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保基數是根據什麼來的
社會保險基來數簡稱社保基數,源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社保基數是根據什麼算出來的
按你去年一年的平均工資,也就是1月到12月的應發工資相加,除以12。就是你的基數。
㈢ 每年社保基數調整時間是幾月啊
有的地區是每年四月開始調整,有的是七月,還有的地區不跨年度,每年的回一月。無論是幾月調整,都得答等當地當年的社平工資數額公布後,從規定的調整月開始多退少補。
第一,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基數的調整,是根據本人工資和社會平均工資的變化進行調整的。每年調整一次。
第二,城鎮職工繳納社會保險,是根據本人月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如果本人工資沒有變化,原則上不做調整,只有低於社會平均工資6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高於社會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
第三,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參保人,由於沒有工作,無法確定工資收入,則根據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各地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幾個不同檔次,由參保人自己選擇。
第四,由於各地的社會平均工資公布時間不統一,調整基數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之後。
㈣ 查每年社保基數怎麼查
首先,你說的「假如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是4000,4000*40%=1600,」中的平均工資不是指你個人的平均工資,而是「勞動者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每個省一個數字。
其次,「60%-300%(北京是40%-300%)」的意思是,這個平均工資的40%是繳費基數下限,就是所有繳納社保的人的繳費基數都不能低於這個下限,如果低了,也要按照下限做基數繳納。而這個平均工資的300%是指繳費基數上限,所有繳納社保的人的繳費基數都不能高於這個上限,如果高了,也要按照上限做基數繳納。
最後,說說你個人的社保基數,也就是你個人的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就是你繳納社保的計算基數。(比如你在北京工作,新入職,工資5000,北京養老保險的個人繳納比例是8%,那麼你每月繳納養老保險個人部分5000*8%=400元。其中5000就是你的繳費基數。)
正常情況下,你新入職,公司為你繳納社保,繳費基數就是你的合約工資。比如2000元/月,前提是這個2000要在你們當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中間,如果你們當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已經高於2000,比如是3000,那你也要按照3000的基數繳納,而不能再按2000繳。
如果你不是新入職的,那麼社保局會每年重新核定一次你的社保基數,核定標准就是你自己上一自然年度的平均工資,比如你上一年每月2000元,公司發14個月工資,那麼你的繳費基數就是2000*14/12=2333.33元。當然這個數也要與你們當地的繳費基數上下限進行下比較,最後確定。
希望有幫到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㈤ 社保繳費基數是怎麼算出來的還是國家規定的
用社保繳費基數計算社保,如下: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內一個社保年度容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每年社保都會在固定的時間(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需要准備工資表這些證明。
㈥ 請問社保基數是根據什麼制訂的標准或依據是什麼謝謝
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根據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比例來確定的,最高專為當地上屬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最低為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假如你的工資是一千元,在當地上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至300%之間,就按你實際收入來確定繳費基數。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基本反映參保個人的真實收入情況,當然不含非生產性的福利補貼。