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保基數越高,對員工有好處嗎對企業呢分析一下
有好多單位都這樣交的,也不算違法吧。在最高和最低之間都可以沒有強制規定。對專企業來說當屬然有大大的好處,每年可節約好多成本,當然個人也可以少繳錢。但從長遠來說你就虧了,你將來少領的錢要比你現在少繳的錢多得多。如果可能還是要和老闆好好溝通一下。
㈡ 買社保基數高與低有什麼區別
1、領取費用不同。
社保基數高:社保繳納基數高,到時候領取的或者報銷的比例就專高。
社保基數低:社保繳屬納基數低,到時候領取的或者報銷的比例就低。
2、貸款方面不同。
社保基數高:基數高,住房公積金貸款多。
社保基數低:基數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少。
3、單位領取的工資不同。
社保基數高:月工資較高,個稅還能少交。
社保基數低:月工資滴,個稅多。
㈢ 社保繳納基數高劃算嗎
繳費基數確定不同:
1、單位交:基數是由與員工工資掛鉤,是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申報(新進職工按照第一月工資申報),並不是工資多少就申報多少的。工資是低於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按照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計算基數;高於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的,按照上年社平工資的300%計算;在上年度社平工資60%-300%之間的,按照本人實際工資申報。
2、個人交:基數是固定的,按照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100%,期間是5個檔次自由選擇。
繳費比例不同:
1、單位交:單位繳費比例是19%,個人繳費比例是8%。個人繳納的8%計入個人賬戶裡面,單位繳納的19%放統籌基金國家保管,與我們退休有工資有關的就是計入個人賬戶的金額,越多越好。由於比例是恆定的,繳費基數跟工資有關系,工資越高基數越高,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就越多。
2、個人交:繳費比例是20%,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繳費比例12%放入統籌基金,8%計入個人賬戶,個人交的話相當於是個人把公司那部分錢也出了。由此可以看出其實被用人單位招用參保繳費更劃算。
費用承擔主體不同
1、單位參保:單位參保的人員社保費用單位承擔單位部分,個人承擔個人部分即可。一般情況下燈會的繳費金額都比員工自己繳費的金額高出很多。
2、個人繳費,對於個人參保單位來說,所有的社保費用都是只能自己承擔,繳費金額高。
沃服網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自己繳全額社保,基數繳的越高越好嗎
這要看你 怎麼理解了,繳費基數越高,每月繳納的社保費用就越多,退休時享受到養老金就越多。但是,每月繳費金額越多,也就意味著你每月可供支配收入 就相對降低了。當然了,具體計算的時候 還要考慮物價因素,貨幣貶值因素,工資上漲預期等等。
這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 投訴回報 算術題,自己好好算一下。
㈤ 社保是不是繳費基數越高越好
繳費基數越高的話,相對繳費基數低的來說退休工資很多那麼一些。因為影響退休工資的主要有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多種因素,同時也要根據個人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繳費基數的高低只是其中的一種因素而已。
㈥ 養老保險基數越高越好么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內,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一般以上一容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此外,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查詢全國的社保基數。
㈦ 社保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數字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社保繳費基數,是繳納社保的一個基準。它是依據上一年度的工資總和計算出來的,反映了上一年度的平均收入。繳費基數直接影響繳費金額,同時社保繳費基數也決定養老退休金的金額。
數字當然越大越好,數字越大說明你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當然你需要繳納的社保個人繳納部分也會相對較多,領取退休金時,你領取的也會相對較多。
㈧ 社保繳納基數高好還是低好
繳高好,個人雖然負擔會多些,但相對來講企業也會多繳,那麼企業以1000為基數專繳費,樓主的社保屬費等於就少了三倍,將來損失會很大。因為社保規定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後的養老金也就越高。而且企業非合理地省掉了一大部分費用。按照樓主的情況可以到勞動局監察部門投訴並申請補繳。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個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越高領的越多嗎
職工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水平的高低取決於繳費時間的長短和繳費額度的多少。因此,職工繳費時間越長,繳費額度越高,其退休後基本養老金水平就越高,繳費基數越高享受的待遇相對越好。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上海市 2004 年的情況為例, 2003 年社會月平均工資是 1847 元。
社保繳費比例由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組成,社保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由於養老、工傷、醫療、生育、失業等社保5大險種的繳費基數與待遇補償基數均與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掛鉤,因此,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會帶來各社保險種的調整。
(9)社保的基數越高越好嗎擴展閱讀: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與繳費標准:
繳費比例: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按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40-100%為基數計算繳費,繳費比例為20%,其中8%部分入個人賬戶,12%部分入社會統籌基金。累計繳費15年,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繳費標准:根據相關文件規定,2017年度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在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135.50元/月的40%-100%之間選擇,繳費比例為20%。在以下七個檔次中選擇繳費,每年可以自由選擇,本年度內一經選定無法變更。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計算方法: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到達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養老金的計算與職工一樣,要根據本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年、個人帳戶余額、辦理退休時上一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等因素進行計算。
以當地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三百(個人按經濟狀況選擇)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百分之二十。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和企業退休人員一樣。
退休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計發月數(139)。
在此公式中影響高低檔的因素有兩處:
(1)「基礎養老金」中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個人賬戶養老金」中的--「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同、繳費檔次不同,領取標准也不同。
1、繳費滿15年的: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2、當地實行統賬結合養老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的原國有、集體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辦法參保的,退休後其月基本養老金按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
3、繳費不滿15年的:靈活就業人員若不願繼續繳費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其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和從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中劃入統籌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