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繳費基數是參保人按比例繳費的依據。
對公司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公司全部員工的工資總額;對個人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個人的月工資。社保經辦機構在核定參保單位(人)的繳費基數時,統一規定繳費基數在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數的60%-300%之間,即:若個人的月工資不足當地上年度社平數的60%,則其繳費基數最低須達到社平數的60%;若個人的月工資超過了當地社平數的300%,則其繳費基數最高不得超過社平數的300%。
假如公司每人月工資是600元,若此工資標准已達到當地社平數的60%,則600元就是繳費基數;若不到當地工資社平數的60%,則要提高到社平數的60%。
社保中的養老、醫療、失業,均是以這個繳費基數為依據,按規定比例交費:
養老--單位交20%、個人交8%;(基數600:單位180、個人48)
醫療--單位交6%、個人交2%;(單位36、個人12)
失業--單位交2%、個人交1%;(單位12、個人6)
工傷和生育全部由單位承擔,個人不必交費。
⑵ 社保基數是什麼意思
繳費基數是參保人按比例繳費的依據。
對公司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公司全部員工的工資總額;對個人而言,繳費基數就是個人的月工資。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2)社保最低基數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社保特徵
特徵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特徵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特徵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特徵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特徵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⑶ 社保基數是什麼意思
社會保險基抄數簡稱社襲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針對用人單位工資發放形式的多種化,職工在確定繳費基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單位從職工工資中直接代扣代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個調稅等,應納入繳費基數。
(2)單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形式支付給職工個人的交通補貼、電話補貼、午餐補貼、過節費以及支付高溫、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崗位的津貼,應納入繳費基數。
(3)單位通過稅後利潤提成或分紅的辦法支付給職工個人的工資,應納入繳費基數。
(4)實行底薪制的職工,根據營業額或經營業績提成取得的收入,應納入繳費基數。
(5)實行業務承包或費用包干,單位不再報銷差旅費用的職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應納入繳費基數。
⑷ 保險的最低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保險的最低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是這樣的,社保的交納是根據當地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而社保局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舉個例子,A地社平工資為2000元,那麼這個地區最低檔為2000*60%=1200元,最高為2000*300%=6000元。因此交費這只能在這個范圍內浮動。
還有其他各種保險如工傷,退休等各種保險的比例分別是多少
是這樣的,單位和個人交納比例為:
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
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舉個例子,如果工資為2000元每月,那麼其需要交納的保費為:
醫療保險:2000*2%=40元,單位2000*8%=160元;
養老保險:2000*8%=160元,單位2000*12%=240元;
失業保險:2000*1%=20元,單位2000*2%=40元;
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2000*1%=20元
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2000*1%=20元
公積金:2000*3.5%=70元,2000*3.5%=70元。
因此個人總計為:290元,單位總計為:520元。
計算的數據可能會與實際的有出入,但計算的方式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