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減免未選微型企業怎麼辦
社保減免未選微型企業怎麼辦?你可以申請重新設置的吧?應該是可以的
Ⅱ 2020小微企業減免的社保以後還需要補嗎
不需要補的,這個是屬於政策減免,對單位部分的補助,個人部分不受影響
Ⅲ 小微企業職工社保怎麼辦
小微企業員工可緩繳基本養老保險
小微可以獲得養老金補貼,如緩繳養老保險要經過相關部門審核。
公司屬微型企業,可獲崗位補貼和在崗職工培訓補貼。政策規定:凡已參加失業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以上,且近兩年無較大裁員行為的小微企業,可在一定期限內給予企業崗位補貼和在崗職工培訓補貼,補貼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企業崗位補貼人數按照小微企業實際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的30%計算,補貼標准為現行失業保險金平均標准每人每月530元,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企業在崗職工培訓補貼人數為在崗職工培訓總人數的50%,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4個月,補貼標准每人每月600元。同一企業,只能享受崗位補貼和在崗職工培訓補貼的其中一項。對生產經營暫時困難的小微企業,經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初審後,由當地人社部門會同經委、地稅、財政等部門研究確定,可緩繳基本養老保險,緩繳期最長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內免收滯納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小微企業社保減免政策到年底老闆還讓個人交對嗎
小微企業社保減免真的到年底老闆還讓個人交對嗎?這個肯定是不對的,他因為講話,姐個人所得不應該惹的社保是一種減免的,這個部門交。
Ⅳ 中小微企業的社保費優惠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49號)規定,對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徵的政策,延長執行到2020年12月底。因此,在2020年2月-12月期間,中小微企業可以享受免徵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的優惠政策。
2020年社會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可繼續執行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准政策,也可以惠及按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准繳費的職工和所在單位。
Ⅵ 2020年7月至12月中小微企業社保費減免大連有何新政策
醫保是減免企業的一半兒。養老保險,是企業部分全免。
Ⅶ 小微企業社保怎麼辦,救命啊!!!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傳統行業或者小型、微型企業,人社部將考慮在繳費基數上做出一些調整,使他們在選擇上更具彈性。宜昌好鄰居超市老闆周玉鳳聽聞此消息後表示:「這是好事。」因為在目前的社保政策中,無論是最低繳費基數還是繳費比例,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是一致的,這就造成小微企業和職工負擔偏重。
宜昌市個私會員總數超過10萬戶,絕大部分個私企業按規定為職工辦理了社保。早在2007年,宜昌市就出台了關於個私會員參加社會保險工作的通知,對個私企業職工社保做出了詳細規定。「人員流動性大,一天到晚在簽合同和解除合同,給繳納社保造成很大麻煩。」菜根香酒樓董事長周治碧說。而通過對丹暉商貿、好鄰居超市等小微企業的采訪發現,能夠在小微企業呆滿3年的員工少之又少,部分員工兩三個月就會跳槽。
部分職工不願意繳納社保,也是小微企業陷入「社保難」的原因。在金東山市場打工的熊磊透露,如果不繳社保,每個月可以向老闆多要200元工資。很多年輕人認為,現在年輕不用考慮養老,況且工作又不穩定,還不如把社保費換成現金更實際。
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征繳科負責人說,從法律層面上講,用人單位必須依法為企業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哪怕僅有1名員工,企業也應該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但很多員工對繳納社保的認識不夠清晰,只看到眼前利益。
職工明確表示不要社保,部分企業就把社保以現金形式發放給職工,這成為一些小微企業慣用的做法。丹暉商貿就曾在社保上「栽跟頭」:一名職工不繳社保要變現,辭職後卻投訴公司不辦社保。「除非不告,一告就靈。」丹暉商貿工作人員馮暉坦言。現在,他每個月都要去人社局,因為單位人員變化頻繁,要及時辦理人員相關社保手續。
人員頻繁增減給企業內部管理帶來不小的麻煩。每年6月底,人社部門會對下一年度繳納社保基數進行調整。「去年是1140元,今年調整為1300元。」馮暉說,「7月份我跑了5趟人社部門,整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把相關的事情辦完,馬上又要去辦8月份人員增減手續。」
市個私協會的曹曉丹則希望,人社部門開設小微企業服務窗口和綠色通道,在個私會員集中的市場和街區集中開展現場辦理社會保險工作,現場受理,現場發證,並為會員提供社保政策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