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險的工資基數應該怎麼確定
五險的來工資基數的確定源:
社保跟公積金的繳費基數是不一樣的,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是按照職工本人上一年度的實際月平均工資來繳存。
五險一金包括社保和公積金兩個部分,社保又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這五種保險。
一般來說,企業為員工繳納的五險一金中,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個人不必繳納,因此,反映到工資條上,只有「三險一金」由個人承擔扣款。每月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例如:養老保險的月繳費金額=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由於五險一金繳納基數每年都會根據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或者職工本人上一年度的實際月平均工資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因此個人繳納的金額也會在當月或次月隨之變化,因此,全國五險一金繳費標准並不是統一的。
㈡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如何規定的
繳納社保基數與工抄資總額的關系:社保應該按照職工的實際收入繳納,職工的工資低於當地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照社平工資的60%繳納,高於社平工資300%的,按照社平工資的300%繳納,在兩者之間的,按照實際工資繳納,應該對比社會平均工資是否低於或者超過社平工資的60%或者300%,如果在兩者之間,應該按照實際3000元作為繳費基數填報,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不按時足額繳納,是要接受處罰的。
一、社保繳納基數應當按照勞動者應發的工資作為社保繳納的基數。
二、工資應當以貨幣的形式發放給勞動者本人,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各種補助津貼、績效工資等。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社保的繳費基數怎麼定的
社保繳費比例
1、養老保險:
①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專為上年全市職工工屬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②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2、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3元;
3、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0.2%;
4、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5、生育保險:單位0.8%,個人不交錢。
㈣ 養老保險的繳費工資基數如何確定
(1)所有參保企業職工的繳費基數,是職工個人全部的月工資收入,單位繳費基數是本企業所有職工的月工資總額。若企業繳費基數低於企業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的,按企業職工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確定企業繳費基數。
(2)企業職工個人月工資收入高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為基數繳費;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繳費。單位繳費基數仍然是本企業職工的月工資總額。
(3)各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包括個體經濟組織及其雇員的繳費,是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雇員和單位(僱主)都如此。
計算方法
(一)企業繳費額=核定的企業職工工資總額×20%;職工個人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8%(目前為8%)=職工個人工資總額×60%~300%×8%。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繳費額=核定繳費基數×18%。例如:2003年4月份河北省公布的2002年度省社平工資為每月747元,因此繳費基數可以在747—2241元之間自主選擇(即省社平工資每月747元的100%-300%之間選擇繳費)。
核定繳費基數以河北省上年度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簡稱省社平工資)為基準。
(一)企業職工凡工資收入低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60%核定繳費基數;高於省社平工資60%的,按實際工資收入核定繳費基數,但是最高不得高於省社平工資的300%。
(二)個體勞動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資以上至300%的范圍內,自主確定繳費基數。
㈤ 社保繳費基數是怎麼算出來的還是國家規定的
用社保繳費基數計算社保,如下: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內一個社保年度容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㈥ 社保繳費基數是如何確定的
用社保繳費基數計算社保,如下: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回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答。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㈦ 社保按基數繳納,這個「基數」是怎麼定義的
不是,是本人工資。具體不能低於統籌地區社平工資60%,不高於統籌地區社平工資300%。有的單位為簡便,在操作中也有同崗位報同一個工資,並不是職工個人工資。
㈧ 企業給員工交社保的工資基數怎麼確認
根據社會保險征繳相關規定,統籌地區根據在崗職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資的專60%作為下限來繳納,如屬果你的工資低於該基數的,按照下限來繳納,高於的按照你的工資實際工資作為參保基數。同時也規定了參保的上限,一般勞動者都是達不到上限的。如某市的2012年社平工資為44689,那麼該市的參保基數為,44689除以12等於3724元(月平均工資)3724的60%為2234元,該數為參保的最低基數,低於該數的按照此數繳納,高於的按照實際工資繳納,如該數2234單位和個人按照20%、8%同時承擔為:用人單位繳納446.8元,個人繳納178.7元,這個數就為養老保險。
申張正義團隊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