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月薪一萬八,社保繳費基數是4500,扣除稅,發到手裡能剩多少
社保一般是個人扣除8%,那麼一個月扣除社保是4500*8%=360,其他四險一金扣除X元,
計算到手工資方法如下:
個稅繳納基數=18000-X-360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征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准原來是2000,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27日再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草案維持一審時「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准從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規定,同時將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B. 社會保險月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社會保險月繳費基數是指職工一個月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回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答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繳費基數上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定,最低不能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僱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於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於100%);最高不能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市統計局公布。
C. 社保單位月繳費基數
各地的社保繳費政策存在差異,具體的單位及個人社保繳費基數計算方法,可向當地的社保局咨詢。
【舉個例子】小劉2018年4月進入本市某國企工作,試用期工資為4000元,試用期結束後工資調整為4500元,單位在為其繳納社保費時以4279元為基數,請問單位這樣做是否正確?如果小劉在2018年9月跳槽到一家新單位工作,月工資為4800元,此時小劉的繳費基數又應該是多少呢?
答案:(1)單位做法正確。
2018年個人(單位)繳費基數上下限仍按照上年度市平工資的60%—300%確定,即4279元—21396元。對於新進職工,單位應按首月全月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因小劉首月工資為4000元,低於4279元,所以單位按4279元作為其繳費基數的做法是正確的。
(2)小劉更換單位後,作為新進人員或變更單位人員,其繳費基數應按首月全月工資確定,同時仍要符合繳費基數上下限的規定。此時,小劉的工資已超過4279元,因此其繳費基數應為4800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D. 社保基數4500單位繳納多少個人繳納多少
社保的個人繳費比例合計10.3~10.5%,公司繳費比例30~33%,也就是說公司繳費金額回大概是個人答繳費金額的3倍。
4500的繳費基數,個人繳費金額470元左右,公司月繳費1400+,但是公司繳費金額和我們個人沒有直接的關系,公司繳費的那些錢都是劃入統籌基金由社保統籌支配的。
E. 工資4500,社保基數是多少,
社會保險基來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自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F. 請問社保: 如果你的工資是5000元,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就是4500元,以上的500元不計
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是按照本人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當本人工資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的時候,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也就是說,只有職工工資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的情況下,才可以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如果單位沒有按照職工工資作為繳費基數,而是採用社會平均工資60%作為繳費基數,是屬於違法行為,也就是沒有足額繳費。
比如職工工資為2000元,社會平均工資是3000元,本人工資高於社會平均工資的60%,就應該按照本人工資2000*8%=160元。如果職工工資是2000元,社會平均工資是4000元,社會平均工資60%=4000*60%=2400元,職工就不能按照2000元作為繳費基數,而是按照2400作為繳費基數,應該是2400*8%=192元。
G. 社保月繳費基數
社保月繳費基數是根據自己經濟狀況或者工作收入的比例來繳納社保基數,社保繳費基數分高,中,低三個檔次。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挑選適合的繳費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