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珠海市社保五險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速算
珠海社保繳費基數/比例(2015年1月-6月)
養老保險:基數2408,比例18%,其中,單位繳10%,個人繳8%;
基本醫療保險:基數2799,比例:8%,其中,單位繳6%,個人繳2%;
大病住院醫療保險基數:2799,比例2%,比例:單位繳2%,個人不繳;
工傷保險保險基數: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比例:按企業行業分三級:0.2%、0.4%、0.8%,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計繳,個人不繳;
失業保險:基數1380,比例:2%,單位繳1%,個人繳1%;
生育保險基數:按企業職工工資總額,比例0.7%,單位繳0.7%,個人不繳。
Ⅱ 工資7000扣掉保險、稅、社保、到手還剩多少
到手6244.51元。
1、社保繳費的基數,是按照員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來計算。養老保險是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是單位繳10%,個人繳2%+3元大病統籌;失業保險單位繳納1%,個人繳納0.2%;工傷保險是單位繳納1%;生育保險是單位繳納0.8%。五險繳納比例為8%+2%+3+0.2%=10.2%+3元。
2、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免徵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超過5000部分少於3000的稅率3%。
3、實際到手工資=工資-五險-稅=7000-(10.2%×7000+3)-[7000-(10.2%×7000+3)]×3%=6244.51
(2)南京社保繳費速算擴展閱讀:
工資(Wages)是指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在政治經濟學中,資本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工資-網路
Ⅲ 這個月申報個稅,收入總額5250。扣了246.15社保。系統現在顯示要減 速算扣除數105。
5250,要先扣除 個人的社保、公積金扣款,5250-246.15=5003.85
5003.85-3500=1503.85 ,適用稅率 10%,其中1500要按3%計稅,扣除的回105是1500多計算的稅金(答1500×7%)。
==個稅 1500×3%+3.85×10%=45.39
==個稅 1503.85×10%-105=45.39
而 5250-250.10=4999.90 , 4999.90 - 3500= 1499.90 ,按3%計稅,沒有速算扣除數。。
==個稅 1499.90×3%=45元。。
供參考。。
Ⅳ 2011工資稅率具體怎麼算呢,比如這個月的收入(11200元-社保440元-3500元)。
工資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適用稅率是通過將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按稅法規定的級距分解為若干級距,然後將各級距的應納稅所得額剩以對應的稅率,最後把不同級距計算所得的積相加。
如稅法所附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如您所說的月的收入11200元-社保440元-3500元其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為7260元。
現要把7260元中的1500元確定為一級,適用稅率為3%,第二級(1500至4500)的3000元部分適用稅率為10%,餘下部分(7260-1500-3000)=2760部分適用稅率為20%。
應納稅額=1500×3%+3000×10%+2760×20%=897元。
為了簡便計算,採用公式: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這里的速算扣除數是把適用級距一級3%和二級10%,都按20%計算的差額。
如(1500×20%-1500×3%)+(3000×20%-3000×10%)=255+300=555
所以直接用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7260×20%-555=897
二種方法計算結果應納稅額相同。所以適用稅率是通過國家立法規定的,而不是計算出來的。
附:各級對應的速算扣除數稅率表如下: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理解。
Ⅳ 求①歷史速算扣除數一覽表;②2010年月收入6000,社保扣除960,求個人所得稅(要求計算過程)
6000-2000-960=3040,
3040*15%-125=331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的版 5 0
2 超過500元至權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