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社保和個人社保的區別
1、包含種類的區別
企業職工社保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統稱五險;
以個人名義參加的是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或者城鄉居民社保,該兩個保險都是包含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2、個人繳費金額計算方式的區別
職工社保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每一個保險的繳費比例不一樣,且個人只承擔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其中繳費基數是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上下限確定;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繳費基數由當事人在當地社保本年度限定范圍內自由選擇;繳費比例大於職工社保個人繳費比例;
城鄉居民社保繳費金額是固定的或者由當事人自己選擇,不用計算;
3、待遇
以養老保險為例,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計算與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計算辦法一樣,都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需要精密地計算;但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養老金=70+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⑵ 個人社保和單位社保有什麼區別
一、就是繳納社保的種類不同,很多職工都知道,在職時公司會為我們繳納五險一金,但是對於靈活就業人員而言,所能繳納的只有養老和醫療保險這兩種,因為按照規定其餘的三險一金個人是無法繳納的。二、單位職工所繳納社保是帶有強制性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三、繳納比例不同五險一金繳費總額=社保繳費基數×(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公積金繳費比例)+3元的大病醫保;這其中養老、醫療和失業都是由個人和企業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共同繳納(各地的社保繳費比例略有差異)一般來說企業所佔的比重要大,以北京為例: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繳納19%,個人繳納8%2、失業保險繳費比例;0.8%,0.2%3、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繳納9%+1%,個人繳納2%+3元(大病醫保),至於工傷和生育保險個人是不需要繳納的,全部由企業買單,如果換做是個人,則需要個人全部繳納。四、繳費險種和比例不同,在計算退休時退休待遇就會有所差異,根據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女性參保人員在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是否區別的,單位女幹部一般是55歲,女工人50歲,而個人的一律是55歲,男性參保人的退休年齡是相同的,目前都是60歲。
⑶ 企業社保和個人社保區別
企業社保個人出一半,企業出一半。個人社保全部都由個人自己承擔。
⑷ 請問以個人名義買社保和以公司名義買社保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1、保險不同
單位交納的保險:有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個人交納的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以前不可以,現在有新政策是可以個人交納的),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是個人和單位都需要繳納的。
2、繳稅不同
單位交納的比例是:社會平均最低工資的30%;企業:繳納22%,個人繳納8%;其中22%是進入到社會統籌帳戶里(也就是給別的老人開工資用的),8%進入個人帳戶;個人交納的比例是:社會平均最低工資的20%;其中12%進入社會統籌帳戶,8%進入個人帳戶。
(4)個人社保和私人企業社保的區別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2%,本人繳納8%;
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2%,本人繳納2%;
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本人繳納1%;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本人無需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本人無需繳納;
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7%,本人繳納7%
補充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這個只有一般效益很好的國企才會有的,且比例由公司自己定,一般公司繳個公積金就算很道義了)。
另外要說的是社保和個調稅的關系,在繳納個調稅的時候,是把個人扣金那部分扣除後再算應納稅基數的,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超過12%的部分(個人和企業繳納部分)也需要算在應納稅基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