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社保停止繳費後個人怎麼處理
第一、辦理社保停止交費。
社保是累計繳納的,就像養老保險一樣只要你累回計繳納滿答15年後,當你退休後就能領取養老金。所以說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年限都是可以積累的,如果中斷,交夠年限就可以。
需要提醒的是在廣州社保一但中斷,那麼你想在廣州買房、入戶這些社保年限又要從新計算,這點大家要清楚。
第二、個人自己繳納社保。
企業停止社保繳費後是可以由個人全額繳納,個人委託【社保驛站】社保代理公司繳納社保連同企業繳納的部分一並自己繳納,但這樣個人負擔較重。
如果你是廣州戶籍的人員也是可以以個人的名義去廣州社保中心辦理個人社保,不過只能辦理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兩種。在廣州的外地人是不能自己去社保中心辦理社保的。
第三、把社保轉移到新單位繳費。
個人在原企業單位辭職後,可以把之前的社保轉移到新企業單位辦理。是如果到外地謀職可以辦理保險轉移手續,到新的就業地區。不管用哪種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單位都可以續上,在你退休前永遠不會作廢。
Ⅱ 單位倒閉,社保怎麼處理
公司倒閉或者注銷對你的社保來說是沒有任何影響的,而且你所在的工作單位給你購買了社保內,說明你就有這個容失業保險,那麼可以通過失業保險來領取失業金的待遇,根據你繳納失業保險年限的不同,可以享受不同的一個失業金的領取,最長不會超過24個月。
當然原公司破產倒閉以後,那麼肯定是需要將你的個人社保由原工作單位轉移出來,因為你的個人社保是可以累積繳費年限的,所以說從原工作單位轉移出來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有新的工作單位接收你,那麼就轉移到新的工作單位,繼續繳費就可以了。
公司倒閉以後,實際上自己的個人社保就應當由這個原工作單位轉移出來,如果說有新的工作單位接收你的話,那麼你是可以直接轉移到新的工作單位繼續交費,在這家原工作單位繳納的這個社保的繳費年限都是可以累積計算的,而且你的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也必須累計計算繳費年限,因為在退休之前必須要達到我們規定的一個繳費年限,養老保險是15周年以上,那麼醫療保險大概是25周年左右,只有達到這樣一個繳費年限,才可以正常的辦理退休,享受這個基本養老金和這個退休醫保的待遇。
Ⅲ 企業停工歇業員工的社保怎麼辦
不管企業有沒有停工,員工的社保都是必須要交的,現在員工只是歇業,如果企業已經正式申請破產,那麼後續進入破產階段,把欠員工的工資發掉,這個時候才可以把員工的社保給停了。只要員工的這些都沒有處理好,社保都不能給他們停。這點是最起碼的。
Ⅳ 企業歇業未繳納社保
系,但是企業歇業,他也必須要給在職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如果你們的回企業只是暫時的答血液的話,這倒不要緊。但如果是效益不好,長期關門歇業的話,你的社會保險在社保經辦機構的狀態是在欠費狀態。這個中間就會產生一定的滯納金。在這期間,如果你有找到單位在上班的話,在中間欠費的養老保險是你必須要補上去的。但原來的單位歇業,不給你繳納產生的欠費,就比較尷尬了。新入職的單位給你交不進社會保險。原來的單位又給你補不上養老保險,這個期間就需要你自己繳納了。
Ⅳ 公司停業了,我的社保怎麼辦
首先,你的擔心很正常,只要有交納記錄,就不會白交的,可以累計計算,比如養老保險。
其次,社保不支持退保,但特殊情況除外,比如達到退休年齡,但沒有達到最低交納標准15年情況時,變更國籍身份,死亡等情況下是可以申退的。
第三,離職之後,憑本人身份證,社保材料,比如醫保卡,養老保險手冊等申請轉移社保關系手續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按個人方式續交,或者轉移到新單位續交社保2種處理方式。
Ⅵ 我公司准備停業,員工如何解除社保
公司停業,只要單位尚未破產清算和注銷的,單位繳納社保的義務就必須要履行。
企業如何為員內工繳納社保:容
1、先在企業的所在轄區開立企業社保帳戶
2、將企業內已參保的員工社保關系轉入本企業帳戶
3、在社保繳費首月在社保列印繳費明細單(明細單上包括員工的姓名、身份證號、繳費基數等)
4、辦理同城委託扣繳社保手續(這是到企業開戶銀行辦理)
5、以後每月只需向社保提交參保人員增加或減少表
由於各地的開立企業社保帳戶所需資料不一樣及辦理增加員工社保手續也不一樣,政策也經常調整,所以具體所需資料應按所在轄區社保規定辦理。
Ⅶ 企業停業2年,員工社保未減員,社保如何處理不斷繳
這位朋友你好類似這樣的情況,應該是企業給員工繳納社保,這樣才能保證員工的合法權益。
Ⅷ 公司停業 怎麼為員工繳納社保
企業停業之後為員工繳納社保:
1、先在企業的所在轄區開立企業社保帳戶
2、將企業內已參保的員工社保關系轉入本企業帳戶
3、在社保繳費首月在社保列印繳費明細單(明細單上包括員工的姓名、身份證號、繳費基數等)
4、辦理同城委託扣繳社保手續(這是到企業開戶銀行辦理)
5、以後每月只需向社保提交參保人員增加或減少表
由於各地的開立企業社保帳戶所需資料不一樣及辦理增加員工社保手續也不一樣,政策也經常調整,所以具體所需資料應按所在轄區社保規定辦理。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8)停業企業社保擴展閱讀:
各地普遍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社保繳費基數,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平均工資存在虛高成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群體平均收入的真實情況」。
因此,社保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聯動機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勢必加大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如何平衡好參保對象的權利和義務,還需要統籌考量,拿出相應的配套措施。
其一,降低社保繳費率。眼下,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5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36.6%,個人為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在國際上屬於偏高水平。在社保繳費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再來大幅提高社保繳費基數,無疑將進一步加重繳費負擔,影響參保熱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社保繳費基數和費率的調整必須同步進行,合理調整不同收入群體水平,減輕低收入者負擔。
其二,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數據顯示,目前社會保障支出占我國財政支出12%,遠低於西方國家30%—50%的比例,即使是一些中等收入國家比例也在20%以上。
從根本上解決養老金可能存在的缺口,必須調整我國的財政開支結構。各地不能只盯著公眾的社保繳費基數,更應承擔起政府責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共同做大做強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