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9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我的基數為2400元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社保一般是單位和專個人按照比例繳屬納。繳存基數可以到社保局查詢。
社保基數查詢: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社保基數,並發布最新的最低基數和最高基數;
一般而言,企業幫員工繳納的都是最低基數的社保,當然也有些公司會根據上一年度崗位的平均工資作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
可以根據最新的發布時間,從當地的社保局查詢最新的社保基數.
『貳』 社保繳費基數3300低嗎
每個城市交費基數不一樣,在小縣城3300元算高的了,我們只交的2400元
『叄』 社保繳費基數是2400元 領生育津貼是多少
生育津貼社保局是按單位平均基數報銷,如果基數比你自己基數高全體給你,如果比你基數低,差額單位補齊給你
如果只按你自己基數算應該是2400/30x98
『肆』 社保繳費基數與工資不一致
如果真是如你所說繳費基數是2400的話,你的繳費總額就是720元,每月大約扣你240左右社保專費用,是這樣嗎?如屬是,你說的就是對了。
假如單位真是如此繳費,實話說你沾光了,單位吃虧了。 眼前貌似你扣費多了,可單位的付出要比你大多了,他要繳納480元,而且還沒有回報。你那,繳費指數高,進入個人賬戶資金多將來退休金可是多了。
『伍』 社保最低繳費基數是多少
不存在社保最低繳費基數這一說法。
原因如下:
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每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不一樣,而且各個省市也不一樣,所以說不存在社保最低繳費基數。
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上海市 2004 年的情況為例, 2003 年社會月平均工資是 1847 元。
一般來說,各地以統計部門發布的上一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以基數的300%作為上限,60%作為下限。對大多數人來說,上一年月平均工資都在這個區間里,所以繳費基數就是自己的實際工資,不存在「按最低工資繳費」一說。
(5)社保繳費基是2400元最低嗎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陸』 社保繳費基數是2400元 領生育津貼是多少
各地生育津貼計算辦法不一樣,以當事人個人繳費基數為准、以當事人所在單版位平均繳費基數或者當地權上一年度社平工資為準的地方都有,具體只能以當地政策解釋為准。
如果以個人繳費基數為準的話,你的生育津貼=社保批準的產假時長*2400
『柒』 2019年濱州社保繳費基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5年度濱州市各類企業及其職工養老保險月最低繳費基數為2400元,月最高繳費基數為12000元。企業職工應以2014年月平均工資收入作為2015年度繳費基數,其中月工資收入低於2400元的,按2400元計算,高於12000元的,按12000元計算。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月繳費基數為4000元,收入低負擔較重的,月繳費基數可按2400元。
養老保險單位承擔比例為18%;個人承擔比例為8%;
醫療保險單位承擔比例為7%;個人承擔比例為2%;
失業保險單位承擔比例為1%;個人承擔比例為0.5%;
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5%--2.6%;
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9%。
大額醫療每月10元,單位與個人各自承擔5元。
『捌』 2020人社保最低繳費60%交多少錢
沒有社保繳費基數60%就是個百分比,毫無意義。必須要有社保繳費基數,只有知道繳費基數才會得知繳費基數的60%是多少錢。
當然,參加職業培訓最終是實現就業。為此,《通知》規定,以上三類人員,參加培訓後,取得福建省職業培訓結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6個月內沒有實現就業的,按最高不超過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60%給予補貼;對6個月內實現就業的,按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100%給予補貼。
(8)社保繳費基是2400元最低嗎擴展閱讀:
福建省財政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聯合下發《關於就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福建省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後,將享受到財政每月80元的社會保險定額補貼,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每人每月55元、基本醫療保險費每人每月25元。
《通知》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同級財政預算中要安排就業專項資金用於促進就業工作,專項資金涉及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公益性崗位、職業技能鑒定、特定就業政策、社會保險補貼、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和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