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社保,有人說30歲之前買社保不劃算,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社保,有人說30歲之前買社保不劃算,不是這樣的。事實上,這種說法毫無根據,純屬謠言,不可信。因為簡單地說,我們的退休金遵循更多供款和更多長期供款的原則。你越早參加社會保障,你的繳款期限越長,你的退休金和其他社會保障福利就越好。
在30歲之前,許多人都能找到工作。只要你在企業或機構工作,公司就必須為你參加員工社會保障,這是法律規定的。因此,事實是在30歲之前參加社會保障更具成本效益。30歲前參加社會保障不劃算的說法可以說是本末倒置。
2. 本人今年30歲,公司已經幫忙繳納了社保,請問還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社保確實可以在患病時對病人看病的費用進行報銷,但是報銷是有一定條件的,有很多葯品以及治療方式是不能報銷的。所以一旦患重疾,需要的醫療費用還是蠻多的。
當然,誰都不希望自己患重疾,誰也不願意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患不患重疾是有多種因素決定的,我們可以在平時多注意身體,加強鍛煉,但是來自家庭、工作等多方面的壓力並不能保證我們不會患病。同時,我們要清楚,重疾險就是一個將不確定性轉換為確定性的一個產品。如果不患病當然很好,但是一旦患病,我們有保障,對自己和家庭的壓力也會小很多。每當看到因病致貧的例子,總是讓人倍感同情。所以,重疾險對我們來說還是十分重要的。30歲身體的狀況還不錯,很適合購買重疾險。年齡越大購買重疾險越貴,同時還有可能以為身體原因不能夠買。
社保的作用是用來對看病費用的報銷,也就是說是對被保險人患病之後看病的錢進行報銷用的。而重疾險的作用重在養,看病之後的營養費用,收入損失,護理費用等等都是要有家庭來負擔的。重疾險的重點就是在這些方面,讓家庭經濟狀況不會因為患病有太大的損失。如果患者的情況符合重疾險的投保條件,保險公司就會賠付對應保額的保險金,至於被保險人如何使用這筆錢是不會進行干涉的。
3. 從30歲開始交社保到退休大概可以拿多少養老金
如何計算基本復養老金制?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構成。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時視同繳費賬戶總額÷計發月數+100元
過渡性養老金包括兩部分,其中100元是人人都享有的;其餘部分只有具有視同繳費權益並建立了視同繳費賬戶的參保人,退休時才發給。
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平均繳費指數×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4. 從30歲開始交社保到退休大概可以拿多少養老金
作者:保瓶兒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821835/answer/3015673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月薪5000,交30年保險,60歲退休,到底可以領到多少養老金。
五險一金中的養老保險,根據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每月由員工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12%。
累計繳費15年,並且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領養老金了。
不過,領到錢是一回事兒,領多少又是另一回事兒。
簡單來說,養老金多少受三個因素的影響,繳費年限、繳費金額和退休城市的經濟水平。
和醫療保險一樣,養老金也分成兩個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
先說個人賬戶養老金。
每個月咱們自己交的那8%,會存到你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裡面,一直給你攢著,等到退休再按月發給你。
怎麼決定每個月發多少呢?這就得用上統計學的力量了。
比如你60歲退休,國家一統計,再經過各種復雜的考慮和計算,預計你退休之後還能再活139個月,就把139列為「計發月數」,用你賬戶里的錢除以139,就是你每個月的個人養老金。
假設你每月工資5000元,30年來一直沒變(這也太慘了。。。),一共交了30年,到60歲退休。
那麼你退休的時候,個人養老賬戶里的錢有:
5000×8%×12×30=144000元
再用這些錢除以計發月數139,就是你每個月可以到手的個人養老金,1035.97元。
等等,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按照每年通貨膨脹的速度,30年之後的1035元還值錢嗎?
過去養老金交給國家存著,每年只有2%-3%的收益,從2016年開始,國家把養老金的收益提升到了8.31%,秒殺余額寶啊,比很多人自己理財的收益都要高,所以還是可以抵抗通脹的。
那如果我比較倒霉,退休之後沒活到139個月就拜拜了呢?
沒關系,個人賬戶里的錢沒發完,會一次性交給你的繼承人。
5. 40歲交社保跟30歲交社保有什麼區別
一、繳的費用多少不一樣:社保的保費每年都會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長,30歲交比40歲交應該要少繳納點。
二、時間更充足,受其他因素影響的風險不一樣:社保養老按規定要累計繳費滿15年,退休時才能享受到養老金待遇。30歲交到退休的年數比40歲交到退休的年數多10年,相對而言時間更充足,就算中途有什麼情況停繳也不太會受影響。
三、如果中途不斷繳退休領取的退休養老金不一樣:多繳多領,少繳就少領。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基金支付,月發放標准根據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
(5)30歲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一、在我國,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並承擔最終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並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
二、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並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至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勞動者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即可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內容。
三、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個人繳費滿15年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市(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人賬戶養老金由個人賬戶基金支付,月發放標准根據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個人賬戶基金用完後,由社會統籌基金支付。
6. 30歲開始交養老金要交多少年
要看是繳納社會保險還是商業保險。
社會保險起碼繳納滿15年才能夠領取養老保險金,女性是15年,男性是20年。醫療保險繳納滿25年終身享受醫保待遇,退休時不滿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交。
商業養老保險相對而言比較自由,選擇繳費期限(最低10年)和每年繳費金額,到了選擇的領取養老金年齡後,就可以開始領取。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7. 30歲開始繳納社會保險合適嗎
目前北京政策下
1.外地城鎮戶口,在北京養老保險交費累計滿15年,並工作到退休年專齡(不能不屬交了,等退休的),那麼可以在北京辦理退休手續和領取養老金,農戶沒有這個待遇
2.北京城鎮戶口可以自己補交醫保,外地城鎮戶口目前不能享受這個政策,交費不滿年限,無退休醫保待遇
補充:
你的理解不是很對,我說的是外地城鎮戶口
北京城鎮戶口,醫保可以在退休年齡的時候一次性補交滿25年或者20年,養老保險就算交不滿15年,也可以延遲交費延遲退休,交滿15年了,也可以不交,等退休的
但是,外地城鎮戶口沒有這個政策的
8. 為什麼滿30歲和不滿30歲社保繳費不一樣
繳納社會保險,城鎮職工是按照本人月均工資繳費的,是不可以選擇的,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是按照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分為不同檔次,由參保人自己選擇,是和年齡無關的,具體繳納多少,是你自己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