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為員工負擔的個人所得稅與社保都不能在稅前扣除嗎
企業為員工負擔的個人所得稅本應由員工負擔,由企業負擔不能稅前扣除。
本應由員工承版擔的養老保險金(8%部分權)如果也由企業承擔,個人不再負擔,同樣也不能稅前扣除。
樓上說可以,大概是指本應由企業承擔的20%部分吧。
2. 沒有給員工繳納社保,員工工資能作為成本入賬嗎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嗎
一、員工工資計入成本必須給員工繳納社保,否則不能作為成本入賬,現在社保要地稅代收,就是要把這個跟成本稅收等掛鉤起來,確保員工的社保問題得到落實。
二、下述5項原則雖沒有提及給員工繳納社保,但可能各地的稅務機關對如何確定「單位員工」的判定標准上也許有不同的掌握,因此建議必須咨詢負責你單位企業所得稅的主管稅務機關,來確定所在地區對這項政策的執行情況。
國稅函[2009]3號規定,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所稱的「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稅務機關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一)企業制訂了較為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二)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
(三)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四)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五)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稅款為目的;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據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同時將工資薪金支出進一步界定為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2)個人承擔社保企業承擔可以稅前列支嗎擴展閱讀:
稅前扣除規定與企業實際會計處理關系
(一)稅法優先原則: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不一致的,應當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計算。(鉑略註:《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例如,職工福利費的范圍,在財務部和國稅函都有相關的規定且不一致,而國家稅務總局在稅務答疑時就明確了,在所得稅上按照國稅函的文件處理;在會計處理上按照財政部財通的文件。如果不一致,就按照稅法的標准。
在實務操作中還一定要注意稅法優先原則在其他方面的體現,如合同中寫明股權轉讓產生的個人所得稅由個人負擔,但是由對方承擔這部分費用,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務部門還是會找個人承擔責任。
(二)稅法協調原則:對企業依據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並實際在財務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支出,凡沒有超過《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法規規定的稅前扣除范圍和標準的,應按企業實際會計處理確認的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
(三)稅法空白原則:稅收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未明確規定的具體扣除項目,在不違反稅前扣除基本原則的前提下,按國家財務、會計規定計算。
例如,關於勞保支出,目前只是規定了具體的扣除明細范圍,但是沒有扣除標准,那麼企業就可以按照國家財務、會計的規定計算。
3. 企業負擔員工個人部分社保費能否稅前扣除
不能扣除。
社會保險主要通過在一定范圍內籌集社會保險資回金來答提供社會保險資金,並在遇到勞動風險時為工人提供必要的幫助。社會保險為工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勞動者只要符合享受社會保險的條件,即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或者已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就可以享受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內容。
(3)個人承擔社保企業承擔可以稅前列支嗎擴展閱讀:
根據上一年一月至十二月的員工全部工資收入的月平均值確定。每年確定一次,確定之後,一年之內不會更改。報告和調整社會保障基數的時間通常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為支付基礎,職工的一半為上年平均工資,作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礎。在收入中,支付基數由社會保險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公告核實。
4. 企業為員工負擔的個人所得稅與社保都不能在稅前扣除嗎
社保是在個抄人所得稅前扣除的。襲
根據工資的多少,先繳納社保,再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廣州某人月工資6000,按規定19%將繳納社保,
那麼「應納稅額」=60006000x19%-3500=1360,對應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3%和0,因而個=1360x3%-0=40.8元。
2015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器,自新個稅法實施,起征點從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個稅=應納稅額×稅率 - 速算扣除數,其中應納稅額=工資 - 三險一金 - 起征點,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與不同的應納稅額對應。
5. 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的社保是個人繳納部分還是公司
稅前扣除的社保是個人繳納部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十五條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不包括企業年金。
計算方法: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5)個人承擔社保企業承擔可以稅前列支嗎擴展閱讀
稅前扣除項目主要包括:
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實際發生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1.稅金:指銷售稅金及附加
(1)六稅一費:已繳納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建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出口關稅及教育費附加;
(2)增值稅為價外稅,不包含在計稅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時不得扣除。
(3)企業繳納的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已經計入管理費中扣除的,不再作為銷售稅金單獨扣除。
2.其他支出,是指除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外,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支出。
提示: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以下規定計算限額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6. 公司全額承擔社保,個人部分怎麼入賬允許稅前扣除不
不能。既然是公司都承擔了,那麼和稅沒關系。其實背著抱著一般沉。
這個比較麻煩,等於是公司給扣了再交,但是工資比這個多出來了,但是有給扣了交費了。但是實際你沒少收入,那就別想什麼減稅了。
7. 社保的個人繳納部分也由公司負擔,個人部分能否稅前列支
個人部分,不能稅前列支,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該調增
8. 企業為員工負擔的個人所得稅與社保都不能在稅前扣除嗎
社保是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的。
根據工資的多少,先繳納社保,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專。
例:廣州某人月工屬資6000,按規定19%將繳納社保,
那麼「應納稅額」=60006000x19%-3500=1360,對應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3%和0,因而個=1360x3%-0=40.8元。
2015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器,自新個稅法實施,起征點從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個稅=應納稅額×稅率
-
速算扣除數,其中應納稅額=工資
-
三險一金
-
起征點,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與不同的應納稅額對應。
9. 請問企業員工以個人名字買的社會保險可以在稅前扣除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企業購買的商業健康保險,需要做版到「一人一單一碼」,才可權以稅前扣除,即在填寫保險合同時,一個被保險人對應一份保險合同和一個稅優識別碼。
企業為職工繳納的除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以外的其他類商業保險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需要在年度匯算清繳時作納稅調增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