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異地農村醫療保險怎麼在網上交費
1、以惠州地區為例,首先在微信中找到「惠企雲服」,如圖所示;
Ⅱ 農村社保可以在外地用嗎
可以的,這來個你去咨詢一下自當地的社保局。不過,如果全部都是自己出錢買的話,不劃算。如果是外地戶口,在大城市工作,交的社保費高,以後等你老了回老家領的退休金又少。如果異地戶口,要申請在你現在工作的城市退休的話,又必須
在那個城市連續購買至少十年社保。而且退休的時候,必須由那個城市的注冊公司幫你申請,還要交一萬多給社保局。
Ⅲ 外地農村戶口可以自己交社保嗎
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可以的(社保參保與戶口性質是無關的):1、在當事人屬於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或者靈活就業人員的,可以在當地以個人的名義參加社保的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其他三險,個人不能參保;2、當事人在當地實現就業後,可以在用人單位參加社保,此時與當事人的戶口所在地無關;3、當事人可以帶上本人的身份證、戶口本等,事先咨詢當地的社保部門工作人員,以對方的答復為准。
Ⅳ 農村醫療保險可以異地交費嗎
不可以異地繳納農村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支持、農民群眾與農村經濟組織共同籌資、在醫療上實行互助互濟的一種具有醫療保險性質的農村健康保障制度。
即農民每年交一定數額的合作醫療資金,集體與政府也可投入一部分,共同形成專項基金,農民就醫時可按一定比例報銷醫葯費。它在70年代曾一度覆蓋了90%以上的農村。實踐證明,多種形式的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民群眾通過互助共濟、共同抵禦疾病風險的好方法,也是促進我國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
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建設要處理好普遍保障與分類實施之間的關系。普遍保障是指農村社會保障的對象范圍,包括所有農村社會成員及他們所需要的社會保障的各個方面。
社會保險的科學機理是大多數人群分攤少數人群的風險,覆蓋面越大,每個保障對象遭遇風險的概率越小,補償越穩定,這就要求農村社會保障具有普遍性。
分類實施是指農村社會保障的主體、項目、資金籌集、管理方式、待遇標准等方面,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有所側重和區別。如前所述,我國農村幅員廣大,區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為農村實施統一的全國范圍的農村社會保障設置了客觀障礙,同時,農民對社會保障的要求也不一樣,因而必須從農村實際出發,不可搞「一刀切」。
Ⅳ 外地農村戶口的社保繳費比例是多少
如果是在農村繳納新農保,沒有比例,只有繳費檔次。
如果是農村戶口,受聘於單位繳納社保,以你的個人實際收入為繳費基數繳費,沒有當地當年社保繳費基數,不知你的工資數額無法計算繳費比例。
Ⅵ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在異地怎麼繳費
參保人員可憑社保卡(銀聯)的對應定點銀行的任一營業網點去繳納相關的養老保險費用。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農村養老保險有定期交費、不定期交費和一次性交費三種形式。
1、定期交費,在收入比較穩定或比較富裕的地區和人群採用這種方式。如鄉鎮企業可按月、按季交納保費,富裕地區的農民可按半年或按年交納保費,其交費額既可以按收入的比例,也可以按一定的數額交納;
2、不定期交費,多數地區因收入不穩定而採取的方式。豐年多交,欠年少交,災年緩交。家庭收入好時交,不好時可不交;
3、一次性交費,多數是歲數偏大的農民,根據自己年老後的保障水平將保費一次交足,一直到60歲以後按規定領取養老金。
(6)異地農村社保繳費擴展閱讀:
農村養老保險繳費金額從100元到4000元分13個檔次
1、選擇繳費檔次100元,每人每年補貼45元;
2、選擇繳費檔次200元,每人每年補貼50元;
3、選擇繳費檔次300元,每人每年補貼55元;
4、選擇繳費檔次400元,每人每年補貼60元;
5、選擇繳費檔次500元,每人每年補貼70元;
6、選擇繳費檔次700元,每人每年補貼75元;
7、選擇繳費檔次1000元、1500元、2000元中任意一檔的,每人每年補貼85元;
8、選擇繳費檔次2500元、3000元、3500元和4000元中任意一檔的,每人每年補貼90元。
Ⅶ 新農合及社保可以在異地。交費嗎
在異地交社保,在家鄉再交農合可以。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專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屬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
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
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准,具體金額由地方政府確定。
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政府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Ⅷ 農村養老保險可以在外地交費嗎
可以。
養老保險參保所需資料:身份證復印件兩張(驗原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張;城鎮居民戶口本原件;《檔案委託管理卡》。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比例及金額:
繳費基數:個人所在省份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繳納比例:按照當年相關規定執行;
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納比例×12四、繳費方式及時限:持《檔案委託管理卡》到人力資源服務中心以現金方式繳納。參保人員應一次性繳納全年養老保險金,並於每年6月20日前辦理,逾期加收利息,但最遲不得超過12月20日。繳費時間是當年基數出來後每月1—20日。
Ⅸ 外地農村戶口怎麼上社保
首先,農村戶口買社保,有三種選擇。
一種是以自由人身份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自由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是以上年度全市最低保障工資為繳費基數的(一般各個地級市每年都會發布上年度全市職工的社會平均工資,這個平均工資乘以60%就是全市的最低保障工資,也就是自由人的參保繳費基數),社保的繳費比例目前是20%,醫保繳費比例是8%,當然全部要自掏腰包。
二種是掛靠企業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保繳費基數是企業虛擬的一個工資額,繳費比例是社保23%(政策規定企業負責15,個人8%,因為你父母是掛靠的,所以全部也是由你父母承擔),醫保繳費比例是8%(政策規定企業承擔6%,個人承擔2%,實際這個也是你父母全部承擔),你看看,你父母反而比第一種還交多了,這個享受的待遇和第一種基本沒差別,要說區別就是你父母為企業作了貢獻(企業因你父母掛靠而不用為其他人上社保)。
三種是以農村戶口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保),這個新農保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和500元5個檔次,也就是你要問的第二個問題啦。參保人可以根據自己經濟情況自由選擇的。政府對參保人給予補貼,補貼標准為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財政給予平均補貼20元,縣財政補貼10元),對每提高一個檔次繳費的,縣財政增加5元的繳費補貼。對農村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沒有收入來源等繳費困難群體,縣政府代其繳納全部每年100元的養老保險費。對農村低保戶中的重度殘疾人,縣政府憑《低保證》和《殘疾人證》為其代繳每人每年全部100元的養老保險費;對被認定為當年度農村特殊困難戶(含農村重度殘疾人、低保戶)的其他繳費困難群體,縣人民政府為其繳納或補貼每人每年80元的養老保險費,個人再按規定的繳費檔次繳納剩餘部分的養老保險費。農村重度殘疾人、農村低保戶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或補貼養老保險費的資格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會同縣殘聯、縣民政局審核認定。集重度殘疾、低保、特困等多重身份的繳費對象,繳費補貼按照參保對象能享受的最高補貼標准進行補貼。如果已經年滿60周歲、又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不用交費參保,可以按月領取55元的養老金,但是其子女必須全部參保。這個新農保2009年全國各省的地級市都選擇了一個縣開展試點了,相信這個新農保很快就要全面鋪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