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保中斷繳費8個月有什麼損失,該怎麼辦
社保接續:復
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制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❷ 公司給員工斷交三個月社保,造成不能補交,找到社保局解決所受損失,社保部門不
找單位解決,賠償損失。
❸ 社保損失如何計算公式
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社保的繳費基數,是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如何減少社保斷交造成的損失
001
對於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或者收入不太高的家庭,五險一金是比商業保險更實在、更接地氣的存在。
然而身邊的很多人每月交著五險一金,卻對它一知半解。
九念想了想,乾脆出個社保系列,我會在近期寫一系列的文章,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利用社保,關注「小白實踐課」,可以留言提問哦。
關於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每一項保險的基本用途,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五險一金有啥用?看病養老生娃買房都離不開它!》。
之後會對每一項保險進行更加詳細的說明,敬請期待。
002
舊的一年剛剛過去,很多小夥伴估計有離職的打算了。
辭職期間,社保斷繳會有什麼後果?
養老保險,累計交滿15年,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中間允許斷交。繳納的時間越長、金額越多,所處的地區越發達,退休之後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一年半載的離職,對養老金的影響並不大,這個不用太擔心。
醫療保險,退休時男員工累計交滿25年,女員工累計交滿20年,可以享受終身醫保,偶爾辭個職休息幾個月,不影響退休之後的醫保報銷。
社保斷交期間,個人醫保卡里的錢還可以接著用,也就是你依然可以刷醫保卡買葯。
但是,從斷交的第二個月開始,去醫院看病就不能報銷了。
斷交三個月以上,連續繳費年限清零(不影響退休時計算的累計繳費年限),某些大病門診的報銷比例會下降。
比如你在之前的公司工作了三年以上,如果生了重大疾病,本來可以報銷90%。但是因為中間斷交了4個月,連續繳費年限清零,到新公司不足一年,那麼報銷比例就只有60%。
所以醫保斷交一般不要超過三個月,如果時間較長,可以買一份短期的商業醫療保險過渡一下。
生育保險,懷孕之前交滿12個月,並且員工懷孕期間依然還在繳納,可以享受生育醫療待遇和生育津貼。
所以,如果你辭職了,建議等新公司社保交滿12個月,再考慮懷孕的事情。
失業保險一樣,到了新公司交滿一年才能申請。
工傷保險,交錢之後第二天即刻生效,屬於只有在工作期間才會有用的保險。
003
除了保險本身,如今在很多一二線城市落戶、買房、買車、孩子上學,都要求有一定的社保繳納年限。
九念整理了一下在北上廣深落戶、買房要求的社保年限,其他城市大家可以在網上查詢。
北京:非本地戶籍人員,購房、拍牌、小孩上學,需要有連續5年的納稅或者社保證明。注意,必須是連續的,不可以中斷。落戶則需要連續七年。
上海:非本地戶籍人員,買房需要有連續5年的納稅或者社保證明,拍牌需要3年,小孩上學需要1年。落戶的話,連續3年以上繳納社保的有優先權。
廣州:非本地戶籍人員,買房需要有連續3年的納稅或者社保證明,落戶需要累計交滿4年以上,積分達60分。
深圳:非深圳戶口在深圳買房,社保繳納年限從之前的3年提高到了5年,買車需要2年以上。
004
既然斷交有那麼多麻煩的後果,補繳不就行了?
事情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目前,各地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單位造成的社保斷交,可以由單位出面為你補繳,而個人原因造成的斷交,比如辭職,是不能去補繳的。
那麼問題來了,新單位憑什麼要為你補繳辭職期間的社保費用?人家沒這個義務呀?
當然,有需求就有市場,有些人會通過一些「低下渠道」,自己掏錢補繳。
也不是不行,但是第一花費較多,沒有了公司分擔掉一大部分,個人全款繳納社保,每個月最少要交工資的小一半了,還是挺肉疼的。
另一個是補繳是需要加收滯納金和利息,按照規定,自欠繳之日起,到用人單位申報補繳成功的前一日止,根據其欠繳金額分險種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還有欠款在欠繳期間大約年化8%的利息。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離職之前和新東家溝通好這些事情,算準跳槽時間,爭取無縫銜接。
我是九念,關注「小白實踐課」,給你最接地氣的保險和理財知識!
