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員工離職了,但是公司還在繼續幫離職員工代繳住房公積金,分錄應該怎麼做
單位的社保、公積金都使用其他應付款科目。
發放時扣繳個人部分的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內-工資
貸:庫存容現金 等 (實發工資)
其他應付款-社保 (個人代扣部分)
其他應付款-公積金(個人代扣部分)
計提時的分錄也是計入其他應付款
借:管理費用 / 銷售費用 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應發工資)
其他應付款-社保 (單位繳納的社保)
其他應付款-公積金 (單位繳納的住房公積金)
這樣,單位繳納的與個人繳納的,都在「其他應付款-社保」和「其他應付款-公積金」科目,繳納時
借:其他應付款-社保
其他應付款-公積金
貸:銀行存款
上面回答是基於這個正確分錄基礎上的,你不要把「其他應付款」理解為企業的欠款。
再回到你上面的問題,你代離職人員交社保時
借:其他應付款-社保 (單位員工的)
其他應付款-公積金 (單位員工的)
其他應收款-*** (代離職人員交的)
貸:銀行存款 (社保中心的扣款總數)
❷ 離職了,個人可以繳納社保公積金嗎
離職之後未就業的話,個人可以參加戶籍所在地的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但是沒有其他三險。
至於公積金方面,目前只是很少地方允許個人名義參加公積金,所以要看你們當地公積金管理中心的規定。
❸ 離職後,原單位是否繳納當月社會保險和公積金
離職當月的社保和公積金是應該由你原單位來交付的,而你中間間隔的一個月的社保和公積金應該由你本人來交付。但是,地區不同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是可以不用補交的。具體情況可以去你們當地的勞動人才問問。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只要你的下一家公司能夠為你叫上社保和公積金的話。你就不用補交了。間隔一個月,對你的社保和公積金沒有什麼影響。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3)離職員工代繳社保公積金嗎擴展閱讀
辭職後,原單位的社保和公積金應該:
一、把檔案轉到當地人才中心,辦理個人人事代理,個人來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就可以。
1、養老保險繳費:
個體工商戶或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在參加養老保險時,將按照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醫療保險繳費:
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可以選擇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
二、失業保險轉到街屬勞動保障部門,辦完就失業證;
三、生育、工傷保險:不能轉,自動作廢。
四、住房公積金轉移:
單位職工調出的,應當自職工調出之日起的30日內攜帶以下資料到管理機構為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變更(調出)登記:
(一)某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變更清冊;
(二)某市住房公積金轉移申請表;
(三)職工身份證明。
管理機構受理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變更(調出)登記申請後,應及時辦妥住房公積金個人繳存變更登記以及住房公積金的轉移。
異地轉移辦理流程:職工本人先在調入單位建立公積金賬戶攜帶上述資料(表格需調出單位蓋章)和調入地出具的開戶確認函瑞安分中心審核辦理異地轉賬或電匯手續。
❹ 新員工入職不到一個月就離職要不要為他們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
不需要繳納。
具體要看員工是否已經與用人單位之間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如果有簽訂,那麼即便是員工工作不滿一個月,自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就應該為員工繳納社保;當然,如果員工和單位之間不存在簽訂勞動合同之說,那麼員工可以通過正規渠道維權。
《中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4)離職員工代繳社保公積金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三條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合同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❺ 代繳社保公積金也交嗎
很多人辭職之後對社保是置之不理 的,有的是嫌麻煩,有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阿偉給大內家普及下:
如果是非本人容意願失業的,別忘了可以領取失業金(南京交一年可以領兩月)。失業保險待遇除了失業金外,同時還可以享受免費醫療保險和介紹工作、技能培訓等待遇。領取方式是到就業管理部門辦理失業登記。
社保該怎麼處理。如果直接在當地有下家公司最好,溝通協調一下中間別斷月就行。如果還沒有下家,那就轉到戶籍地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如果不想這么辦的話,就保存好離職證明,等將來有單位接收或者想轉回退休地的時候,再把它轉過去。
在一些大城市,連續繳費是買房買車子女上學的門檻,這種特殊情況可以考慮找代繳公司救急。在這件事情上,建議大家擦亮眼睛
最後,如果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就把在各個地區繳費統一轉移到退休地計算養老金待遇。如果年限不夠又不想交了,也可以選擇退保。
❻ 辭職後可以自己繳納社保與公積金嗎
只要你辦理了解除勞抄動合同手續了,勞動關系不存在了,單位也到社保辦理了你的減員手續了,你也拿到回工回執了。就帶著身份證、戶口本、回工回執,到戶口所在地社保服務中心報到,進行失業登記,同時辦理個人繳費手續。
個人繳費不存在繳納公積金問題。
❼ 員工月初離職,需要繳社保和公積金么
離職後,根據離職的時間來決定公司是否當月繳納社保。
一般來說,月初及月中離職的,當月社保停繳,一般情況下當月公司不會給員工繼續發工資了,社保繳納需要扣除上月工資,不便於操作,而且員工的新單位完全有時間在當月給員工上社保,所以停繳沒有問題。
月末離職的,當月社保一般由原單位繳納,下月停繳,因為本月是有可能支付給員工工資的(特殊情況扣除工資的除外),而且月末社保不辦理相關業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7)離職員工代繳社保公積金嗎擴展閱讀:
1、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2、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