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微企業職工社保怎麼辦
小微企業員工可緩繳基本養老保險
小微可以獲得養老金補貼,如緩繳養老保險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核。
公司屬微型企業,可獲崗位補貼和在崗職工培訓補貼。政策規定:凡已參加失業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以上,且近兩年無較大裁員行為的小微企業,可在一定期限內給予企業崗位補貼和在崗職工培訓補貼,補貼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企業崗位補貼人數按照小微企業實際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的30%計算,補貼標准為現行失業保險金平均標准每人每月530元,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企業在崗職工培訓補貼人數為在崗職工培訓總人數的50%,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4個月,補貼標准每人每月600元。同一企業,只能享受崗位補貼和在崗職工培訓補貼的其中一項。對生產經營暫時困難的小微企業,經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初審後,由當地人社部門會同經委、地稅、財政等部門研究確定,可緩繳基本養老保險,緩繳期最長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內免收滯納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寧波市中小微企業能享受疫情期間社保補助嗎
是可以的,這個是國家補助。
3. 小微企業可以不交社保規避風險 員工不要交
五險是國家強制性要交的。 企業在員工入職一個月內要為員工繳納社保,不交的話會有被勞動部門稽查的風險,並且有被職工仲裁的風險。 但由於現在的稽查力度還不大,很多企業都沒繳納。
4. 已經注冊好的企業如何申請小微企業進行社保優化
一、小微企業概念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是由2011年由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2012年2月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研究部署進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健康發展,並明確指出,小微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會保險概念
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更是現階段我國眾多小微企業能夠立足的「命根子」。小微企業管理必須加強對人才管理的重視,使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力資源管理間接地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其中社會保險的管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組成部分,指國家有針對性地對因生、老、病、死、殘、失業等造成生活困難的勞動者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5個項目。我國法律規定原則上全體職工都必須參加社會保險,社會保險要求企業和職工責任共擔,企業的繳費率占職工工資總額的30%。這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尤其是小微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影響重大。
三、社會保險對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小微企業的運行離不開宏觀環境,在目前中國宏觀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也面臨一定挑戰。2016年5月份,「經濟日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小微企業運行指數」為45.9,較上月下降0.3個點,降幅較上月擴大0.2個點,表明本月小微企業市場運行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小微企業要實現突破式發展關鍵要靠創新,而創新關鍵靠人才。小微企業和大中型企業相比,其在人力資源管理和人才引進方面最大的弊端就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往往一個員工的社保繳納問題、一個小事故的賠付就能給一個小微企業帶來致命打擊,為了讓小微企業能夠長遠發展,穩定人才隊伍,讓人才隊伍安心搞創新,一心謀發展,小微企業管理者已經不能沿用舊有的管理模式,都必須設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制定適宜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只有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才能使企業中的人力、物力得到最充分的配置和利用,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企業才能在控製成本的基礎上實現效益最大化。管理者必須立足實際面向未來,規范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解決小微企業人才隊伍的「後顧之憂」。
(一)社會保險制度在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推廣主要阻力分析
一是增加了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社會保險的實施是一項專業化的工作,需要企業配備相應的人員管理企業員工的社保登記、繳納、申報等,不僅增加了人力成本,增加了業務工作之外的政務負擔,還增加了所運用的交通費、材料費等。就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而言,社保配套制度不完善,辦理點分散,服務不到位,程序復雜且缺乏規范化,給小微企業社保辦理加大了費用浪費。二是小微企業缺乏人力資源管理規范化、公平化。社會保險作為一項公共政策,在推行中,企業是作為政策對象存在的,在具體辦理的過程中,相對與職工,人力資源管理者是處於主體地位的。不管是處於政策客體,還是程序主體,都會有相關的法律政策和公司條例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規范。但是,由於社保政策的福利性及小微企業主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使得小微企業繳納保險過程中出現了許多謊報、虛報等違規現象。三是小微企業沒有制定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社會保險的全面推行對我國各行各業的企業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小微企業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民營中小企業存在自身無法彌合的弊端,如:自身發展規模較小,設備儀器不先進等原因,很難吸引高端技術人才,這也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但高水平人才隊伍一般都具有長遠的目光,理論知識水平較豐富,使得企業在吸納高端人才的同時不得不多考慮一項因素。我國的企業保險制度進行過改革後,對其進行了統一明確的規定,一般繳納社會保險的費率為員工工資總額的30%。這種比例的費率對大中型企業來說可能不需放在心上,但對於小微企業來說卻是繁重的負擔,使不少小微企業有心無力,無法承擔過重的經濟負擔。在上述因素的困擾下,一方面,小微企業必須吸收高端人才來促進自身發展;另一方面,迫於經濟壓力,吸引高端人才時面臨著諸多實際的經濟問題。
(二)社會保險制度在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分析
