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工傷和醫療的繳費基數是一樣的
繳費標准:養老(單位20%,個人8%)
生育(單位交)
工傷(單位交,個人不交專)
醫療(單位10%,個人2%*基數+3)
失業單位1.5% 個人0.5%)
公積屬金(今年最高不超12%以前年度不超10%,單位個人各一半)
按照這個標准,你提供的數據有點大哦。
⑵ 工傷繳費工資是繳費基數嗎
工傷繳費工資是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的工資。
繳費工資是指工傷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工傷保險職工本人不繳費,由用人單位按照全部職工工資總額適用核定費率繳納。
全部職工工資總額是指所在單位全部職工繳費工資之和。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規定》,職工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各種津貼和補貼,加班費、各種獎金,特殊情形下支付的工資。按《社會保險法 》的規定,用人單位按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工資總額低於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平均工資60%的,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職工平均工資60%核定繳費工資;高於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平均工資300%的,按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上年平均工資300%核定繳費工資。
如果用人單位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除高於所在省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外,職工的繳費工資應該與其實際工資一致且不低於所在省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0%。但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存在為了少繳費低報職工繳費工資的情況,導致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給職工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低於勞動者應當享受的數額,勞動者可以通過勞動爭議仲裁要求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社會保險法》
第三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工傷保險條例》
第六十四條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
《重慶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渝府發〔2012〕22號
第五十三條 用人單位因少報、瞞報繳費基數,造成工傷職工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降低的,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補足。
⑶ 為什麼養老保險的基數跟工傷的基數不一樣
基數不應該不一樣的,這個時候必須去問。因為社保工作人員很可能會疏忽!你要提醒他,否則自己補繳或者扣減保險會對當月稅金造成一定影響。
⑷ 社保里養老保險跟工傷保險的基數是什麼得來的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以參保人上年的工資總額為基礎,根據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內工資來衡量確容定的,參保人上年的工資總額在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300%之間的,按參保人上年的工資總額確定繳費基數;參保人上年的工資總額低於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確定繳費基數;
參保人上年的工資總額高於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確定繳費基數。
⑸ 社保醫療保險與工傷保險交納基數不一樣是什麼情況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版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權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⑹ 社保醫療保險與工傷保險交納基數不一樣是什麼情況
社保繳費基數是每年七月由所在地社保局按上年職工平均收水平的60%--300%核定出六個回繳費答基數檔,再由單位按上年職工平均收入水平來靠其中的檔位,一般單位都是按最低檔60%申報。社保繳費比例: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承擔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承擔1%,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由單位全額承擔。
你所描繪的情況不正確,有可能是社保局的電腦系統出了問題,這種基數很矛盾!
⑺ 單位給上的社保,生育險的繳費基數跟養老,工傷,失業的繳費基數一樣嗎,如果不一樣,為什麼
一般是五險一金復一起以制無錫為例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補充醫療保險)這幾種都是一樣的繳費基數。PS:公司有另外交住房公積金的,繳費基數可能和養老失業不一樣。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⑻ 社保繳納基數低和基數高的工傷報銷有區別嗎
工傷職工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和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以工傷職工本人工資為基數,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遭受事故傷害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繳費工資高低直接影響到相關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
第六十四條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
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⑼ 單位給上的社保,生育險的繳費基數跟養老,工傷,失業的繳費基數一樣嗎,如果不一樣,為什麼
這幾個社保險種的繳費基數可以一樣,也可以不一樣,養老的基數是按照去年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算出來的,就是統計局算出來的。打個比方說,今年江門地區的養老基數幅度是1715-10089,生育、工傷、失業的基數是1375-6873元。這樣你就清楚了吧,不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了方便操作和計算,我們一般這幾個險種...都取一樣的基數。回答完畢,請審閱。、
⑽ 工傷保險 和養老保險 繳費基數是一樣的嗎
社保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比如內a地社容平工資為20000元,那麼養老保險交納額為20000*20%=4000左右/年,醫療為20000*10%=2000左右/年。
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養老保險:單位:20%
個人:8%
失業保險:單位:1.5%
個人:0.5%(農民工個人不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依據行業性質(依據營業執照為0.5%,1%,2%三個繳費費率)個人:不繳費
醫療保險:單位:9%+1%
個人:2%+3元
生育保險:單位:0.8%
個人:不繳費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