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保個人交一部分公司交多少
以單位買全社保為准,計算如下所示:
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
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例:工資為6000元每月,那麼其需要交納的保費為:
醫療保險:6000*2%=120元,單位6000*8%=480元;
養老保險:6000*8%=480元,單位6000*12%=720元; 450
失業保險:6000*1%=60元,單位6000*2%=120元;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6000*1%=60元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6000*1%=60元
公積金:6000*3.5%=210元,6000*3.5%=210元。
因此個人總計為:870元,單位總計為:1650元。
計算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的有出入,但計算的方式是這樣的.
(1)社保個人公司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我國原有的保障制度,是企業保障制度。在這種制度之下,一切保障費用均由企業自行籌措和負擔,而各個企業發生風險的人數有多有少,退休人員與在職職工的比例有高有低,發生的風險的程度有大有小,因而在保障費用的負擔上畸輕畸重。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可能平等競爭。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幫助企業卸掉包袱、輕裝上陣,為企業創造平等的競爭條件。
同時,實行社會保障制度,企業為職工交納的社會保障費用的費率是統一的,這就均衡了各個企業社會保障費用的負擔,為企業提供了平等競爭的條件。
此外,競爭必然導致優勝劣汰,通過社會保障能使失業者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從而為企業競爭和資源優化組合配置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促進經濟的發展。
⑵ 社保個人和公司的繳納比例是多少
是這樣子的:
社保是與工資相掛鉤的,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內位20%,個人8%),容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0.2%),生育保險(0.8%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單位0.5%-1.6%全由單位承擔)。因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區承擔的比例有所不同。
養老保險:公司1680*20%=336,個人1680*8%=134.4;
失業保險:公司1680*1%=16.8,個人1680*0.2%=3.36;
工傷保險:公司1680*0.25%=4.2,個人0;
生育保險:公司1680*0.8%=13.44;個人0
醫療保險:公司2521*10%=252.1,個人2521*2%+3=53.42。
綜上:社保公司交多少=336+16.8+4.2+13.44+252.1=622.54
社保個人交多少=134.4+3.36+53.42=191.18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⑶ 社保個人與單位繳納金額的比例
繳費比例: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0%,個人繳納8%;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9%,個人繳納2%;
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5%,個人繳納0.5%;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個人無需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個人無需繳納;
以北京市為例,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3)社保個人公司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以社保中的養老金為例,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1、企業在職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註:由於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
⑷ 社保個人公司繳納比例是多少錢
是這樣子的:
社保是與工資相掛鉤的,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如差是:養老保內險(單位20%,個人容8%),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0.2%),生育保險(0.8%全由單位承跡廳擔),工傷保險(單位0.5%-1.6%全由單位承擔)。因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區承擔的比例有所不同。
養老保險:公司1680*20%=336,個人1680*8%=134.4;
失業保險:公司1680*1%=16.8,個人1680*0.2%=3.36;
工傷保險:公司1680*0.25%=4.2,個人0;
生育保險:公司1680*0.8%=13.44;個人0
醫療保險:公司2521*10%=252.1,個人2521*2%+3=53.42。
綜上:社保公司交多少=336+16.8+4.2+13.44+252.1=622.54
社保個人交多少=134.4+3.36+53.42=191.18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渣州皮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社保及公積金個人和公司繳納比例分別是多少
每個城市的基數都不一樣,把基數帶入計算即可 。上海社保費繳納單位按35%的比例:養老21%、醫療11%、失業1.5%、生育1%、工傷0.5%。 個人按10.5%的比例:養老8%、醫療2%、失業0.5%、生育0、工傷0。 住房公積金單位、個人各按7%繳納。
(5)社保個人公司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下調 對員工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個人和公司分別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和20%繳納,必須繳滿15年,退休後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如果工作及參保的地方在戶籍所在地,則在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如果工作的地方不在戶籍所在地,並且在該地繳納10年以上養老保險,則在工作的地方領取養老金,如果在多個地方工作並且累計均不滿10年,則回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
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金額與四個因素有關:1、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個人工作歷年來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3、繳費年限;4、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
並不是說你繳的越多就領的越多,還要看你繳費時間長短、全省平均工資水平等。實際上養老金有一個「劫富濟貧」的效果,也就是工資高於省平均工資的人要補貼給工資低於省平均工資的人,小編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怎麼著也要高於省平均工資啊,辛辛苦苦繳了那麼多年還要給別人補貼,小編表示不服。此外延遲退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果65歲之後才開始領,要到八九十歲才能領完,如果還沒領完人就掛了,只有個人賬戶中的錢可以繼承,公司繳的那部分都要上繳給社保基金,
⑹ 社會保險個人與公司繳納比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繳費比例,以3000元社保基回數為例(各地社保標准有差異,答僅供參考!):
1.養老保險:公司繳20%,也就是600元;個人繳8%,240元
2.失業保險:公司繳1.5%,也就是45元;個人繳0.5%,15
3.工傷保險:公司繳1.0%,也就是30元;個人不繳
4.生育保險:公司繳0.8%,也就是24元;個人不繳
5.醫療保險:公司繳10%,也就是300元;個人繳2%+3元,即60+3元
⑺ 深圳市社保購買比例,公司與個人的繳費各是多少
公積金繳納合理,根據深圳住房公積金《關於做好2018年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和繳存比例調整工作的通知》,單位及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下限各為5%,上限各為12%。貴公司繳納比例7%,在規定范圍內,合理。
請查看圖片中紅色比較部分,已經寫明個人每月交397.12元,公司每月547.02元。
(7)社保個人公司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1、關於調整2018年度深圳市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和待遇償付基數的通知:
根據廣東省統計信息網公布的統計數據,廣東省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80020元,折算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668元(四捨五入)。
根據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深圳市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公報》,深圳市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0173元,折算為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8348元(四捨五入)。
根據上述統計數據,自2018年7月1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止,我市各項社保繳費基數和待遇計發基數涉及廣東省、深圳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分別按6668元/月、8348元/月的標准計算。
註: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3、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⑻ 北京社保企業與個人的繳費比例是多少
部分企業是按工資總額做的:
1丶 養老20% 醫療(9+1)% 失業1.5% 工傷0.5% 生育0.8% 其中工傷要按企業類別劃分。
2丶個人部分是按上年個人月平工資做: 養老8% 醫療2%+3元 失業0.5% 工傷和生育個人不繳費。
3丶 第一年參加工作的按第一個月工資做。
4丶住房一般按8%做,走稅前。可以做到10%或12%,取決企業效益。 各項總數沒有辦法計算,當中涉及最低工資和上年社平工資及3倍社平工資,社平工資的60% 。
5丶上述不包括農村工和農民工的。
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在討論社會保險的歷史時就不能把社會保險從社會保障中抽出來。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的制度。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
(8)社保個人公司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主要是通過籌集社會保險基金,並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統籌調劑至勞動者遭遇勞動風險時給予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對勞動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勞動者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即可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內容。
特徵:
特徵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特徵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特徵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特徵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特徵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