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保費有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對職工和企業會有什麼影響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社會的制度在不斷的完善,其中我國的社會福利也在不斷的進步。在不斷的改革之下,我國的國力在增強著,我國的各種制度也開始變的便捷起來。以前辦一個事情需要跑十幾個單位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了,我們的辦事窗口都集中到了一個便民服務平台。很多業務也都開始了合並辦理,比如說社保業務。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對職工和企業的影響就是辦起事情來更便捷了。雖然在剛開始辦理的時候會多跑幾個地方,但是辦理成功之後就不再麻煩了。接下來我就分三點來說一說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對職工和企業的影響。
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之後就相當於各個網路都接到了一起,再也不會發生報稅的數據和社保的繳費數據不同的事情。社保也會徵收的更為准確,不會再被企業鑽空子了。
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給我留言吧。
2. 社保讓稅務管了,對企業到底有多少影響
一、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以後,申報個稅工資和社保繳費基數都處於稅務機關的監控之下,如果工資和繳費基數差異太大,是不是企業申報個稅的工資存在虛高申報,導致稅前虛列工資費用等,這些都會給企業帶來稅收風險。
二、會計稅務從業人員的新風險。財務部門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統一接受檢查,加大了企業財務稅務風險。企業申報員工人數不符或繳費工資低於實際工資,新增了企業會計、報稅人員以及人力資源經理的風險。
企業會計稅務人員因為社保繳費而進入「稅收黑名單」的情況將可能大量出現,這是以前社保基金獨立徵收時未曾有過的風險。
三、企業勞資管理風險與成本加大。勞資雙方發生工資爭議、社保繳費爭議、社會保險福利待遇等爭議時,企業如不盡快妥善解決,將可能引發稅務關注乃至稽查的風險。
為降低企業合規風險,企業管理處理勞資矛盾向更多採用柔性協商、補償的方式,企業用工成本加大。企業管理人員因社保繳費不合規而根據規定列入失信名單的情況也可能大量出現。
(2)社保稅管怎樣對企業徵收社保擴展閱讀:
《稅收征管法》在第5條中明確規定,「國務院稅務部門主管全國的稅收徵收管理工作。各地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應當按照國務院的規定的稅收徵收管理范圍分別進行徵收管理」,並在第三章中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根據《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稅務機關在辦理稅款徵收業務時,必須嚴格按照以下要求進行:
1、稅務機關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
2、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對依法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義務的扣繳義務人,稅務機關應按照規定付給其手續費。
3、稅務機關徵收稅款時,必須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稅款時,納稅人要求扣款義務人開具代扣、代收稅款憑證的,扣繳義務人應當給納稅人開具完稅憑證。完稅憑證的式樣,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
4、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徵收管理范圍和稅款入庫預算級次,將徵收的稅款繳入國庫。
3. 企業社保費交由稅務部門徵收,這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企業社保費交由稅務部門徵收是好事還是壞事?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費後,將規范企業不合規的社保繳費行為,有助解決漏繳、少繳社保問題。
由《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可知,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對於企業來說,其實很多企業都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在與員工簽合同的時候將員工的工資壓的十分低,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用更少的錢來繳納社保,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偷稅漏稅現象。而社保由稅務機關全責徵收就很好的遏制了這一想像,可以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同時也規范了很多企業的納稅規范。
小編認為,這一改革是十分可取的,既可以調節國家收支平衡又可以規范企業的行為,何樂而不為呢?
4. 社保入稅是什麼意思,對企業有啥影響
社保入稅: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1、這一次改革並不直接涉及個人負擔和企業負擔的調整。
只是把繳費徵收機構統一調整為稅務部門。不過企業的情況不太一樣,有的企業可能原來漏的面比較大一些,相應的負擔就會上升;有的原來就比較規范,就不會有什麼太多的負擔。
2、對企業來說,以後打交道收費也好、稅也好,都只跟這一個機構打交道。
從企業運行的成本角度來講,也會降低,所以從長遠來看這是發展的方向。但是目前來講很多中小企業壓力的確非常大,所以給他們吃一個定心丸這還是非常重要的。
(4)社保稅管怎樣對企業徵收社保擴展閱讀:
社保入稅意味著:
1、代征變直征,社保入稅意味著將各項社會保險費轉交稅務局徵收。自此以後,企業或者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數據仍由社保局生成。
2、數據比對嚴征管,數據來源從企業提供變為了金稅三期資料庫,也意味著企業造假難度更大。征管手段更加信息化、更加精準,也會更加透明化。
5. 社保由稅務部門徵收後,會給企業帶來怎麼樣的壓力
如果企業一切按規矩辦,那當然無所謂壓力。但有的企業總想躲開這一塊或者少交點,常用的手段就是不按實發工資為基數計算社保費用,而按照最低工資計算出的結果來繳費。現在由稅務部門代征社保,這問題就可以避免。因為稅務部門要求企業有報財務報表,而且要審計後的真實報表,這種報表上必然有真實的工資數據,所以計算基礎真實了,企業想躲也沒有辦法。反之,如果工資總額造假少作,那利潤總額必然提高,而利潤要交所得稅,還是要多繳稅,所以企業這么做得不償失。總之這種作法保護了員工權益,也可以保證社保費的足額收繳,對在職人員和退休人員都是好事,對大多數依法辦事的企業也沒有損失,是件好事。以上是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6. 社保由稅局統一徵收後為什麼公司還是按最低標准繳納員工社保
原因如下:
1,最低標准社保便宜
簡單的說就是企業不用付出太多的金錢,就可以達到國家的標准為員工繳納社保,這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為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資本家永遠是榨取員工的剩餘價值,所以從原則上來講,企業繳納的錢越少,他們剩餘的價值就越大。
2,員工剩餘的工資多
這樣從表面上看上去會讓員工覺得比較欣喜,比如說一個每個月開6000塊的員工,如果企業按照最低標准為他繳納必須的保險金的話,那麼大概會扣除600到700左右,那麼員工剩餘的工資就會達到5300塊左右,這樣的話從表面上看上去還是比較多的。
3,工資本身就不多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中小企業還是占絕大部分的,幾乎達到了所有企業的95%以上,那麼這些中小企業每年的產值本身就不多,所以他給員工開的工資本身就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存在為他們繳納太多的社會保險金,所以他們只能為員工繳納最低標準的社會保險。
(6)社保稅管怎樣對企業徵收社保擴展閱讀:
稅務部門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各級政府依法制定的社保政策管理徵收,征多征少必須依法依規實施,不能自行調整徵收標准。在政策不變的前提下,徵收標准和負擔水平不會出現變化,繳費負擔不會因為由稅務部門徵收而增加。稅務部門主要是通過依法堵漏增收,實現社保費收入可持續增長。
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後,征管能力和征管效率提升,有利於為整體降低費率爭取更大空間,促進降低社保費率。從這個角度看,對於依法繳費的企業來說,由稅務部門徵收後,社保費負擔會逐步合理下降。在改革中,做實費基與降低費率應同步考慮。
7. 稅務部門是如何接管企業繳納社保的
稅務機關現在還沒有接收企業繳納的社保。企業社保仍然由原人社部門管理。至於稅務部門什麼時候接管,還在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