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保繳納公司和合同不一樣有什麼影響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合同與繳納的社保不在同一個公司主體下,是否可以呢?目前這種情況確實存在,而且不在少數,是什麼原因產生這種情況呢?對企業和個人會有哪些影響呢?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勞動合同與社保不在同一個公司主體的原因是什麼?
勞動合同主體與社保主體應該一致嗎?
不在同一個主體對企業和員工有哪些影響呢?
一、勞動合同與社保不在同一個公司主體的原因是什麼?
1、公司業務快速發展的原因
現在很多企業業務發展速度非常快,全國拓展市場,業務發展到某個城市了,公司開戶還沒有來的及,但是業務發展一定需要人員,企業勞動用工就一定會出現社保繳納問題,通過第三方機構代為繳納,以滿足員工及公司發展的需求。第三方機構代繳社保的行為,法律沒有明確說明是否可以,但是廣東發布的《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通過虛構勞動關系、偽造證明材料等方式獲取社會保險參保和繳費資格。目前不同城市對此事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2、個人要求社保繳納地的原因
企業一般會在用工地為員工繳納社保,但有些員工向企業提出要求在老家繳納社保,未來退休回老家,不想在非戶籍地繳納,企業收到員工申請後有的會同意,這樣也會造成勞動合同與社保主體不一致。目前我國社保體系還沒有實現全國聯網,所以員工會認為在外地繳納社保沒有用,其實不然,不管在哪個地區繳納,都是可以做社保轉移的,而且如果在一個地區繳納累計10年及以上,還可以選擇在這個地區辦理退休。
3、社保與多種政策掛鉤原因
全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針對非當地戶口出台了多項政策,比如:買車、買房、孩子上學、落戶、工作居住證辦理等,這些政策與社保繳納年限和連續性掛鉤,因為想在當地享受更多的政策,買車買房等需求,所以也會出現勞動合同與社保繳納地不一致的情況。這些限制性政策國家是階段性發布的,會根據經濟與社會發展情況而調整。
4、企業為降低社保成本的原因
社保應按時且足額繳納,所以社保基數來源於工資,很多企業為降低社保成本,直接找第三方機構代理,按照最低基數繳納,認為這樣可以規避風險,其實風險並沒有降低,而且第三方機構也是企業,也要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繳納,不合規一樣會被處罰。企業控制人工成本應考慮總體籌劃方案,不應簡單粗暴的通過外包方式解決問題。
二、勞動合同主體與社保主體應該一致嗎?
首先我們看一下《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七)社會保險;由此看出,企業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要約定社保繳納問題。《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憑營業執照、登記證書或者單位印章,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此條說明企業要及時開設社保戶,現在五證合一,開戶手續更加便捷。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企業自用工開始就要為員工繳納社保。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六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所以,繳納社保的主體應與建立勞動關系的主體一致。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允許勞動合同與社保不在同一個主體下的,依據《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十九條,勞務派遣單位在用工單位所在地設立分支機構的,由分支機構為被派遣勞動者辦理參保手續,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務派遣單位未在用工單位所在地設立分支機構的,由用工單位代勞務派遣單位為被派遣勞動者辦理參保手續,繳納社會保險費。所以,勞務派遣用工的形式,可以出現勞動合同與社保繳納不一致的情況,文中所提的用工單位是企業
② 辦理居住證,勞動合同和社保繳納公司名稱不一致怎麼辦
申請變更,工來作居住證有效自期內與申請單位解除聘用(勞動)關系的,應從原聘用單位離職之日起兩個月內提出聘用單位變更申請。如因新聘用單位試用期較長無法在規定時間內申請聘用單位變更的,申請人可申請個人延期注銷;對於申請個人延期注銷的聘用單位名稱與申請聘用單位變更的單位名稱一致的,其聘用單位變更申請不受兩個月期限限制。個人延期注銷期最長為6個月。
③ 辦理社會保險的名稱和簽合同的名稱不一樣是怎麼回事
辦理社會保險,不簽訂合同,只有商業保險才簽訂合同,如果不是在社保局買的,就不是社會保險
④ 員工的社保繳費單位必須與勞動合同簽訂單位一致嗎
社保繳費年限,可以查詢到繳費單位名稱的,可以做為和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但不能做勞動合同年限
勞動合同要實際書面簽訂。未簽合同單位繳費社保的,可以用社保明細做證據,要求單位未按法律規定簽訂合同的補償
⑤ 勞動合同單位和繳納社保單位不一致
這樣的做法要看具來體情況,如自果為了交保險的單位和你工作的單位,都在同一個地區的話,這樣的做法並不違法的,也不能說現在用人單位提前解除合同的,但是如果在外地為你參加保險的,你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為你在當地補交保險的。
⑥ 社保繳納單位與勞動合同單位不一致,可以就此解除合同並要求經濟補償嗎
工資是哪邊發的呢,有沒有手機APP應用可以查到的打卡記錄、發工資工資卡上的公司賬戶名稱、勞動合同?
先撥打12333社保熱線、語音咨詢社保部門並索取勞動仲裁部門聯系方式,或是直接查找當地勞動仲裁部分聯系方式,說明情況尋求幫助。
准備好能夠證明勞務關系的資料,比如工資卡到賬記錄、勞動合同、打卡記錄,尤其是打卡記錄建議做好保存,如果公司知道你要尋求法律幫助,可能會刪除你的在線打卡記錄和人員信息。
今年年初的時候,有朋友結束過年假期到公司准備上班,發現公司搬空了,尋求勞動仲裁部門的幫助,幾十個員工組團去的,在那裡做了筆錄等待開庭,可以最後因為沒有勞動合同和其他任何證明入職的證據,最後也只好撤訴。
另外,社保繳納單位和實際工作單位不一樣,連員工本人也不知道這個情況,可以反饋給勞動仲裁部門,理論上是會有處罰的。
先打聽到基本情況,可以到公司人力資源部去談判一下,利用公司繳納社保不合規,要求應該得到的補償。先談判一下,應該要比直接鬧崩好一些。
⑦ 解除勞動合同書公章和社保繳費公司名稱不一致可以領取失業金嘛
擠出的勞動合同,合同的公章和社保費繳費公司名稱不一樣,那是無法領取失業金的,所以一定要確保哦,兩個都是一致的才可以。
⑧ 簽勞動合同的甲方名稱,必須與購買社保的名稱要一致嗎
甲方為用人單位名,不是個人名字
勞動合同一式兩份,甲方為用人單位,乙方為勞動者,勞動合同保障的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利益,不能混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