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保的繳費年限長短和退休之後的養老金有什麼關系嗎
養老保險繳費時間越長,退休金領取的就會越多。
養老金能領取多少,主要看個人繳費年限長短、個人繳費基數高低和當地社會平均工資。
養老金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
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拓展資料: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2. 社保中的全部繳費年限怎麼計算
養老保險計抄算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第一,視同繳費年限,是指國家實行養老保險繳費政策之前參加工作的職工,和按照國家規定可以視同繳費年限的時間,比如入伍,知識青年下鄉等等,經過認定之後也可以視同繳費年限,
第二,實際繳費年限,是指實際從工資中扣除或者直接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年限,按月計算,滿12個月為一年,精確到月。
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合計為繳費年限,計算退休養老金,按照繳費年限計算。
3. 社保的視為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保險小編抄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視同繳費年限「是針對1992年前(那時還未實行社保)國企的員工而言,即國企員工從參加工作時起至實行社保繳費制度時止這一個時間段視為已經繳費年限,在退休時合並計入累計繳費年限。
4. 社保繳納代繳中的視同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視同繳費是指當地開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的連續有效工齡。因制度改革之前沒有建立個人賬戶,個人基本不繳費,但計算養老金時不能把這段工作年限去掉,所有使用視同繳費。
5. 社會保險繳費年限是什麼
國家約在1992-1995年間(各省不同)開始實行了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在實行賬戶之前國家社會保險制度缺失,那時候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員的工齡是需要認定的,但他們並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於是國家規定把他們的工齡看作為參加養老保險繳費的年限,即為視同繳費年限。而之後,則根據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月數計算年限,即為實際繳費年限。
以吉林省為例,吉林省是1995年7月份開始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如果某個人是1980年1月份上班,之後正常參加養老保險到2013年5月份,則他的198001-199506期間為視同繳費年限,199507-201305為實際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社保顯示按月繳費年限91是什麼意思
證明你的社保繳納了91個月,但是你之前應該還有視同繳費年限,如果你年齡大了應該比這個要久,91個月並不是特別的准確。
7. 社保問題連續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最普遍的介紹:社保問題
特點是什麼:連續繳費年限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社保規定
其它含義:交費期間不得中斷
舉例說明應用場景:連續繳納社保金
8. 我國社保中的視同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視同繳費年限,出現的情況復雜。
在一些情況下,這幾年你雖然沒有繳費,但是國家可以認定為你等於繳費。多繳一年,養老金待遇會有些增加,如果視同繳費年限能夠認定過來 ,對我們將來的養老金待遇是有好處的。我們國家是九十年代建立養老保險的,可是很多七八十年代參加工作的人就要在九十年代末或2000年左右就退休,那怎麼辦呢?他們才繳了十幾年,但是前面他們有好幾十年甚至十幾年的工作沒有繳費。可責任不在人家啊,那是你中國沒這個制度,於是政府就得給予補貼,就每一個你工作的年限就視同於等於交費了,這就叫視同繳費年限。
小結:視同繳費年限,說白了就是有一些年限,你沒有繳費,但是國家認可你,認為你可以視作已經繳費。
9. 什麼是連續繳費年限社保連續繳費年限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繳費時間,如果在五年中,你第一年繳費,第二年沒繳費,從第三年到第五年又連續繳費。那你的有效參保年限是四年,而不是五年。需要把第二年補繳,同時繳納滯納金,那你的有效參保年限為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