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前公司在93年至95年這三年沒簽勞動合同和沒買社保這三年算不算累計工齡
這個要看復你們當地是從哪制一年開始實行繳費參保的,如果是93年時開始實行繳費參保,但是你九三年到九五年之間沒有繳費,那怎麼不能算當事人的繳費時長。
如果是九五年開始實行繳費參保且你當時已經建立個人賬戶,那這兩年時間就作為你的視同繳費年限。
當時是否有記錄,你可以持身份證到社保機構直接查詢或者上班時間撥打12333電話查詢。
㈡ 社保93年建賬戶95年個人開始交保險93年到95年怎麼算
社保局窗口查一下便知,93年如果是單位全額交納保費,那麼是從93年開始算,反之,則是從95年開始算的。
㈢ 我社保從1987一2018年2月已31年了,但是歷年繳費單顯示93、94、95年為0,當時應該個人
不應該說社保31年了,自1993年 社保建立至今運行24年稍多,1993年10之前是沒有社保的。
社保建立同年,各大中城市國營企業,大集體同步跟進。有地區是1995年開始的。如果你是當地當年勞動局計劃招工的合同制工人,就應該有個人人事檔案,檔案中就應該有當年勞動局計劃招工登記表,有入廠登記表,如果都有,就以檔案記錄為依據,你1987-1995這段時間就按「視同繳費年限」計算。
㈣ 1995年社保基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不管什麼時候,職工社保的個人繳費金專額都不能一概而論。職屬工社保的個人繳費比例雖說是逐步調整到8%,但是繳費基數是依據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上下限確定,每個人收入不一樣,其繳費基數及其對應的繳費金額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㈤ 上海1995年至2010年每年的社保基數是多少
如果你是指每年社保基數的上下限請見下表,在上下限以內的基數視個人收入情況而定,工資低於下限的按下限算。工資高於上限的按上限算
1995:下限:370 上限:1234
1996:下限:464 上限:1546
1997:下限:533 上限:1778
1998:下限:571 上限:2856
1999:下限:603 上限:3015
2000:下限:707 上限:3537
2001:下限:771 上限:3855
2002:下限:888 上限:4440
2003:下限:974 上限:4869
2004:下限:1108 上限:5541
2005:下限:1220 上限:6099
2006:下限:1341 上限:6705
2007:下限:1478 上限:7392
2008:下限:1735 上限:8676
2009:下限:1975 上限:9876
2010:下限:2140 上限:10698
㈥ 88年參加工作,95年調回河北,社保局不認可93年到95年視同繳費,怎麼辦
先分析一下你的問題所在,應該是你這段時間的社保沒有得到社保部門的審批和認可。
社保證明是指由社保局出具的繳費清單,詳細載明社會保險投保人的電腦號、身份號、參保起止時間及繳費金額。社保證明必須由社會保險電腦系統列印出來並加蓋社保局公章才有效。你93年到95年的社保證明存在問題。
我們國家規定,在建立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之前,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可以視同繳費年限。
你所在的年代國家普遍認可的視同繳費年限有3類:
第一類,就是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之前的企業固定工人身份的工齡。普遍是1992年之前的工作時間。但是1986年10月之後參加工作的工人,都是簽訂勞動合同的叫做勞動合同制工人,他們從那個時代開始就繳納社保,而不屬於視同工齡的身份。他們的繳費年限就是實際繳費年限。
第二類,上山下鄉知青的上山下鄉的時間,這是特定歷史背景下出現的特殊情況。
第三類,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齡。2014年10月,國家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改革之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從此國家開始努力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的社會化工作,實現企業和事業養老雙軌制的並軌。
因此,確立視同繳費年限首先職工檔案中,要有相應的身份確認表。證明屬於固定工、上山下鄉知青、或者國家正式招用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社保部門就會認可。
㈦ 我養老保險1993-1995年交的繳費明細手冊有社保辦亊人的簽章但社保的辦事人說沒這個人從1996年給算這怎麼
你讓社保局給你列印個人賬戶繳費清單,拿到清單再核對,有問題可以拿你交費依據補登。
㈧ 95年到08年北京社保基數及比例一覽表
社會保險基數: 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按上年1-12月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稅項的月平均額進行確定。繳費有基數上限和基數下限。
繳費基數上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下面是歷年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
年度 全市職工平均工資(元)
2008 44715
2007 39867
2006 36097
2005 32808
2004 28348
2003 24045
2002 20728
2001 18092
2000 15726
1999 13778
1998 12285
1997 11019
1996 9579
1995 8144
1994 6540
1993 4523
1992 3402
1991 2877
可以根據這個算普通的繳費基數。
繳費比例按照社保要求為:
對職工而言,社保即通常說的「五險一金」,具體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即: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的比例是各承擔50%,那是按照個人全年平均工資計算的。國家規定的是:住房公積金不低於工資的10%,效益好的單位可以高些,職工和單位各承擔50%。 「五險」:按照職工工資,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1%(非農業戶口)14%(農業戶口),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8.5%,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1%,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4-1.2%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㈨ 社保法政策規定1995年以前參加工作的為視同繳費基數計算方法
當地開展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國家是*1995年6號文件),職工連續有效工齡,視同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見人社部1997年116號文件附件規定。
㈩ 武漢社保1995年繳費基數多少
一,2015年7月-2016年6月武漢市單位社會統籌保險標准:
1、武漢市2014年崗平工資為60624/年,月均5052元;社平工資為51979.2年,月均4331.6元。國家政策規定社保繳費基數是以員工的實際工資為基數,繳納范圍上限為社平工資的3倍即300%,底限為社平工資的60%;
2、以上標准按最低繳費基數計算。養老險最低繳納基數為:崗平工資的60%,即5052*60%=3031.2元);醫療、失業、工傷及生育險最低繳納基數為:社平工資的60%,即4331.6*60%=2599元;
3,2015年度未退休的靈活就業人員:
(1)基本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標准為:505.2元,養老保險最高繳費標准為:3031.2元;
(2)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金額每月為266.90元(含大額醫療保險費7元);
(3)辦理退休手續的靈活就業人員一次性繳納因繳費年限不足補繳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及因工齡不足補繳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繳費基數為51979元。
二,武漢社保(五險一金)繳納比例
養老保險:單位承擔比例20%,個人承擔比例8%
醫療保險:單位承擔比例8%,個人承擔比例2%
失業保險:單位承擔比例2%,個人承擔比例1%
工傷保險:單位承擔比例0.5%—2%,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單位承擔比例0.5%,個人不繳費
公積金:單位承擔比例8%—12%,個人承擔比例8%—12%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