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交不了社保
社保是對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以及退休後養老的一種保障,並且不以盈利為目的。目前我國社保卡持卡人數已經超過十億。那麼,為什麼還是有一部分人不願意繳納社保呢?首先,很多人覺得自己離退休還有15-30年,還很漫長,擔心自己交了社保之後,活不到領養老金的歲數,這樣只能提取個人賬戶的養老金,比較吃虧。第二,很多人會顧慮延遲退休,這樣自己就會少領至少5年的養老金。
那麼對於沒有工作單位的個人,不購買社保的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因為首先咱們這個社保需要在退休之後才能領取到相關的待遇。而且國家法定的退休年齡男性需要在60周歲以後,女性需要在50周歲以後,所以說這個時間等待是比較漫長的。再加上養老保險最低要交費15年在這15元的交費當中,必須要滿足國家規定的一個繳費年限,所以說。大約這15年的交費也將近在10萬元人民幣左右。
職工退休後繳納的社保費用將高達上百萬,社保的復雜性與不透明性導致很多人對社保的政策和相關待遇不了解,只知道交錢,不知道如何使用,從而建立起不信任。最後一點,便是很多人認為社保存在不公平性。社保費用繳納多的企業職工,養老金不一定高;而不用繳納社保的公務員,養老金卻高於企業職工;在單位繳納社保,單位給承擔60-70%的社保費用,而自己繳納社保則需要全額承擔。正是這些現象造成了很多人心裡的不平衡,留下了陰影。
現在有多少老人因為沒有養老金而過者苦憋憋的日子啊,你知道他們有多希望自己以前交過社保嗎。我舅舅是做燈具生意的,他每年回縣城都自己交社保,他每年交8000元左右,我舅媽每年交14000元左右。交了社保以後的日子就有了保證,不用擔心老了給兒女帶來太大的負擔。你知道現在有多少人希望可以一次性交清15年社保啊,可以這個政策已經取消了。
大型企業,沒辦法,必須交社保的,但是從企業主的角度,卻苦不堪言。一個員工拿到手的工資和企業的實際支出相差很大。而員工方面,也不是說名義工資能全部到手,還要扣稅扣社保。曾經有媒體報道,一個員工,如果他的稅前工資是10000元,那麼企業實際支出是14410元,而員工能拿到手的是7454元。企業方面,10000元稅前工資,企業需繳納的社保包括:20%養老保險,10%的醫療保險,1%的失業保險,0.3%的工傷保險,除此之外,還有0.8%的生育保險。這是五險一金。另外,住房公積金別忘了,還有12%,這幾項合計44.1%。
❷ 上海社保每月幾號繳費
上海社保是月底做申報,月初進行繳費,月中進行扣費。你要繳費的話要在15號之前去繳。
《上海市社會保險費征繳實施辦法》第八條 繳費單位應當在每月1日至15日內,按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指定的日期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十條 (申請緩繳的條件)
繳費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按月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工會同意,可以向市勞動保障局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
(一)經人民法院依法宣告進入破產程序的;
(二)停產、連續虧損一年以上,或者瀕臨破產的;
(三)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其他情形。
(2)億企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上海市社會保險費征繳實施辦法
第二十六條 (告知)
繳費單位不按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或者不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有權將繳費單位的違規行為以及由此侵害繳費個人合法權益的情況,告知繳費單位的工會組織或者繳費個人。市勞動保障局有權將繳費單位的違規行為及由此侵害繳費個人合法權益的情況,告知繳費單位上級工會和市總工會;還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向社會進行公開告示。
第二十七條 (滯納金)
繳費單位不按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或者不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滯納金。滯納金並入社會保險基金。
第二十八條 (對欠繳單位的處理)
繳費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催繳;當月內仍不繳納的,從次月起移送勞動監察機構依法處理。
第二十九條 (舉報)
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社會保險費征繳中的違規行為,有權向勞動監察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舉報。勞動監察機構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舉報應當及時調查,並按規定處理。
勞動監察機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為舉報人保密。
參考來源:網路-上海市社會保險費征繳實施辦法
❸ 公司交五險,我工資2000元每月,公司繳交多少社保,個人呢
參照抄單位和個人社保繳存比列,繳存基數按2000元一個月,則個人交五險(不包括公積金)金額為220元左右。
(3)億企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補充商業保險
1)社保沒有豁免保費的功能
所謂保費豁免,是指在保險合同規定的某些特定情況下導致完全喪失工作能力時,由保險公司獲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繳納後續保費,保險合同仍然有效。比如在保險公司購買養老保險,投保人發生重大疾病(包括意外)時,那麼餘下的未繳保費可能都不用繳了,而社保還是要繳。
2)養老僅靠社保是不夠的
成熟國家的社保也只解決老年30-40%的費用,社保的基礎性決定了它只是保障被保人在老年有飯吃,而不是有肉吃。如果要過上較好的老年生活,就要靠其它儲蓄及投資了。
3)商業保險可以有效避債
商業保險的賬戶不能被凍結,賬戶中的錢也不能被用於償還債務。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一個因破產且欠債上億的且所有銀行帳戶都被查封凍結的人,只要他的保險帳戶有足夠的錢,那麼仍然可以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參考來源: 社保查詢網-2017年五險一金繳存比例
❹ 社保繳費基數如何計算
用社保繳費基數計算社保,如下: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專一個社保年度的社屬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❺ 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的顯示是0是怎麼回事
因為根據國家的規定,單位繳納養老保險,不進入個人賬戶,全部作為統籌資金,因此,在查詢的時候是查不到的。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繳費總基數的19%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
