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年底個人補齊社保繳費,能辦理退休手續,2019年11月份單位改革結束給繳納全部社保
可以到當地的社保部門就可以了。
超過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貳』 下半年社保將如何改革
今年以來,我國社保領域改革全面提速,先後施行《企業年金辦法》,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等。
7月下旬,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表示,人社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中央調劑基金上解下撥具體實施辦法,將於近期出台實施,確保三季度啟動資金繳撥工作。還將按照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的總體規劃和要求,研究提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方案。在全面實現省級統籌、不斷完善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基礎上,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強調,各地要認真建立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制定推進省級統籌的時間表路線圖,積極穩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
『叄』 社保個人繳費制度何時開始實施的
1992年。
我國1986年7月12日,國務院發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自1986年10月1日起,對新招收的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合同制職工個人開始繳納養老保險費,標准為本人標准工資的3%。
1991年6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自1992年開始(各省市起始時間略有差異,四川省是1992年4月),各省市國有和縣以上集體企業職工,全面開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開始是按照標准工資定額繳納,1995年養老保險制度深化改革後,開始按照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
(3)社保繳費改革擴展閱讀:
1984年中國開始對原有的退休金制度進行改革的探索,1997年構建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下簡稱統賬養老保險制度)框架。
該制度的目標只是為被保險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退休金的工資替代率將逐步調低,從改革前的近100%下降到60%左右。
該制度在所有制方面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以體現公平與效率的結合。
該制度由企業和雇員共同負擔費用。
該制度實行隨收即付與積累相結合的財務制度。
基本養老保險金的給付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給付條件是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
『肆』 社保制度該如何改革
國資劃轉以後,我國養老保險的收入就有四個來源:僱主、雇員、財政補貼和國資劃轉收益注入。
如果加入了國資劃轉收益,目的是為了補足視同繳費的缺口,那麼,注入之後就該或是減少財政補貼,或是降低費率,這樣做了,就有助於代際公平的實現,否則代際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說,劃轉國資之後,制度設計上應稍有變化,否則,平滑代際公平就沒有具體措施。
養老金制度應該是很嚴密的,不能是稀里糊塗地補錢,應該要有精算平衡。這一次《方案》中也提到了,這也是中央文件中第二次提到了精算平衡。
從政策上看,我們需要精算作為基礎,否則,政策制定過程沒有根據,就不知道未來人口和養老金支出的需求,不知道什麼時候有缺口,不知道這筆全國社保基金哪一天開閘放水。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應該有相應的對策,要知道老齡化的高峰期何時來臨,對養老基金形成的什麼樣的壓力,當期制度收入和制度支出有多大的缺口,是否需要儲備基金介入,介入力度有多大,國資劃轉可以有多大的緩解力度,總之,我們要未雨綢繆,但我們建立社保基金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測算。
目前我國的社保費率確實太高了,個人和單位的比例都高了。這個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比如,加拿大的繳費率,個人只交4.45%,單位也交4.45%。而我們個人就要交8%,單位繳納20%,所以跟加拿大比,我們太高了。但問題是,跟加拿大比,我們這么高的繳納水平,並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替代率。加拿大的養老金替代率是25%,我們那麼高的繳費卻也只有45%的替代率,可是我們的繳費率比加拿大高了好幾倍。這就是參數匹配的問題了。
降低繳費率是早晚的事,十多年前就我們就提出過,但當時是沒有人理解的。現在進入新常態了,重視了,知道繳費率太高了。如果制度結構不做改革,降低之後就立即面臨支付養老金的壓力。所以,可以降費,而且應該降費,但是其前提是改革制度,讓制度的收入能力大大提高。
『伍』 我國社保改革的現狀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保障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發展歷程大概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目前,我國社保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有:雖然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初步建立,但是各個層次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雖然統賬結合的制度模式已經確定,但是長期的空賬運轉使得半積累制未落到實處;雖然擴大覆蓋面的工作取得新進展,但是防止「碎片化」和建立統一的社保制度尚需努力。在發展和改革社保制度過程中,第一,需要注意經濟政策和社會福利政策的關系,防止拉美化;第二,需要注意統賬結合與部分積累制的關系,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社保改革。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保障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在城鎮,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等五項社會保險制度,並且已經全面實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農村,我國正在全面推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探索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加快新型合作醫療改革試點的步伐。中國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籌資渠道逐步拓寬,基金支撐能力顯著增強,享受社會保障待遇的人數迅速增加。五項社會保險的參保人數年均增幅達到7%,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年均增幅達到20%左右
『陸』 社保政策改革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社保政策改革對企業:負擔加重,另有懲戒措施
自2017年起,養老金要求的財政補貼將持續攀升,2016年中國養老金空賬達到3.6萬億元。根據數據顯示,養老金2016年收不抵支的省份增至7個。
據清華大學人口和人力資源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在未來的5到10年當中,缺口大約是8到10萬億的缺口。
缺口肯定要補的,最快的彌補方法當然是:把該收的收過來!
稅務全面負責徵收,不繳社保?不可能的!
之前稅局要把社保信息和交個稅的工資比對起來,費勁!還得從社保局那裡共享信息,現在好了,個稅是自己的,社保也是自己的,比對困難?不存在的!
例如:在某三線城市,一家10個人的小公司,只買了一個員工最低標準的社保就可能過關了,其餘9個人都沒買。
在稅局全面負責徵收以後,你可能需要補這9個的人社保。工資社保得對應起來,並且實繳。企業社保負擔或將增大。
未按規定繳納社保的懲戒措施
前段時間的發改委關於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航的一則意見——發改財金〔2018〕385號,其中還有稅務總局的聯合署名,原來這是個伏筆。
公告里有一條說的是,社會保險領域中存在以下情形的嚴重失信行為責任人,坐飛機也將受限:
(1)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且拒不整改的;
(2)用人單位未如實申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且拒不整改的;
(3)應繳納社會保險費且具備繳納能力但拒不繳納的。
各位老闆需要注意了!不幫員工買社保?按最低標准交?不配合整改?飛機都不讓你坐了!
相信會陸續出台各類懲戒措施,督促各單位合法合規為員工繳納社保。
『柒』 社保改革後不同城市多家企業就職下如何繳費
選擇其中一家公司參保就可以,其他公司不用再參保,可以在參保地打證明給別的公司備查,證明你在別的公司參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