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位為職工繳納各類保險的比例是多少
養老來保險:單位20%,個人自8%。如果員工收入6000元單位繳費1200元個人繳納480元
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醫療保險:單位6-4%,個人2-4%
工傷保險:單位1%,個人0%
生育保險:單位1%,個人0%
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免徵個人所得稅;個人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超過規定的比例和標准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應將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企業為員工交納的社會保險沒有超過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的,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應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❷ 公司為員工繳納社保,比例是多少
單位:養老:20%;
失業:1%;
工傷:0.3%~1.9%不等,按經營范圍危險程度確定;
醫療:10%;
生育:0.8%;
住房:12%。
個人:養老:8%;
失業:0.2%;
工傷:無;
醫療:2%+3元;
生育:無;
住房:12%。
❸ 公司為員工繳納社保,比例是多少
單位:養老:20%;
失業:1%;
工傷:0.3%~1.9%不等,按經營范圍危險程度確定;
醫療:10%;
生育:0.8%;
住房:12%。
個人:養老:8%;
失業:0.2%;
工傷:無;
醫療:2%+3元;
生育:無;
住房:12%。
❹ 企業給員工交納社會保險金的比例是多少
企業給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的比例現在是16%,至於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大致是6%~2%吧,具體要看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的規定。
❺ 企業和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的比例是多少
個人部分:11%
單位承擔部分:37%
公積金單位和個人承擔:7%
最低繳費基數:專1478
最高基數:6705
以下是社會保險明細屬:
單位部分:養老22%+醫療12%+失業2%+生育0.5%+工傷0.5%=37%
個人部分:養老8%+醫療2%+失業1%=11%
❻ 公司與員工按什麼比例交社保
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版的規模權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❼ 公司每月給員工繳納保險的比例
1、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2、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
3、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個人0.2%;
4、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個人不繳納;
5、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個人不繳納;
6、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國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購買社保,是我們國家法律強制規定的,任何企業和單位都不能拒絕為員工購買社保,之前由社保部門來徵收,這個社保征繳力度,並不是特別強,所以說很多中小企業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所以不願意給員工購買的,社保的現象比比皆是的。
那麼今後,由稅務部門開始徵收社保。稅務部門的徵收力度,在全國范圍內是最強的,所以說就不會存在像以前,社保部門來徵收社保逃避徵收社保的一個情況,實際上稅務部門徵收社保以後,就不會存在這種現象了。
不但要嚴格按著自己的用工人數,去購買一個社保的費用,而且還要按照員工本人的實際工資,去繳納這個社保的繳費基數,也不可以按照最低的繳費基數給員工購買社保,實際上有很多企業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購買社保,因為法律當中沒有明文規定,按照個人基數購買社保,實際上這種情況屬於一個偷漏稅的現象,當然由稅務部門徵收,以後這種現象就一去不復返了。
❽ 社保繳納個人和企業的比例是多少
企業和個人保險繳費比例,對於不同的參保者來說,單位和個人保險繳費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由於不同城市的經濟水平不一樣,社保繳費比例也是不一樣的。下面為一般繳費標准:
1、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0%,個人繳納比例8%。
2、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9%+1%,個人繳納比例2%+3。
3、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繳納比例0.2%(農業戶口個人不需繳納)。
4、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5、工傷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8)企業為員工交社保比例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企業基數:
1、養老保險、失業保險
上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下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
2、工傷、生育、醫療保險
上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下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保繳費比例
❾ 公司給員工繳納社保的基數到底應該是多少
最低不能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僱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於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於100%);最高不能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
繳費基數在同一繳費年度內一年一定,中途不作變更。每年4-6月,用人單位應根據所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通知,申報本單位職工新一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9)企業為員工交社保比例擴展閱讀:
針對用人單位工資發放形式的多種化,職工在確定繳費基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單位從職工工資中直接代扣代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個調稅等,應納入繳費基數。
(2)單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形式支付給職工個人的交通補貼、電話補貼、午餐補貼、過節費以及支付高溫、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崗位的津貼,應納入繳費基數。
(3)單位通過稅後利潤提成或分紅的辦法支付給職工個人的工資,應納入繳費基數。
(4)實行底薪制的職工,根據營業額或經營業績提成取得的收入,應納入繳費基數。
(5)實行業務承包或費用包干,單位不再報銷差旅費用的職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應納入繳費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