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保推遲繳費會怎麼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各地政策不同。我是南京這邊的,南京的養老和醫療3個月內的可以補,超過3個月沒交,就不給補了。如果是單位欠繳社保,通過勞動仲裁下裁決書,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保,仲裁會和社保中心溝通,這個可以補的時間會長很多,還有就是找關系的話,也可以一下補個幾年。
⑵ 疫情期間社保繳費延期嗎
在疫情期間,社保減免政策體現在五個方面,第一,對中小微企業和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免收部分時期的養老,失業保險的單位繳費。中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很多,在經濟發展和促進就業等方面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政策實施後,將免徵中小微企業在養老,工傷,失業三個險種的社保費。
第二,對大型企業,各類社會組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減半徵收部分時期的養老,工傷,失業保險的單位繳費。符合條件的地區減半徵收部分時期的職工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需要注意的是,個人繳費部分不享受減免政策,機關事業單位及以個人身份參保的人員不納入此次減免政策的范圍。
第三,用人單位享受減免政策後仍然無力為職工繳納養老,工傷,失業保險的,可延期繳納,延繳期間免收滯納金,在疫情結束後三個月內辦理補繳。職工個人繳費部分也可同時延期繳納。
第四,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可申請緩繳,緩繳的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緩繳執行期為2020年內。
第五,確保參保人待遇按時足額發放,職工個人權益不受單位免,減,延繳的影響。為了方便企業,實施免,減,延繳政策採取免填單,免申請的自動享受方式,同時推行社會保險公共服務事項不見面辦理等措施。
在疫情期間,各個地區採取了不同的社保緩交政策。具體內容可以通過登錄相關地區網站或者新聞報道等了解。
⑶ 社保繳費信息 延遲
網上登陸的社保繳費信息相對要滯後,你可以帶身份證和社保卡到單位繳費的區養老保險中心那裡的信息是及時准確的當月繳費當月就會查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⑷ 社保可不可以延緩交納
可以啊,什麼時候都可以
⑸ 社保推遲繳費會怎麼樣
保險來小編幫您解答,更源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各地政策不同。我是南京這邊的,南京的養老和醫療3個月內的可以補,超過3個月沒交,就不給補了。如果是單位欠繳社保,通過勞動仲裁下裁決書,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保,仲裁會和社保中心溝通,這個可以補的時間會長很多,還有就是找關系的話,也可以一下補個幾年。
⑹ 關於公司延緩給交社保相關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按月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國家強制性政策的規定,而不是福利。社會保險的目的在於使勞動者在退休,失業,患病,工傷,生育等5種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參加社會保險既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應盡的義務,更是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從勞動法規上講,用人單位應當自新聘員工上班之日起,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和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實際生活中,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成本,同時由於員工就職的不穩定性,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不在少數)往往要在員工轉正後才辦理該員工的社會保險參保手續,而在轉正了再拖後幾個月辦理參保手續的也同樣不在少數。
正如你所知道的,用人單位承擔的比例要比個人高。
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5種社會保險的繳費比例,單位/個人分別為:20/8,2/1,8/2,1.2/0,0.7/0。前2種比例全國統一,後3種比例各地會有不同。由此單位繳費比例合計31.9%,個人繳費比例合計11%。如果某地的繳費基數為1500元,單位繳費1500*31.9%=478.5元/月,個人繳費165元/月。
用人單位應當為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而沒有繳納的,只能向社會保障機構補繳,沒有補還給個人的政策規定。你的「即使按扣除個人比例算,也應該補還我一部分」的要求,同樣沒有政策依據。
你的這種情況,社會保障機構是允許補繳的,但是單位不會這么做。在社會保障法制建設還不夠健全的今天,你能參保已經是幸運的了,建議你向前看,知足罷了。
⑺ 社保延期交,時間有底線嗎
社保養老保險是允許斷交的。但是到退休前須繳夠15年。
因為交滿15年後,退休的時候才能終生享受養老金。如果到退休年齡交養老保險不滿15年,那你退休後,國家會把你個人帳戶上存的養老金全部退給你。而你不會享受養老保險。
且退休後如要享受醫療保險待遇,退休前實際繳費和視同繳費的累計年限男女須分別達到25年和20年。
社保醫療保險是不允許斷交的,最多拖欠三個月,三個月後需補交上拖欠的費用,且拖欠期間不能夠享受社保。
醫療保險是當被保險人發生大額醫療費支出時,可得到經濟上的幫助,醫療費用主要包含醫生的門診費用、葯費、住院費用、護理費用,醫院雜費、手術費用、各種檢查費用等。
各種不同的健康險保單所保障的費用一般是其中的一項或若干項之組合。醫療保險只針對因疾病引起的傷殘者。
(7)社保繳費延緩擴展閱讀:
參加社保的注意事項
1、只能參加養老、生育、醫療保險三險,不能參加工傷、失業險。
2、被保險人初次繳費6個月後發生的大病醫療費用,方可享受大病醫療保險待遇。參加大病醫療保險的被保險人須連續繳費,不應間斷。逾期三個月未繳費的,視為間斷。
間斷前連續繳費滿5年並沒有報銷過大病醫療費的,其再次繳費的時間前後相加連續計算;繳費不滿5年或雖滿5年但享受了大病醫療保險待遇的。
3、申領銀行「醫保借記卡」時應使用18位身份證,如果不是,請及時到銀行變更並到職介或人才進行登記,否則社保中心無法正常劃款。
4、保證銀行「醫保借記卡」中存款足夠劃帳且在劃帳後留有至少10元的余額。
5、辦理完參保手續後請於2個月後領取《市醫療保險手冊》,超過6個月未領取醫療手冊的,需重新申請領取。
6、每年4月開始保險基數變更,收費會有變化,建議在每年4月前使銀行「醫保借記卡」中余額不少於400元,可在4月底去銀行列印對帳單以了解新一年度繳費標准。
7、個人存檔人員在連續三個應繳費月中第一和第二月內出現欠費,根據政策,第二和第三個月的基本醫療待遇暫中斷。如在連續第三個應繳費月的最後一個月的10日前,足額繳清所有費用後,被暫中斷的醫保待遇重新恢復。
⑻ 社保可以延遲交嗎
社保延遲交可以,但是會繳納滯納金。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群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一章第八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社保滯納金的計算:
(1)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的主體是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給予罰款的主體是有關行政部門。如果是社保經辦機構徵收的,由於其是事業單位,沒有行政處罰權,故應當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處罰決定。
(2)滯納金屬於間接強制執行,是一種敦促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手段,其徵收標准應當適度、合理,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關於滯納金的起算時間點,應當是自欠繳之日起即加收滯納金。
(3)經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助,用人單位逾期仍不繳納或者補足的,處以罰款。這里的「欠繳數額」是用人單位所欠的社會保險費金額,不包括滯納金。
(4)本條的違法主體只有用人單位,不包括個人。
⑼ 社保遲交一個月怎麼辦
可以補繳的。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第六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一般情況下,補繳保險的期間根據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視企業情況而定。
(9)社保繳費延緩擴展閱讀:
凡曾與市各類用人單位建立過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其過去從未參加養老保險或過去存續勞動關系期間還有工作年限未參保繳費的人員。其中由個人按《關於妥善解決企業未參保人員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問題的通知》一文規定申請。
此外,一次性繳費的人員還需符合兩個條件:
1、持有當地居民戶籍;
2、其與市各類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工作年限應在2011年7月1日之前。
一次性補繳的時間:
用人單位各類人群申請一次性補繳的起始時間按當地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月的時間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