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商年報社保基數如何填寫
按照全年總繳納的保險總額分開計算每一個保險分別填進去
② 企業年報社保信息中的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怎麼填寫
本期實際繳費金額就是指報告期內單位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總和,可到當地社保局或者撥打電話查詢咨詢人工。
③ 工商年報社保信息怎麼填
1、單位繳費基數指報告期內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總額,按繳費人員的應繳口徑計版算。權
2、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指報告期內單位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不包括補繳欠費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預繳金額。
3、單位累計欠繳金額指截至報告期末單位累計欠繳各項社會保險費金額(本金)。
4、參保各險種人數指報告期末參加社會保險的職工人數(不含離退休人數)。
(3)企業工商年報社保擴展閱讀
社保查詢
1、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
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
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4、觸摸屏查詢
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內如果設有社會保險觸摸屏查詢系統,刷卡或根據屏幕提示輸入卡號或身份證號進行查詢。
④ 工商年報社保單位繳費基數怎麼填是寫一位員工的繳費基數,還是所有員工全年的工資總額
應為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工資總額累計金額,寫所有員工的工資總額,不是一位。參保單位應在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准其繳費申報後的3日內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繳納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到自身開戶銀行繳納;
2、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支票或現金形式繳納;
3、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約定的其他方式。
(4)企業工商年報社保擴展閱讀
各地普遍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社保繳費基數,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平均工資存在虛高成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群體平均收入的真實情況」。
因此,社保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聯動機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勢必加大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如何平衡好參保對象的權利和義務,還需要統籌考量,拿出相應的配套措施。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社保繳費
⑤ 工商年報社保單位社保基數怎麼填寫
按照本公司社保基數的平均值填寫。具體填寫方法如下:
(1)參保各險種人數,應為當年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各險種人數;
(2)單位繳費基數,應為當年1-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工資總額累計金額;
(3)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應為單位申報繳納的當年1-12月社會保險費金額合計(不包含補繳金額和滯納金金額);
(4)單位累計欠費金額,應為單位已經成功申報的應繳未繳的社會保險費(只填本金不包含滯納金)。
⑥ 工商年報社保單位繳費基數怎麼填是寫一位員工的繳費基數,還是所有員工全年的工資總額啊
按照本公司社保基數的平均值填寫。
(1)參保各險種人數,應為當年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各險種人數;
(2)單位繳費基數,應為當年1-12月社會保險費申報表中工資總額累計金額;
(3)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應為單位申報繳納的當年1-12月社會保險費金額合計(不包含補繳金額和滯納金金額);
(4)單位累計欠費金額,應為單位已經成功申報的應繳未繳的社會保險費(只填本金不包含滯納金)。
(6)企業工商年報社保擴展閱讀
社保特徵
特徵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特徵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特徵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特徵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特徵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保
⑦ 2019工商年報社保怎麼寫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根據《關於轉發<工商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專部統計局關於在企屬業年報中增加社保和統計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蘇工商個企[2016]303號),現將企業年報中社保事項填報口徑明確如下:
1.參保險種類型:指報告期末本單位參加險種類型;
2.單位參保人數:指報告期末參加社會保險職工人數(不含離退休人數);
3.單位繳費基數:指報告期內單位繳納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總和;
4.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指報告期內單位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總和;
5.單位累計欠繳金額:指報告期末單位累計欠繳各項社會保險費金額(本金)。
注:本報告期指2016年1月至12月。
⑧ 如何獲取工商年報中所需的社保數據
從2016年度年報開始,企業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年報信息時,在《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事項基礎上,增加以下內容:
1.社保事項:參保險種類型、單位參保人數、單位繳費基數、本期實際繳費金額、單位累計欠繳金額。其中第一項、第二項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第三項至第五項信息由企業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
2.統計事項:主營業務活動、女性從業人員、企業控股情況(分支機構不填報)、分支機構隸屬母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僅分支機構填報)。其中第一項、第四項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第二項、第三項信息由企業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
補報2015年度及之前年度年報的,按照《條例》規定的內容填報,不增加社保和統計事項。
⑨ 工商年報社保信息本期繳費基數和本期實際繳費金額怎麼填呀
按照抄實際繳納的本期實際繳費金額襲、單位累計欠繳金額填寫即可。
參保險種類型、單位參保人數、單位繳費基數、本期實際繳費金額、單位累計欠繳金額。其中第一項、第二項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第三項至第五項信息由企業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
主營業務活動、女性從業人員、企業控股情況(分支機構不填報)、分支機構隸屬母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僅分支機構填報)。其中第一項、第四項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第二項、第三項信息由企業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
(9)企業工商年報社保擴展閱讀:
工商年報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省(區、市)工商、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信息化技術方案》要求,在每年年報工作結束後一個月內將企業年報信息批量推送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統計部門,有條件的地區可按月推送企業年報信息。
2、企業當年補報的年報信息要在年底完成推送。各相關部門要依法合理、安全使用企業年報信息。
3、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統計部門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做好本部門年報信息報送相關工作,加強年報信息監管,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年報信息真實、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