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務員工齡認定問題
1.不管你考上公務員前在什麼單位工作,只要是按規定繳納了社保,通過聯網系統有紀錄可查的,32+6共38個月的時間都可以計入工齡,在你的檔案中,填寫參加工作時間以你入職時間往前推算38個月。
2.在單位如常辦理入職手續即可,工齡認定不需要你專門提供材料。
3.如果你是公務員編制的,只要繳納社保的時間認定為工齡,就不存在社保轉移的概念,因為公務員是不需要買社保的,執行的是退休政策。只有事業編制、政府雇員、合同工、臨工等人員才需要買社保。
㈡ 公務員工齡計算是依據人事代理時間還是社保繳納
以2014年10月為界,之後參加工作者,以實際社保繳費年限計算,有一年算一年。之前參加工作還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者,2014年10月之前工齡為「視同繳費年限」計算,之後以實際社保繳費年限計算。
㈢ 剛考上公務員,以前繳納的社保怎麼計算工齡!
考上公務員之前的工齡計算方式,將與已繳納的社保大有關系。公務員的工齡的計算方式,已經全面參考繳納了社保的年限來計算的,因為社保是目前最有法律效應來證明你有工作經歷的方式。
當公務員分配了崗位之後,可以去之前所在單位的人事部門將個人檔案提取出來,人事檔案裡面就包括了五險一金的繳納證明,然後將這些人事檔案交給所在政府機構的人事部門就可以了。
如果是在職考的公務員,考上後就分配到了政府部門,這樣的話,中間沒有繳納間隔期,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繳納會持續上,不影響社保和醫保部門的繳納記錄。
如果中間隔了幾個月,只要個人將這幾個月的社保和醫保金額補齊就可以了。無論怎麼做,之前所繳納的社保和醫保金額都在的,不會受影響的。
(3)公務員工齡認定社保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連續計演算法
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相加,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合並計算
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工齡折演算法
從事特殊工種和特殊工作環境工作的工人,連續工齡可進行折算。如井下礦工或固定在華氏32度以下的低溫工作場所或在華氏100度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工作的職工,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在此種場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個月計算。
在提煉或製造鉛、汞、砒、磷、酸的工業中以及化學、兵工等工業中,直接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其連續工齡時,每從事此種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但計算連續工齡時不應包括一般工齡(一般來說,因個人原因間斷工作的,其間斷前的工作時間只能計算為一般工齡)。現今確定職工保險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備退休條件時,一般只用連續工齡。
所以一般工齡當今已經失去意義。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
2018年8月,山西省人社廳規定,大學生在見習期間被見習單位正式錄(聘)用的,在該單位的見習期可作為工齡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齡
㈣ 考上公務員,新單位工齡已經從0開始認定,補繳前單位的社保能夠重新認定工齡嗎
要詳細咨詢當地社保局。社保補繳方式:
以個人名義參保的,如果漏繳不能夠進行補繳,只有是單位原因造成的漏繳才能夠進行補繳,並且補繳五險;
如果單位沒有做申報(沒有給開戶)的只能補繳養老;
繳納一段時間後,中斷想補繳地可以找代理公司給補繳。
繳費單位(不含個體、自由職業者)漏繳職工養老保險費的,應帶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費個案補繳:
職工檔案和養老保險手冊;
《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請表》;
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明細表等;
其他相關材料。
為彌補因企業遲繳職工養老保險費,造成職工個人賬戶金額損失,補繳養老保險費按照濟勞險字【1999】7號文件執行。計算方法如下:
補繳金額=補繳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應補年度繳費工資基數%應補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比例*補繳系數。
㈤ 自己交社保認定上公務員工齡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不管你考上公務員前在什麼單位工作,只要是按規定繳納了社保,通過聯網系統有紀錄可查的,32+6共38個月的時間都可以計入工齡,在你的檔案中,填寫參加工作時間以你入職時間往前推算38個月。
2.在單位如常辦理入職手續即可,工齡認定不需要你專門提供材料。
3.如果你是公務員編制的,只要繳納社保的時間認定為工齡,就不存在社保轉移的概念,因為公務員是不需要買社保的,執行的是退休政策。只有事業編制、政府雇員、合同工、臨工等人員才需要買社保。
㈥ 關於公務員的工齡認定急啊!
人力辦的人說的是有道理的,一般非在編工作考上編。比如公務員,如果要之前的工齡的話都專要屬進行人事代理。我有個同事2009年考上鄉鎮公務員的,之前在縣建設局工作三年。為了要那三年工齡,就去辦了人事代理。這個需要花點錢,但我認為是值得的。
㈦ 自己交社保認定上公務員工齡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不管你考上公務員前在什麼單位工作,回只要是按規定繳納答了社保,通過聯網系統有紀錄可查的,32+6共38個月的時間都可以計入工齡,在你的檔案中,填寫參加工作時間以你入職時間往前推算38個月。
2.在單位如常辦理入職手續即可,工齡認定不需要你專門提供材料。
3.如果你是公務員編制的,只要繳納社保的時間認定為工齡,就不存在社保轉移的概念,因為公務員是不需要買社保的,執行的是退休政策。只有事業編制、政府雇員、合同工、臨工等人員才需要買社保。
㈧ 公務員工齡認定的時候,對於個人補繳的社保是否不認可
個人補繳的社保時間與檔案記錄的工作簡歷一致,應當認可。
㈨ 剛考上公務員,之前的社保怎麼算工齡
1、以前的政策:成為公務員之前的社保是需要折算成工齡的。
2、最新政策:現版在您可以繼續繳權納社保,之前繳納的社保是算在社保年限之內的。
按照社保的計算方法:
按照月為計算單位,3個月就是3個月;
按照年為計算單位,3個月就是3/12=0.25年。
認定工齡三個原則:
1、在人才交流中心辦理並健全人事代理手續;
2、與用人單位簽定聘用合同、聘用期間發放了工資待遇;
3、個人與單位均與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建立養老保險關系並足額繳納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同時具備以上三個條件的可以認定工齡。
㈩ 公務員工齡認定
第一份工作沒轉移就不能算了,以後也不能算,因為社保是市級統籌,第二份工作算不算,要看機關單位是否要求你轉移社保上的錢,如果告訴你轉移,你就去原單位找財務把自己交的養老金轉移到現在單位財政局,之後到所在單位平級的社保局把錢拿回來,有這個程序就算工齡
補充下,醫保和社保是不一樣的,醫保是每年統籌,社保是連續繳費,所以醫保就算不轉也沒事,社保夠嗆,主要看我說的那個程序,沒有就不算,有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