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和企業職工社保有何區別退休後工資是否相同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和企業職工社保,最大的區別在於個人需要繳納的費用不同。在同一時間繳納社會保險(繳納工資相同),同一繳納年份,同一時間退休情況下,退休金享受是相同的。
一,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和企業職工社保有區別如下:繳費基數不同,如圖是我地區最低繳費基數,有幾個分類,按自己的能力選擇。
社保購買裡面種類不同
由於在社會保險(1)裡面,明確對於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是必須由單位進行繳納,因此職工社保裡面是具體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而靈活就業人員以個人名義購買的社保,由於沒有單位掛扣是無法購買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不可以享受生育保險以及工傷保險的待遇。
2.社保購買所需要繳納費用不同
單位繳納社會保險,除了要求工傷保險以及生育保險需要由單位繳納以外,其他的保險種類(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退休保險)都是按照當地政策由個人以及單位按比例繳納的,例如廣東是個人需要繳納40%,而單位需要繳納60%。
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要求除了無法購買的種類,其他的保險種類(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退休保險)所產生的費用都是由個人全額承擔。
3.養老保險種類裡面,記賬不同
單位繳納社會保險,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是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而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就記入個人賬戶。
個人繳納社會保險,需要全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和單位社保相比,個人繳納社會保險就需要把單位需要繳納的部分都給予,因此個人購買社保產生費用是比較多的。
二,同情況對比下,退休所享受的退休金是一樣的。
退休金,是受到公民參保時候的工資,地方政策,參保總時間,退休時間等影響的,若在同情況購買,時間相同情況下,那麼退休所享受的退休金是相同的。
拓展資料:
1.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是為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特殊勞動群體的社會保障權益,國家針對不同類別的靈活就業人員推出不同的社保優惠政策。
申請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本人要持證明靈活就業狀態相關憑證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進行靈活就業認定,填寫《靈活就業情況登記表》,經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認定後予以就業登記,並在《就失業證》中記錄從事靈活就業有關情況。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一個險種。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經濟補償,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障。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比例是:職工所在企業繳納20%,職工個人承擔8%。以前的規定是,單位那20%裡面的一部分和個人的8%全部劃入個人賬戶,現在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僅個人繳的那8%劃入個人賬戶。
㈡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與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有哪些區別
職工養老保險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區別:
1、承擔的費用上:個人繳比企業繳,費用負擔要重一些。職工養老保險由單位繳,個人只要承擔8%的比例,而靈活就業人員則需承擔20%的比例。
2、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與哪種方式繳費(個人繳或企業繳)沒有影響。
3、有單位繳的話,繳費比例一般如下: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各在1%左右,個人不需要繳納。單位所繳比例,各地區略有差別,以當地規定為准。
拓展資料: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指一種保險政策,有一類沒有固定的工作、失業或再就業的人屬於靈活就業人員。針對這類人的養老保障,國家頒布實施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
靈活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所、保險福利、勞動關系等方面不同於傳統主流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范圍內(男60周歲、女50周歲以下)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人員,包括:自雇型就業,有個體經營和合夥經營兩種類型;自主就業,如自由職業者,律師、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務工作者等;臨時就業,如家庭小時工、街頭小販、其他類型的打零工者。
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社保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
參考資料:網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㈢ 企業繳納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保險有什麼區別
交的險種個數不同,繳費比例不同,用途不一樣。
㈣ 企業繳納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保險有什麼區別
交的險種個數不同,繳費比例不同,用途不一樣。
區別一:交的險種個數不同,單位交5個險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個人交3個:養老、醫療、失業。剩餘2個只要求單位交,不用個人交。
區別二:繳費比例不同,社保都是按照一個基數,然後按不同的比例交,單位繳納比例比較高,個人交的比例比較低。
區別三:用途不一樣。企業交的部分用於社保基金統籌,基本是拿去發給現在需要的人,如果是養老保險,單位交的錢就是給社保拿去發給現在退休的人員的退休金了。而個人部分則是存在自己的賬戶裡面,會有利息。比如醫療保險個人交的部分,就存在個人的醫保卡中,用來門診購葯等消費。
㈤ 職工養老保險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嗎
職工養老保險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待遇規定沒有區別,只是繳費辦法不同。
職工養老保險:是以本人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由單位和個人按規定比例繳費,單位繳費比例一般在14%至20%之間,個人繳費比例為8%。單位繳費計入統籌賬戶,個人繳費計入個人賬戶。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以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100%由個人選擇作為基數,按20%的比例繳費,其中12%計入統籌賬戶,8%計入個人賬戶。
拓展資料
《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居民身份證號碼為標識,為每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個人設立的惟一的、用於記錄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和從企業繳費中劃轉記入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及上述兩部分的利息金額的賬戶。個人賬戶是職工在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辦理了退休手續後,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主要依據。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按照此規定,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得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 20% ,具體比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確定。
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最終要達到本人繳費工資的8%。自前各省市用人單位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不同,且在不斷調整。如:上海按照單位22%、個人8%的比例繳納,北京按照單位20%、個人8%的比例繳納。
㈥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和私企交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兩者主要區別如下:
1、繳納保險的主體和受理機構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也就是沒有工作單位的,保險是由自己全額繳納;而企業職工則是由單位代扣代繳,具體金額上,有單位負擔大部分,個人負擔小部分。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和退休是由受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委託的公共職業服務機構(檔案託管機構)受理;職工繳費和退休是由所在的工作單位到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辦理。
2、繳納保險的基數和比例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是按上年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100%為繳費基數;職工是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不得低於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不得高於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靈活就業人員是20%;職工是8%(職工所在的工作單位繳費比例為20%)
3、繳納保險的方式和意願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己選擇是否參保,繳費方式比較靈活,可以按照公共職業服務機構(檔案託管機構)的要求,通過銀行網點、網銀、手機銀行、微信、支付寶、社保自助繳款機進行繳費;而企業職工是必須要繳納的,這是法律規定,不容商量,且繳費方式只能是由單位代扣代繳。
4、養老金的退費方式不同
靈活就業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去世,可以全額退返個人繳費。遺屬還可以將撫恤金、喪葬費與退返的全額個人繳費進行比較,選擇是否全額退返個人繳費而放棄撫恤金、喪葬費;職工退費時,只退返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累計繳費時間滿15年。才能夠領取退休金,你現在45歲,需繳納到60歲才可以領取退休金的。
網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網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㈦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主要在於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單位繳納的,一部分是企業繳納的。但靈活就業,企業部分就要個人自己承擔,但繳費的基數和比例還是有所差異的。具體每個城市有區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