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4000為基數需要交個稅嗎
若工資單上扣除社保費用前的應發工資是4000元(不考慮個稅,而且是單位申報社保局的工資),那粗算的話,你個人扣11%到手現金是4000-4000*11%=3560元。
單位為你實際支付還有社保費用,並沒有在工資單上反映。4000*29%=1160元
單位總的為你支出可以理解為4000+1160=5160元
單位社保費用承擔比例過大,而且多交的錢員工一分也享受不到(排除生育、失業,這兩項金額也不大)。都被國家統籌去了,一點也不劃給個人(剛推行那幾年還有劃一部分到個人賬戶)。所以單位可能會社險規定的最低比例繳費(就是不會按4000工資申報,可能按2000或2500等的),大家也沒必要和單位理論。若按4000,單位交1160,若按2000,單位交580元,一個人上每月就可省580元。若以加班、津貼等形式或帳外補貼給個人不是皆大歡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② 我的社保繳費基數是3840我現在42歲,55歲退休能拿多少錢
不固定的。退休金金額受本省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余額,繳費指數,年限影響。計算比較復雜。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③ 薪資13000元,按照百分之5繳納公積金,社保是4000-5000基數,什麼意思
社保基數4000-5000,高來還是不自高,這個要看你所在的地區,如果北京,那肯定不高,二線城市的話算普通,三線那就算挺好的了。
公積金繳納基數也是每年都調整的,有時候並不等於社保基數。那公積金繳納的水平高低也是取決於所在地區,其實你自己可以評估一下,每年公布地區平均工資的時候,你將自己的工資與平均工資比較一下,就有結論了。
④ 社保基數有5400工資只有4000這樣可以要求公司賠錢嗎
社會保險基數是根據個人的年收入計算的,其中包含的不只是工資,還包括獎金等應該計入的收入。你每月工資只有4000,這是到手工資,是扣除了各種保險公積金的實發數額。綜合以上,若沒有切實的證據,你無權要求公司為此做出賠償的。
⑤ 我的一個的工資是每月4000,公司交社保的時候工資基數怎麼是1200呢
這個是分開的,不過你可以這樣算:
4000*養老單位比例+4000*醫療個人比例=實繳金額
4000*醫療單位比例+4000*醫療個人比例=實繳金額
4000*工傷單位比例=實繳金額
4000*失業單位比例+4000*失業個人比例=實繳金額
4000*生育單位比例=實繳金額
4000*單位公積金比例+4000*個人公積金比例=實繳金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⑥ 我的養老保險基數是4000,退休後大概能拿多少
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注: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一般來說,職工繳費工資如果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工資所在省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 養老保險申請條件 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已辦理退休手續; 所在單位和個人依法參加養老保險並履行了養老保險繳費義務; 個人繳費至少滿15年(過渡期內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如今,中國的企業職工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歲;從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職工55歲;從事生產和工勤輔助工作的女職工50歲,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女年滿55周歲;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養老保險的作用 1、 養老保險是被保險人強迫自己定期儲蓄的一種最佳投資方法,可促使人們養成儲蓄的美德。 2、 子女教育金籌措子女的教育費用、規劃子女的未來生活,提供一筆保證金。 3、退休生活費用充足的養老金保障自己安度晚年,這不僅僅保證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更保障自己老年時的生命尊嚴,為晚年過上豐裕生活提供一筆保障金。
⑦ 工資2500的人可以購買4000工資基數的社保么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每年的社保繳費基數計算都回是根統計部門公布的答職工平均工資聯動的,根據規定,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高於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計算為繳費基數,只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00%計算繳費基數;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社會平均工資60%的,須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60%計算繳費基數。因此,工資2500的人可以購買4000工資基數的社保么?要根據您所在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判斷。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如何進行計算
1、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月繳費基數,其中: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2、職工的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是指,職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個日歷年度內所取得的全部貨幣收入,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