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保基數是怎麼定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般是每年統計局公布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然後社保局根據這個標准,來核定當年的社會保險繳納基數標准。
養老保險一般是參照省廳公布的上年度社平工資。
醫療及其他的參照市統計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社平工資來定。
⑵ 社保基數具體怎麼計算
以參保職工本人2月平均工資(上年度工資總額/12個月)作為下一年度月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⑶ 社保網上的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上海市 2004 年的情況為例, 2003 年社會月平均工資是 1847 元。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3)社保基數定義擴展閱讀: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⑷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社保費用的繳費金額是根據繳費基數來確定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由各地的社保部門根據當地的工資水平來確定的。社會保險的月繳費基數一般是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一旦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
職工的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是指,職工在上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整個日歷年度內所取得的全部貨幣收入,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4)社保基數定義擴展閱讀:
以張家港市為例,根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公布2018結算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通知》第一條 關於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1、2018結算年度參加我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單位和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上限為263556元(21963元/月),下限為33000元(2750元/月)。
2、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2018結算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檔次按下列標准執行:一檔:2750元/月;二檔:3523元/月;三檔:4923元/月。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個體工商戶,2018結算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統一為3523元/月。
3、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的單位和職工,2018結算年度內補繳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基數,按不低於3523元/月執行,但最高不得超過7321元/月。
4、2018結算年度參加我市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的單位和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數上、下限按省人社廳規定執行,繳納職工基本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保險費的基數上限為289236元(24103元/月),下限為73080元(6090元/月)。
5、在2018結算年度內辦理退休(職)手續的參保職工,按張政發〔2017〕42號文規定補繳醫療保險費的,補繳基數為42276元/年。
6、以上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自2018年8月1日起執行,2018年7月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按2017結算年度有關規定執行。
⑸ 社保基數是什麼意思
繳費基數是參保人按比例繳費的依據。
對公司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公司全部員工的工資總額;對個人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個人的月工資。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5)社保基數定義擴展閱讀
社保特徵
特徵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特徵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特徵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特徵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特徵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