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辭職後交社保基數能用原單位的么
一般來講,個人繳納社保,由其個人在當地規定的最低繳費和最高繳費工資版之間選擇參保工權資,最終確定繳費多少。
按照規定,非就業城鎮居民、個體工商戶可以參照在崗職工標准繳納社會保險費參保。社保繳費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由當地的社保部門按照統計部門公布的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標准,擬定繳費檔次如最低檔次(平均工資的40%)、中間檔次(社平工資的60%)、平均工資、平均工資的3倍等,在幾個繳費檔次中選擇,1個繳費年度內不得再次更換繳費標准。還有部分地區,實行按月繳費制,參保人在繳費期間,只需在規定的月內時間內申請更改即可,繳費基數由其個人選擇向社保部門申報。
B. 辭職後交社保基數能用原單位的么
辭職後繳納社保分二種情況:
1、一種是自己按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靈回活就業人員社保答繳費基數是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的,而不是用你原單位的基數。
2、一種是到新單位,由新單位幫你繳納,社保基數是按新單位申報的工資來做的,不是每個企業都是按原工資來申報社保的。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C. 員工離職後次月再入職,社保基數可以改嗎
自己繳納社保,繳費基數隨時都可以變更,如果是單位繳納社保,如果是調高基數,需要你本人找差吧,否則不見得能能改基數。
D. 辭職後社保不要了可以嗎
不用辦理任何手續的,也不會對新買社保有任何影響。
離職了原公司肯定會把社保停了(誰願意出錢給離職人員買呢),如果AB兩地在同一統籌區,在B購買社保會自動把原來的接續過來。
如果不在同一統籌區,離職後找個時間到A地社保局列印一份繳費憑證留存,以後可以憑此憑證異地轉移(有的話就沒有必要放棄,如果真要放棄,以後不申請轉移就是了)。
社保不會銷戶(雖然對受保人沒有任何影響,申請轉移就會銷戶)。
1、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
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
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2、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
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E. 換工作後社保繳費基數怎麼算的
用社保繳費基數計算社保,如下: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回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答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F. 從單位辭職了,自己上社保一個月交多少錢
從2019年01月01日,我國復的社保費用將改由稅務制部門統一徵收。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征,第一個優點就是稅務部門收社保費的程序將更加細致嚴格,企業不能給員工少繳社保費,那麼到最後,員工社保賬戶里的總金額就會增加。社保繳費基數是多少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1%,你自己繳納8%;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納1%;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交;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交;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
G. 繳費基數是2842辭職後自己要交多少錢
這個數是你在職時繳納的基數,辭職後走上社會繳納就不是這個基數了。
自己繳納按當地當年社保繳費基數,自己再選擇一個繳費檔次繳費。不知當地當年社保繳費基數,不知你選擇什麼檔次繳費,無法計算繳費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