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企雇外國人,企業交社保么
企業交社保。
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是法律上的強制義務,而且是雙方的法定義務,勞動關系的雙方對此不可協商變通。
一.用人單位不繳納社保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
員工可隨時向勞動監察舉報要求用人單位繳納,處理結果往往是限期補繳;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
如果用人單位繳納了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費,員工在職期間一旦發生此類情況,相應的費用由社保基金負擔。相反,如不繳納社保,發生了此類情況,用人單位按照社保的標准自行負擔。
二.法律依據:
《勞動法》七十二條,基金來源,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勞動法》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退休;患病、負傷;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失業;生育。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三)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 外籍人員必須參加社保嗎
不是,是只有在中國國內工作的外籍人員才必須要參加社保,沒有工作的是不需版要的。
根據《在中國境內就業權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第四條規定
用人單位招用外國人的,應當自辦理就業證件之日起30日內為其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2)企業會給外國員工交社保嗎擴展閱讀:
外籍人員繳納社保的適用范圍
根據《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是指依法獲得《外國人就業證》、《外國專家證》、《外國常駐記者證》等就業證件和外國人居留證件,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在中國境內合法就業的非中國國籍的人員。
3. 請問國外的公司都給員工購買社會保險還是商業保險
外國公司的保險意識夠強,除了法定的社保外,多數買商業意外險,如僱主責任險,團體意外險等。僱主責任險的被保險人為公司,團意險的被保險人為員工。
4. 外國人在中國工作必須要交社保嗎
外國人在中國工作,需要交社保。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於2011年9月6日公布出台的《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第四條規定,直接受雇於中國境內用人單位的外國人,以及與境外僱主訂立僱用合同後。
被派遣到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工作的外國人,都將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
社保費用由外國人與中國境內用人單位(或境內工作單位)按照相關規定共同繳納。但是,具有與中國簽訂社會保險雙邊或者多邊協議國家國籍的人員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其參加社會保險的辦法按照協議規定辦理。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第九條 具有與中國簽訂社會保險雙邊或者多邊協議國家國籍的人員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其參加社會保險的辦法按照協議規定辦理。
第十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根據《外國人社會保障號碼編制規則》,為外國人建立社會保障號碼,並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
第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對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用人單位或者境內工作單位未依法為招用的外國人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或者未依法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社會保險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章的規定處理。
用人單位招用未依法辦理就業證件或者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國人的,按照《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處理。
5. 屬於國外企業編制的中國員工的社會保險問題
需要的,根據勞動法規定,簽訂合同後,在領取單位薪酬後必須繳納社會保險,除非你們單位沒有在當地的社保局開戶,這樣可以不交
6. 公司有義務必須為外籍員工繳納社保嗎
1、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也就是說,只要用人單位在境內,不論它的國籍是外國還是中國,也不論勞動者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同樣不論該勞動合同的訂立地、履行地、變更地、解除或終止地在國內還是國外,一律適用《勞動合同法》。
2、根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1996年1月22日勞動部、公安部、外交部、外經貿部發布),外國人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規定不具有中國國籍的人員。外國人在中國就業,指沒有取得定居權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依法從事社會勞動並獲取勞動報酬的行為。用人單位聘用外國人須為該外國人申請就業許可,經獲准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就業許可證書》(以下簡稱許可證書)後方可聘用。關於貫徹實施《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若其勞動合同是和中國境內的用人單位(駐地法人)直接簽訂的,無論其在中國就業的時間長短,一律視為在中國就業;若其勞動合同是和境外法人簽訂,勞動報酬來源於境外,在中國境內工作三個月以上的(不包括執行技術轉讓協議的外籍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人員),視為在中國就業,應按《規定》到勞動行政部門的發證機關辦理就業許可手續,並辦理職業簽證、就業證和居留證。所以,在中國境內依法辦理了就業許可的外國人也適用勞動合同法。
3、因此,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的,其權利義務是否屬勞動合同法調整,關鍵看該外國人是否取得勞動行政部門頒發的就業許可證,未取得就業許可證的,實踐中一般視為非法就業;已取得勞動行政部門頒發的就業許可證的就業,其權利受勞動合同法保護,理應享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各種社會保險---以上答案由家律網整理提供
7. 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要不要給員工買社保
這種代表處不能在國內直接招聘員工,應該通過FESCO等外企人力資源派遣公司代為招聘派遣,並上相關社保。你們老闆的做法是非法的。
8. 聘用外籍員工需要為其繳納五險一金嗎
在中國境內的企業,都應該給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的。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
「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和住房公積金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一金」是法定的。
9. 公司需要為外籍人員買各種社會保險嗎
現在的社保法是要求給在中國工作的外籍人士上社會保險的。只要員工提供在華工作的簽證等證明就可以享受正常的社會保險。
10. 單位要給外籍人員買公積金和社保嗎
單位要給外籍人員買公積金和社保。目前的公積金政策未強制要求企業為外籍員工繳納公積金,但繳納社保為強制性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第九十七條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參照本法規定參加社會保險。
外籍人員社保辦理流程
1、提供外國人、華僑和台港澳人員的有效護照和《外國人就業證》、《華僑回國就業證》,或台港澳人員的《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和《台港澳人員就業證》;
及合同期為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原件,填寫《社會保險(公積金)參保人員信息表》和《社會保險(公積金)參保人員增加表》等相關文件,辦理參保手續。
2、外籍參保人員相應手續辦理成功後,即可辦理社會保險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