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保卡繳費百分比能改嗎
那你就需要問一下當地勞動局社保窗口了,你的繳費比例能不能降低?畢竟你之前一直這么繳費的。
『貳』 社保繳納比例怎麼調整
不是,你理解錯了。社保基數是從2014年7月1日開始調整提高,與以前年度繳費基數無關回,只是2014年7月1日起答至2015年6月30日止這一年的社保費按調整提高基數繳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社保繳費基數可以改嗎
社保繳費基數是可以改的,但不能低於最低水平。
關於社保繳費基數社保規則:
1、老員工:按上年月均工資來申報;
2、新員工:按年內首月工資來申報。註:如果社保基數和工資不對應,在稽查審計時會有風險。
由於我國社會保險實行屬地化管理,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相應辦法,目前全國各地的社保繳費辦法不完全一致,通常,單位職工本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原則上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為基礎,在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60%—300%的范圍內進行核定。通常情況,下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關於社保繳費基數核定公式如下:
1、(當:個人月平均工資≥上限)社會保險基數=上限 (但申報時也應如實填寫個人月平均工資,以免日後發生糾紛)
2、(當:下限<個人月平均工資<上限)社會保險基數=職工個人上年月平均工資
3、(當:個人月平均工資≤下限)社會保險基數=下限 (個人月平均工資可小於下限,但不應低於北京市最低工資)其中,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限通常為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下限通常為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肆』 社保繳費基數如何變更
社保變更繳費基數詳細流程基礎資料來源
申報資料
社保繳費基數每年2月-5月,參保單位須到辦理參保登記的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中心或區社會保險所(以下統稱社保經辦機構)申報下一結算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參保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須經參保職工本人簽名或採用公示的方法確認。
繳費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暫按其上一年月繳費基數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這是變更基數的關鍵環節。
社保繳費基數-確定
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月繳費基數,其中:新進本單位的人員以職工本人起薪當月的足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參保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的月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
繳費基數上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
社保繳費基數-如何獲知
(1)職工可撥打12333,通過電話查詢。
(2)職工可持《勞動和社會保障卡》到全市各級人力資源市場、街道社會保障所、社區社會保障站,通過讀卡器、觸摸屏查詢機等聯網設備進行查詢。
(3)社保經辦機構每年列印一次社會保險(養老、醫療)個人帳戶清單,由參保單位發放至參保職工手中,以便參保職工了解、監督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伍』 2019年社保繳費比例變更
保險小來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自在線答疑。
首先是需要到勞動局登記保險證,但必須要准備好公司的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開戶許可證、組織機構代碼、法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然後才可以辦理社保。辦理社保的話要先填相關表格,之後才可以辦理。
『陸』 社保繳費比例如何變更
繳費比例為:
公司和抄個人繳納五險的比例分別是:
1、單位養老保險 20%(個體工商戶12%),
2、失業保險 2%,
3、醫療保險 6.4%,
4、工傷保險(企業0.5%-2%、事業單位0.4%),
5、生育保險(企業0.8%、事業單位0.4%)。
個人:
1、養老保險 8%
2、失業保險 1%,
3、醫療保險 2%,
4、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繳費。
『柒』 公司社保繳納比例可以自行調整嗎
公司能調整的只有繳費基數,不能調整社保繳費比例。
例如某地社平工資5000元/年,繳費比例最低不能低於60%,最高不能高於300%,但是企業和員工各自承擔的比例是不變的。
養老保險企業承擔20%,個人承擔8%;
醫療保險企業承擔7.5%,個人承擔2%;
失業保險企業承擔2%,個人承擔1% ;
生育保險企業承擔0.8%,個人不繳納;
工傷保險企業承擔1%,個人不繳納。
拿養老保險為例,企業繳納50000/12*60%*20%,個人繳納50000/12*60%*8%。
其中60%可以由企業自行調整。
(7)社保繳費標准更改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以社保中的養老金為例,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1、企業在職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註:由於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