一是從根本上激勵人才隊伍的工作積極性。任何企業都會制定一系列的激勵制度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二激勵一般會有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個方面。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可以說是物質激勵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員工利益的最基本的措施。社會保險制度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激勵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重要措施。二是規范完善的社會保險可以提升人才隊伍保健因素。社會保險制度關系著小微企業和職工兩方面的利益。從員工自身方面來講,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不但保障了員工利益,還能保證職工的安全生產沒有後顧之憂,意識到企業生產效益與自身利益是密切相關的,加大員工與企業的一體性,這將從根本上保證生產效率,不需要小微企業硬性的規章制度來約束。三是社會保險有利於減輕小微企業負擔。社會保險對企業用人各個方面進行了保障和規定,分散了企業承擔的職工的工傷、生育等費用的支出,有些原先由企業支付的待遇轉變為由保險基金支付,這將大大減輕小微企業人力資源的負擔,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更大更長遠的增長。
5. 2020中小微企業免徵3項社保費嗎
關於2020年的中小微企業是否免三項社保費用,這個具體的你要和你們當地的社保單位的工作人員聯系才知道。
6. 中小微企業的社保費優惠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49號)規定,對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徵的政策,延長執行到2020年12月底。因此,在2020年2月-12月期間,中小微企業可以享受免徵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的優惠政策。
2020年社會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可繼續執行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准政策,也可以惠及按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准繳費的職工和所在單位。
7. 小微企業社保怎麼辦,救命啊!!!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傳統行業或者小型、微型企業,人社部將考慮在繳費基數上做出一些調整,使他們在選擇上更具彈性。宜昌好鄰居超市老闆周玉鳳聽聞此消息後表示:「這是好事。」因為在目前的社保政策中,無論是最低繳費基數還是繳費比例,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是一致的,這就造成小微企業和職工負擔偏重。
宜昌市個私會員總數超過10萬戶,絕大部分個私企業按規定為職工辦理了社保。早在2007年,宜昌市就出台了關於個私會員參加社會保險工作的通知,對個私企業職工社保做出了詳細規定。「人員流動性大,一天到晚在簽合同和解除合同,給繳納社保造成很大麻煩。」菜根香酒樓董事長周治碧說。而通過對丹暉商貿、好鄰居超市等小微企業的采訪發現,能夠在小微企業呆滿3年的員工少之又少,部分員工兩三個月就會跳槽。
部分職工不願意繳納社保,也是小微企業陷入「社保難」的原因。在金東山市場打工的熊磊透露,如果不繳社保,每個月可以向老闆多要200元工資。很多年輕人認為,現在年輕不用考慮養老,況且工作又不穩定,還不如把社保費換成現金更實際。
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征繳科負責人說,從法律層面上講,用人單位必須依法為企業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哪怕僅有1名員工,企業也應該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但很多員工對繳納社保的認識不夠清晰,只看到眼前利益。
職工明確表示不要社保,部分企業就把社保以現金形式發放給職工,這成為一些小微企業慣用的做法。丹暉商貿就曾在社保上「栽跟頭」:一名職工不繳社保要變現,辭職後卻投訴公司不辦社保。「除非不告,一告就靈。」丹暉商貿工作人員馮暉坦言。現在,他每個月都要去人社局,因為單位人員變化頻繁,要及時辦理人員相關社保手續。
人員頻繁增減給企業內部管理帶來不小的麻煩。每年6月底,人社部門會對下一年度繳納社保基數進行調整。「去年是1140元,今年調整為1300元。」馮暉說,「7月份我跑了5趟人社部門,整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把相關的事情辦完,馬上又要去辦8月份人員增減手續。」
市個私協會的曹曉丹則希望,人社部門開設小微企業服務窗口和綠色通道,在個私會員集中的市場和街區集中開展現場辦理社會保險工作,現場受理,現場發證,並為會員提供社保政策咨詢。
8. 北京中小微企業2至6月社保單位繳費免徵是真的嗎
北京中小微企業2至6月社保單位繳費免徵是真的。
3月8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聯合發布《關於做好北京市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工作的通知》,明確自今年2月起,本市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
這一政策將惠及全部參保單位(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預計全年將減負500多億元。市社保中心同時印發了《關於階段性減免三項社會保險費和辦理緩繳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辦理流程。
1、大型企業三險單位繳費減半
對本次國家制定出台的社會保險費用階段性減免政策,本市將頂格執行。在2020年2月至4月,對大型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類社會組織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均減半徵收。也就是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分別由16%調整為8%,以及由0.8%調整為0.4%;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按照現行費率的50%計算。三項社保費用個人繳費部分不減。
2020年2月至6月,對中小微企業(包括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特殊類型單位,三項社會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將全部免徵,個人繳費部分不免。
需要提醒大家,減免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的單位或人員中,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含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以及以個人身份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
這三類單位(人員)應繳社保費將按照正常的業務流程扣繳。其中,因春節假期調整和疫情影響,未成功扣繳1月社保費的靈活就業人員(包含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無須申請,均可以延長至3月底繳費。
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間出現因繳費不成功導致繳費中斷的人員,可以補繳,不視為斷繳。
2、企業類型劃分無需用人單位操作
據了解,為提升服務效率,符合條件的企業無需申請,自動享受減免政策。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和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將協作配合,以統計和稅務數據為依據,共同做好企業類型劃分工作。部分無法劃型的企業,將依據參保人員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進行類型劃分,無須企業進行操作。
企業可於3月9日起通過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台查詢適用減免政策的情況。如果對劃型結果有異議,應在3月底前向所屬區社保經辦機構提出變更申請,同時提交2019年本單位所屬行業、營業收入、資產總額、2019年12月實際從業人數等材料,按規定進行復核確認。
原則上,參保企業類型一旦劃定,政策執行期間不做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