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州地稅 社保基數
廣州市地方稅務局回復:2009年10月起社保費由地稅部門「全責徵收」,繳費單版位應參保養老、醫權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以及重大疾病醫療補助金五險一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做工資表和社保不平。我們公司有6個人交社保,基數都是一樣的,地稅裡面是直接6個人一起扣除,但是我做
社保計算不是四捨五入的,一般是見分進角,很簡單1.31元=1.4元 1.39元=1.4元
3. 地稅納稅申報時,填寫的社會保險費繳費申報表,裡面的各種費種的繳費基數是多少呢是不是工資額呢
是按照個人的工資來算的。不是按工資總額。
都是應付工資數。 繳納版額度每個地區權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其中17%劃入統籌基金,3%劃入個人帳戶),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0%,個人2%+3元;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4. 請問社保費和地稅社保有沒有一樣有什麼區別
社保費用扣款多少,直接體現在地稅單的社保明細上
,
地稅社保提供明細賬目,能明確知道社保費用扣款金額的明細,
是一樣的道理
5. 地稅和社保有什麼關系
地稅和社保的實際上沒有關系的,但省政府要求地稅代為徵收社保費,也就是說回各地的社保費由地稅答部 門負責徵收,而社保部門負責發放。
地稅局是專門對納稅人的地方稅繳納進行管理的機關部門,辦理社保,社保局需要地稅部門對公司的某些數據進行證實。這兩個部門一個是國家的稅務部門,一個是社會保障部門,你提出的問題是它們之間只是在某些業務方面的配合關系。
(5)地稅和社保基數一樣嗎擴展閱讀:
社保費改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馬光榮告訴記者,「社保機構相比起稅務機關來說,徵收力量比較弱,也就導致徵收不嚴格、不規范,很多企業都少繳社保費用。因為稅務部門掌握了更多的企業財務信息等,所以讓稅務部門來徵收就會更規范。」
6. 社保,公積金,地稅申報的工資,實際發放的工資基數都不相同,工資科目怎麼處理,按那個基數做賬合理呢
社保金是來有最低的繳費基數,自你發的工資可以高出基數,然後按規定比例交就好了,和實際工資沒有太大賬務關聯,公積金可以交,可以不交,單位和個人各負擔一半,地稅報的工資一般是做假賬用的,不用較真去計較基數不一樣,實際發的工資比報給地稅的高的話,那你可以找票沖,發放福利,用福利或補貼的名義實際是把工資發給員工,這樣的話可以不用交稅。
不明白你就追問,分給我吧,謝謝了。
7. 社保基數跟個稅不匹配
各自申報時不會有問題,但後續有可能會給你們單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我們這里下發的上線金稅三期的通知里明確寫了,個稅申報的工資薪金所得與社保、年金繳費基數不匹配的單位,屬於地稅重點開展的納稅疑點檢查的對象之一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8. 地稅系統里申報的社會保險費的基數是怎麼確定的
社保法規定是職工工資總額,但實際操作中各地區之間也有差異,根據版地區居民收入和地方社保統籌權基金支付能力有所區別。 社會保險基數的范圍包括當地一個年度平均工資(一般省平工資),基數的設置是在這個平均數的60%-300%,按《社保法》規定,社保基數一般按照職工的工資收入定,最低不得低於平均工資的60%,最高不得高於平均工資的300%。
9. 地稅系統里申報的社會保險費的基數是怎麼確定的
首先要看你備案的時候填的工資是多少,這個工資必須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然後回看你答的工資是否低於當地最低繳費工資(全省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低於的按最低繳費工資繳費,繳費一般還有個上限(全省社會平均工資的300%),高於的全部按上限繳納,具體情況要參照當地的政策。
比如當地社平工資是3000,最低繳費工資就是3000*60%=1800,你的備案的工資是1700,那就要按1800的基數繳費,你的工資是2000的話,就按2000的基數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