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養老保險制度分類如下:
1、儲金型養老保險。儲金型養老保險制度在一批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實行,以新加坡、智利等國家為代表,強調自我保障的原則,實行完全積累的基金模式,建立了不同類型的個人養老保險賬戶或「公積金」賬戶。
2、國家型養老保險。國家型養老保險制度曾經在大多數計劃經濟國家實行,以前蘇聯、東歐國家為代表。按照「國家統包」的原則,由用人單位繳費,國家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
3、傳統型養老保險。傳統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貫徹「選擇性」原則,即並不覆蓋全體國民,而是選擇一部分社會成員參加,強調待遇與工資收入及繳費(稅)相關聯,因此也可稱為「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
4、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貫徹「普惠制」原則,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全體國民,強調國民皆有年金,因此稱為「福利型」或「普惠制」養老保險。
5、混合型養老保險。原來實行福利型養老保險的國家,如今大多已經或正在向一種混合型制度轉軌。即福利型養老保險與「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同時並存,共同構成第一支柱的基本養老保險。英國與加拿大就是這種。
(5)億企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一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二是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三是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有利於新老更替,實現就業結構的合理化;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於社會穩定;能夠激勵年輕人奮進,提升工資標准,為退休後的生活提供保障,有利於從側面上促進經濟發展。
退休人員養老金再漲5%左右:
本報北京3月20日電(記者李婕、葉紫)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次迎來調整。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2019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為2018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此次調整繼續統一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准基本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
據了解,這是繼2016年以來,國家連續第四年同步安排、統一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預計將有1.18億名退休人員受益。
❻ 2019年國家減稅降費工作中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多少億元
中國經濟網 03月05日 11:19 關注
原標題: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
政府工作報告說,2018年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2019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這會給各級財政帶來很大壓力。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 ????
❼ 如何用社保繳費基數計算社保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不同地區繳存比例可能略有不同,具體可參照該地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的網站。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拓展資料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❽ 社會養老保險怎麼交
交社會養老保險的的方法:
1.在中國,企業職工享受的保險待遇,全部費用由企業和國家負擔。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基本醫療保險費由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
支付的渠道有三個:
從企業工資基金中支付,其中有病假、傷假、產假期間的工資等。
2.從企業職工福利基金中支付,其中有職工醫療費、職工家屬醫療補助費以及職工工傷住院醫療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等。
3.從企業營業外支出支付,即從企業繳納所得稅前的利潤中支付,其中有退休金、退職金、因工傷殘護理費、因工殘廢補助費、長期病假救濟費、職工死亡的喪葬費和供養直系親屬的撫恤費、救濟費等。
以上各項費用的支出,除營業外支出的部分不計入成本外,其他都計入成本。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保險費用,從本單位的行政經費或事業經費中開支。公費醫療費用,由國家專門撥款給公費醫療管理機關統一使用。
草案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社保卡的作用:
1.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
2.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
3.申請參加就業培訓;
4.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5.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社會醫療保險卡(簡稱醫療保險卡或醫保卡)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卡,它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
社保卡是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
(8)億企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❾ 社會保險
1、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部分及利息一次性退還給繼承人,同時終止養老保險關系;
2、失業保險未建個人賬戶,奉獻了;
3、醫療保險可使用賬戶余額,用完為止。
請參閱以下鏈接:http://www.cnlss.com/LssLaw/NorthChinaArea/BjLss/200703/LssLaw_20070306191804_195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