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原單位的企業社保是否可以選擇放棄或者清除
企業社保其實就是職工社保,社保是社會保險的簡稱,它包含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這五種保險種類。養老保險讓我們老了退休後可以每月領取到一筆保障其生活的錢,醫療保險可以讓我們在發生病症時國家幫助承擔其一部分看病費用,而生育保險可以讓職工在生育時享受到一筆國家給予的費用補貼,而失業保險則可以讓我們失業後領取到保障生存的錢,工傷保險也是保障我們如果發生工傷,國家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每種保險對應其相應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社會福利,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交社保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我們要享受相應的權利時,肯定也需要付出一定的責任。
比如,養老保險需要我們累計交滿十五年,到退休年齡後才可以領取到基礎養老金;
而醫療保險則需要女性職工交滿二十年,男性職工交滿二十五年後,才可以在退休後享受終身醫療保險服務。
至於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也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條件交滿一定的年限才可以,在這就不細說了。
那麼,如果我們辭職後,社保關系應該如何處理呢?
無非就是由原單位轉至下一家新單位,只要我們辭職,原單位的勞資人員就會幫我們把社保給退掉,俗稱「退保」,退保後新單位就可以接著交社保,如果你的原單位與新單位在同一個城市的行政區,那麼只需要把社保的代碼告訴新單位的勞資人員就行了。
如果你原先的單位與新單位不在同一個城市或者說不在同一個行政區,那麼你需要在新單位工作交了社保後,至原單位的社會保險管理中心,把你的社保關系給調檔出來,你拿著身份證和新單位開具的接收函給社保處的工作人員,兩地社保處會自行對接。
『貳』 在企業工作社保還有月工資和日工資區別嗎
現在都是月工資
只有臨時工之類的才是日工資
所以這個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叄』 在公司工作如何買社保
企業職工的社保都是代扣代繳,根本不需要我們職工操心。
一般來說都是企業在發放職工工資的時候明確職工的應發工資。從職工的應發工資里邊扣取社保基數的8%作為養老保險,2%作為醫療保險,0.5%作為失業保險的個人承擔部分。另外如果有住房公積金的話,用人單位根據自行確定的5%到12%的繳費比例,再扣繳一部分公積金。
一般來說,發到手的工資也就是應發工資的84.5%到77.5%之間。
『肆』 公司要給新增員工買社保需要哪些過程。
企業首次辦理社會保險程序如下:一、企業需要攜帶如下證件:1、單位法人代表身版份證復印權件並加蓋公章;2、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並加蓋公章及原件;3、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及原件(復印件各一份)。二、其它需要攜帶:1、公章;2、《職工申報表》;3、新增參保人員一寸彩照二張及身份證復印件一張;4、農業戶口人員提供農業戶口復印件(復印第一頁和本人頁);5、新增人員同時報U盤 。
『伍』 社保征繳工作是什麼
為完成全年社保擴面任務和征繳目標,多地開啟了「運動式」的征繳擴面。不過,隨著參保人數增長拐點來臨,擴面空間縮小,「運動式」征繳擴面已難再大比例地提高覆蓋人數。
社會保險是保障民生的好制度,尤其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然而,國家雖然三令五申要求用人單位依法為勞動者購買社保,並年年呼籲民眾積極參保,但仍然有不少企業為了逃避社會責任,減少企業經營成本,拒絕為勞動者購買社保,還有一些民眾出於顧慮,不願意購買社保,乃至選擇退保,導致社保制度沒有實現全覆蓋,社會上仍然有不少民眾沒有參加社保。為了讓社保制度的好政策覆蓋負面,推動社保征繳擴面工作顯然很有必要。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必須謹防社保征繳擴面的好經念歪,避免社保由惠民生淪為「坑百姓」,引起老百姓的不滿。
一方面,謹防保障民生的社保征繳擴面淪為彌補社保基金缺口的救命稻草。目前各地社保基金存在不小缺口,擴大征繳面,可以多收一點社保資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目前的缺口,繼續維持當下社保的寅吃卯糧格局,這恐怕是多數地方積極推進社保征繳擴面的主要目的。所以,一定要謹防這種局面出現,不能把彌補資金缺口作為社保征繳擴面的主要目的。
另一方面,謹防社保征繳擴面淪為強制民眾參保,應當尊重民眾的意願和選擇權。從目前各地推進社保征繳擴面的工作安排來看,還是延續過去的老路子,層層攤派任務,而地方基層政府要完成社保征繳擴面任務,很容易採取強制的辦法,逼迫民眾參保,剝奪了民眾的選擇權。從社保制度的設計上說,除了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依法實行強制參保之外,其他群體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實行的自願原則,居民可以參保,也有權不參保。換言之,推動社保征繳擴面工作,政府部門職能強制要求用人單位依法為職工參保,而不能強制要求普通民眾參保,必須尊重社老百姓的自願性和選擇權,尤其是新農保、新農合征繳擴面一定要尊重老百姓的意願,既不能強制農民參加新農保、新農合,也不能強制農民必須購買最高檔次的新農保。
事實上推動社保征繳擴面工作順利開展,引導民眾積極參加社保,關鍵在於政府自身。首先,減輕企業稅負,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讓企業有足夠的利潤空間為職工購買社保。其次,政府加大社保的政策宣傳,贏得民眾信任,很多人不願意參加社保,主要是政府公信力不夠,不相信社保是好政策。最後,各級財政加大社保投入力度,改善社保制度,特別是讓民眾在社保的異地互認、轉移中便捷、不吃虧,讓社保制度真正惠及百姓,保障百姓的養老、醫療等生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