡是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並且在一些地區社保繳納的多少是和自己的工資水平直接掛鉤的,而且社保卡的使用范圍也是十分的廣的。雖然說網路現在是非常方便的但是也不是說真的普及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地方社保卡現在還不支持網上繳費,因此一般都是銀行代扣。
若是入職公司的話可以讓公司給予繳社保費用,若是自己戶籍所在地參保的話沒有公司也可以自己去當地社保局自費參保,並且繳納的社保費要參照你所在地區的工資標准而定,一般最多不超過當地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3倍,最低不低於當地保准。但是對於社會靈活就業人員及自由職業者,社保繳納是以個人自願的原則繳費,城鎮居民可以辦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農村戶口可以辦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保險。
(3)農村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農村社保卡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賬戶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國家將建立健全新農保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新農保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按有關規定實現保值增值。
㈣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哪裡繳費
可去當地抄方稅務機關繳費,襲以湖北省為例。
《湖北省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辦法》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十七條繳費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繳費單位依法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時,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或拒絕。
社會保險費實行預提制度。繳費單位應在指定的商業銀行開設繳納社會保險費資金預儲賬戶,並在負責徵收的地方稅務機關規定的申報繳費期前存入足夠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資金。
(4)農村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湖北省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辦法》相關法條:
第二十五條參保人員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屬於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范圍的,由社保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屬於參保人員自付和自費的,由參保人員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
入院時個人應向定點醫療機構繳納一定數額的預付金,用於支付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預付金的具體數額由定點醫療機構根據病情確定,出院時定點醫療機構與個人結算。
第二十六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統一管理,實行財政專戶,單獨列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
㈤ 農村社保卡一年交多少錢,怎麼交
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由代辦機構向經辦機構申請辦理基本醫保登記。
以休寧縣為例,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8個檔次,參保人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其中100元、200元為特殊群體繳費檔次)。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各級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完全積累,一步做實到位。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市區的靈活就業人員,應由代辦機構向經辦機構申請辦理基本醫保登記。縣(市)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參照執行。用人單位新增在職職工,職工退休、死亡、調入或調出本市,應使用網報服務平台,及時辦理參保人員增減和終止醫保關系手續。
(5)農村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相關要求規定:
1、、退休人員門診醫療費起付標准分別為: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700元;二級醫療機構900元;市屬三級醫療機構1000元;三級醫療機構1300元。超過起付標准後,醫療補助基金支付90%,個人支付10%。
2、在職公務員患普通病和慢性病病種、退休人員門診就醫,由參保人員自主選擇兩家或一家(包括普通病和慢性病)協議醫療機構作為本人的門診定點醫療機構。選擇兩家定點醫療機構的,其中一家必須為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醫保年度內不予變更。非本人門診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醫療補助基金不予支付。
3、醫療補助基金用於職工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支付首次住院醫療費起付標准(大於200元)的補助,為每年每人200元。
㈥ 農村社保如何繳納,繳納什麼檔次的最劃算
我國有兩種保險。 一種叫城鄉職員基本養老保險,另一種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受繳費基數上下限的影響,繳費數量多,負擔重,因此很多人只能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什麼特點? 如何判斷是否劃算?
基礎養老金等於國家財政補助的數額。 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人按要求發放。 但是,目前國家完善了相關的待遇確定機制。 一般來說,65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支付15年以上繳費的人,追加的基礎養老金是傾向的。 關於個人繳費等級的高低,與基礎養老金無關,只在個人繳費和國家補助金的金額上出現差異。
現在基礎養老金國家的最低標準是88元,可以給地方追加補助金。 全國許多省市一般在100~170元之間。 上海市是全國最高地區的1010元每月,北京市是800元每月。
所以,單純作為養老金使用的話,當然收費水平越高越劃算。 不吃虧,未來養老金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