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每個員工社保繳費基數一樣嗎
職工繳納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所以每個人的繳費基數除了上年度平均工資相同的人是一樣的外,其他是不一樣的,上年度平均工資高,繳費基數高,平均工資低繳費基數也低。
『貳』 同一個城市不同區域的最低社保基數不一樣嗎
社保基數設置上下限,上限都是上一年平均工資的300%,下限養老是上年社平工資的40%,醫療是內60%,你的養老容和醫療基數不一樣,應該是你的社保基數屆於兩者之間,基數超過養老下限按自己的基數算,基數不到醫療下限按下限算每個地方的上下限都是不一樣的,一般都是不一樣的,當然也有很多地方是一樣的。
『叄』 為什麼住房公積金的基數與社保的基數不一樣
住房公積金和社保屬於不同的用途,住房公積金的基數與社保的基數存在差異。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隨著社保支出缺口的增加,社保的繳納比例和相關政策變化頻繁。
《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肆』 為什麼社保個人繳納金額和繳費基數每個月都不一樣
因為職工應發工資每月不同,繳費工資不同。
『伍』 為什麼社保每個月扣的錢不一樣
社保每個月扣的錢一樣,但是每年因為繳費基數的不同,扣取金額會有所差別。具體繳費基數取決於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以北京為例:
參照《關於統一2018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的通知》2017年度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1599元,月平均工資為8467元。按照北京市社會保險的相關規定,現就統一2018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金額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8467元。
二、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收入超過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25401元。
三、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70%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5927元。
四、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5080元。
五、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的,其繳費工資基數為3387元。
六、個人委託存檔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月繳費金額:
(一)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
1、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693.4元、失業保險費101.6元。
2、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016元、失業保險費60.96元。
3、以本市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作為繳費基數的,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677.4元、失業保險費40.64元。
4、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人員,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203.22元、失業保險費6.77元。
(二)基本醫療保險
不享受醫療保險補貼人員,個人月繳費為414.9元;享受醫療保險補貼人員,個人月繳費為59.28元。
(5)每個月社保基數不一樣嗎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陸』 單位員工工資不一樣,每月交的社保金額一樣嗎根據什麼算的
單位員工工資不一樣,每個月繳納的社會金額也不一樣。
根據員工的平均工資來繳納社保金額,用人單位承擔較大比例,其次由職工個人承擔,具體繳納比例以當地的社會保險機構政策規定為准,可以跟該機構的工作人員確定演算法。
社保繳納金額的演算法:
1、繳費金額
城鎮職工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五種,俗稱五險。各地繳費標准並不統一,但共同的規律都是社保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2、繳費基數
理論上的繳費基數=參保人月工資總額,但由於各地都設定了繳費基數的上下限,所以工資收入低於繳費基數下限的,一律按下限作為繳費基數;工資收入高於繳費基數上限的,一律按上限作為繳費基數;工資收入介於繳費基數上下限之間的,按自己的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
(6)每個月社保基數不一樣嗎擴展閱讀:
社保的特點:
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
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
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社保是累計繳納的。
『柒』 為什麼同一個月的社保三險繳費基數不一樣
基數就是你交社保的繳費基數啊,它等於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如果是新進回的話,答就是你首月的收入),每年社保部門都會重新核定一次,個人扣的三險金額=繳費基數X繳費比例,比如在上海,個人養老保險要扣繳費基數X8%,醫療保險要扣繳費基數X2%,失業保險要扣繳費基數X1%
『捌』 社保交費每個月不一樣嗎
不可能每個月都不一樣啊,一般基數是一年才調一次,基數一致的話扣除費用應該是一樣的。因為繳費比例是文件確定的,基本是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