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保險每月按5000基數交!滿15年後能拿多少退休金
不同城市計算不一樣的,而且差別比較大,但是你這個只交15年的話,估專摸著也就一千出頭屬點。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有關規定,從2016 年5月1日起,將階段性降低養老保險。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自2018年7月1日起,國務院《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實施。
Ⅱ 我的社保基數是2800,問我退休後能拿多少錢
無法計算。
退休金一方面與養老保險個帳戶總額和年限有關,另一方面還與退內休前一年度當地在職職工容平均工資有關;基數是2800,明年、後年是多少不確定,更不知道50歲的時候當地平均工資是多少了,所以現在無法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2)社保基數以後能拿多少擴展閱讀: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公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Ⅲ 社保繳費基數3269,25年後養老金能拿多少
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到的具體錢數,在這里無法具體說明。因為全國各省市版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權同,統籌賬戶的金額不一致;並且每個人的工作的工資也不相同,所以,不能進行具體計算。
但是,在這里,提供一下一些計算公式,供大家自己計算:
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
養老保險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養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繳,將直接影響到退休後養老金待遇。
Ⅳ 我今年繳社保15年以後,每月能拿多少錢
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基數,可以在社平工資60~300%范圍內選定不停的檔次。
不同的繳費基數乘以固定繳費率20%,就會有不同的養老保險繳費數額,最低標准15年可能要繳費167587元,最高可能達到837935元。詳細數據見下文表格。
三,個人賬戶儲存額和記賬利率假設
個人參保繳費,按照繳費基數的8%計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計入個人賬戶,就好比是在銀行有一個存款賬戶,每年會有利息產生。根據現有資料,2016~2018年的記賬利率為8.31%、7.12%和8.29%。
我們從偏保守的角度進行假設,未來15年的記賬利率為4%,據此可以計算出來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之和。
對應上表中三檔繳費情況,計入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將分別達到87626元、146044元和438131元。
四,計發月數
所謂計發月數,可以理解為退休時的理論剩餘壽命。
退休年齡不同,計發月數也不同。比如,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個月,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個月,6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01個月。
根據公式: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由於不同退休年齡計發月數不同,從而會影響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多少,即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越小,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越高。
Ⅳ 社保按最低標准繳納15年退休後每月能拿多少錢
實際上,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因為,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相同,而且差異還不小,統籌賬戶的金額也不一致,並且每個人的工作單位以及工資高低也不相同,所以,社保交滿15年,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到的具體錢數也是有區別的,統籌賬戶的金額不一致,因此,就無法具體計算出繳納15年社保之後能夠拿多少錢,畢竟這是需要具體個例才能計算出來。
如果這個職工繳納的是300%那一檔的話,繳滿15年之後的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總的來講,養老保險遵循的是多繳多得的原則,繳費基數越高、年限越長,等到退休之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高。
Ⅵ 社會保險交滿15年後 一般一個月能領多少
社保繳納滿15後,個人賬戶每個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金額為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除以120,基本賬戶每個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金額為個人退休時當地員工的平均工資乘以0.2。如果員工還未退休,15年後個人賬戶養老金可以停止繳納,但是基本賬戶的養老金單位會繼續給員工繳納。養老金繳納越多退休後每個月領取到的也就越多,所以繳納金額越多繳納期限越長越好。
您沒有單位繳納部分的話每個月領取就是個人繳納部分:(300*12*15)/120=450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1、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2、繳費比例
繳費比例,即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費率。我國《社會保險法》對社會保險的征繳費率並未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按照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相關政策的規定,對不同的社會保險險種,我們實行不同的征繳比例。
Ⅶ 交了社保以後能領多少
這個看你繳納的社保基數是多少,基數越大以後就拿得越多;還有就是年限越長,拿得也會越多;簡單的說就是 多交多得;可以搜索社保問答網12333ask獲取更多社保答案。
Ⅷ 社保交納基數10000 老了能拿多少
一萬元的基數來就是按20%的比例繳納自每月就是2000元,一年是24000元的養老保險金。這能知道繳費指數。但是還有繳費年限不知道,你繳納的年限是決定養老金的關鍵。你退休那一年的全省職工工資不知道。所以不好測算。假如你退休上一年的全省職工平均工資是月10000元,你繳納30年,那麼基礎養老金按照你現在的指數計算最起碼要有四五千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賬戶積累除計發月數。要是60歲退休就拿個人賬戶除139。個人賬戶就是你工資扣除的錢。占總繳納額的40%。假如一個月繳費2000元,個人賬戶就是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