❺ 公司斷交社保,員工受到影響與損失,怎麼要求賠償損失
因公司斷交社變,員公受到損失,可以和公司協商,解決不了可以到相關部門去投訴。
❻ 公司未停止社保對個人造成的財產損失
社保未停保,屬於公司未及時履行手續,根據《社保法》和《社保稽核辦法專》用人單位未能按屬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應處以3倍以上罰款和千分之五的滯納金。
不過說老實話,你完全可以不理公司,公司未給你辦理停止繳費,公司的表格里就有你的名字,社保局要收 肯定就收全公司的,公司不給你的繳 就不能給全公司繳。你放心好了,要是我根本就不去申請仲裁,讓公司全額把我的費用繳納進去,我個人一分錢都不會掏。最後如果公司找你,那也是公司自己出的問題,我是一分錢都不會拿的,讓公司自己去解決。(受益的完全是你個人)
❼ 企業若是少報社保繳納基數,有什麼損失
社保一般是單位和個人按照比例繳納。繳存基數可以到社保局查詢。
社保基數查內詢:
每年社保容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
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
❽ 因公司的原因造成員工斷保,損失由誰來承擔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因為你都說了是因為單位單方面原因造成社保中斷的一個情況,那麼造成這樣的一個情況,肯定是要由所在的工作單位,來進行承擔補交的一個費用。而且因為單位方面造成社保中斷的繳費,不但自己的養老保險可以補交,實際上所有的一個社保待遇都可以進行補繳,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都可以進行補繳。所以說沒有補交不進去這樣的一個說法。
那麼前提條件就是單位願意承擔補交的一個費用,這是很關鍵的,因為很多單位由於自己的經營不善,在補交社保方面是有一定的經濟壓力,這個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這絕對不能作為欠繳員工社保費用的一個理由,因為員工享受社保待遇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任何企業單位也不能因此而拒絕替員工交納社保。
所以說,企業應當想盡一切辦法來給員工繳納相應的社保待遇,至少要按照勞動合同關系。來繳納這個社保待遇,因為在勞動合同關系存續期間,那麼作為企業單位的員工,企業單位是有責任和義務來給自己的員工繳納社保。
❾ 公司沒有及時減員導致我損失一個月社保
可以要求來補繳社保。
社保補繳自方式:
以個人名義參保的,如果漏繳不能夠進行補繳,只有是單位原因造成的漏繳才能夠進行補繳,並且補繳五險;
如果單位沒有做申報(沒有給開戶)的只能補繳養老;
繳納一段時間後,中斷想補繳地可以找代理公司給補繳。
繳費單位(不含個體、自由職業者)漏繳職工養老保險費的,應帶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基本養老保險費個案補繳:
職工檔案和養老保險手冊;
《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請表》;
勞動合同、工資發放明細表等;
其他相關材料。
❿ 繳社保,造成我的社保中斷的損失怎麼補償
雖然沒有國家性的規定出台必須由單位賠償損失,但是很多地方性的規定已經出台了,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少報職工工資,未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造成工傷職工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降低的,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補足。從法理精神上說也應該由用人單位承擔責任。 一旦發生工傷,職工享受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等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而工傷保險基金會嚴格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64條規定,即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核定工傷保險待遇。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繳費工資本應等於職工實際工資總額,但由於用人單位瞞報工資數額,導致工傷職工享受不到法律規定的待遇標准,才使得工傷保險待遇標准縮水。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辦法》第二十三條繳費單位未按照規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或者未按照規定申報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額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從理論上講,用人單位瞞報工資數額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供養親屬工傷保險待遇降低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而工傷職工對此沒有任何過錯,用人單位為自己的過錯承擔行政責任的同時,也應該為工傷職工、工傷職工供養親屬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降低而承擔民事責任。單位少報工資數額和職工人數,不應只承擔行政責任,造成工傷職工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降低的,差額部分的損益還應由用人單位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